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所有的節日都是“消費節”

  • 發佈時間:2014-08-20 09:34:1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林 鳴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城鎮居民一年“擁有”100多個節假日。儘管這樣,但有些人仍覺不過癮,憋著勁兒邊造産品邊“造節”。平均下來,有時一天要過好幾個節。沒承想,被“節日”的消費者不僅不幸福、反而覺得很累很浪費。轟轟烈烈的“造節運動”背後,到底是什麼驅動著商家、消費者蜂擁而上呢?有人直言,所謂“造節”,説白了就是給顧客一個消費的理由、商家通過節日來拉動消費。

  一般地説,商家造節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國際國內通認的節日。有公眾認同的背景,最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的。除傳統的春節、國慶節等,三八節、情人節、老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光棍節等諸多節日也成為商家行銷重點。再加上各大商場的會員日、週年慶之類,一年大大小小的節點行銷可謂緊鑼密鼓。然而調查顯示,多數消費者對節日行銷並不買賬。在他們看來,一撥撥的節日掏空了自己的口袋,還盡買些沒用的商品回家。去年“雙11”的搶購中,瞬間湧來的顧客讓銷售渠道擁堵不堪,不少買家無法下單只能幹瞪眼。在瘋搶過程中,價格虛高或優惠力度小、商品貨源不足或下架等現象層出不窮。一些買家抱怨,低價搶購的不少商品很多是老款甚至過季貨,新品特別是數位類大件産品真正能實現低價促銷的並不多。業內人士稱,這麼多的品牌聚集,難免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也難免會出現一些欺騙行為。毫無疑問,如果商家誠信出了問題,那麼商業熱遇冷只是早晚的事。

  從現象和“收成”看,電商是造節運動最大的贏家。第一個引起全國關注的“人造節”就是他們的“經典戰例”。然而,隨後的每一次集體造節,都成為電商更激烈的惡戰,一次比一次慘烈。當然,造節不僅是電商的事,實體商家也熱衷於造節運動。業內人士説,五老片虛實,所有商家都希望通過節日行銷拉動消費。還有,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商品,掌握意向客戶是關鍵,這也是他們喜歡節日行銷的主要原因。在汽車銷售中,車商自行造節和媒體參與造節,已是常見方式。傳統節日外加新興節日,一個都不放過。甚至順應于一些能影響車市政策的變化,敏感的商家都會借題發揮,例如“黃標車以舊換新”、“摩托車置換小車”等行銷活動。不過,一場疾風暴雨過後,很多消費者的錢包都變癟了,卡也變“瘦”了。這種“快樂的遺憾”將一直持續到下一個“節日”。

  假日消費專家諄諄教導:造一個成功的節得做足三樣“功課”:首先時機要成熟。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重大的社會活動,確定在哪些時間搞節日活動。比如換季、結婚高峰等等。其次,成功造節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眾多部門合作。要利用好社會資源和城市資源。最後,商家要形成共識,聚攏一定數量的商家和品牌,才能造出有影響力的節。從長遠來講,商業造節每次都應推出新穎的主題,千萬不可“炒冷飯”。至於消費者該如何沉著應“戰”?最好還是由消費者自己總結吧。一位名叫“田大明白”的網民説出了大家的心裏話: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市場上的所有節日,都是地地道道的“消費節”。因而,越是震耳欲聾,越是花花綠綠,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如能“身經百節”仍巍然挺立,就説明您是一位成熟的消費者。還有,主管部門應慎重查驗商家是否擁有“造節權”?總不能順口胡謅就算一個。如果把消費者累趴下,肯定不是一個好“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