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電子商務不會摧毀實體店

  • 發佈時間:2014-08-05 11:34:4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王 輝)隨著汽車産業的發展,汽車銷售模式也從實體經營轉向電子商務。很多人擔心,未來汽車實體店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而在最近舉辦的2014年中國售後服務滿意度研究SM(CSI)報告發佈會上,J.D.Power全球零售服務副總裁Charles Mills則認為,雖然未來電商是趨勢,但實體經銷商體系不會因此而被摧毀。

  Charles認為,目前國內的消費者大多選擇一些第三方的網站去查看車型資訊、價格資訊,但這些所謂的第三方網站其實是沒有品牌忠誠度可言的。如果一些汽車品牌開始做自己的網上平臺,就可以專注于推廣自身的品牌、車型,消費者也能夠更直接的與廠家交流,這些都能夠促進該品牌線下經銷商網路的發展。

  雖然Charles表示汽車品牌自身搞電子商務對經銷商是有促進作用的,但事實上作為實體經銷商來説是很反感主機廠自己搞電子商務的,因為這樣會觸及到他們的利益所在。

  Charles的觀點得到印證。在去年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舉辦的年會國際論壇上,德國汽車交易和維修聯盟董事總經理沃爾特曼曾無奈地告訴記者,目前德國的經銷商主要面對的挑戰來自電子商務的衝擊和特許經銷商的競爭。沃爾特曼説,客戶買車前喜歡瀏覽門戶網站獲取資訊、比價,最後的價格會壓得很低,因此,4S店的利潤空間少得可憐。另外,汽車廠家不僅發展4S店,而且還有自己的特許經銷商,通過特許經銷商和客戶進行直接交易。特許經銷商也會通過電子商務模式進行交易。這樣,4S店會受到電商和特許經銷商的雙面夾擊,地位基本邊緣模糊化了,有點像仲介的功能。據了解,德國每年銷售新車300萬輛,其中100萬輛由廠家通過特許經銷商直銷,1/3的市場被廠家奪走。剩下的2/3留給了電商和實體店。由此看來,電子商務對經銷商實體的衝擊只是表現在蛋糕的分割上,讓經銷商實體店的利潤越來越少,日子不好過,到不至於徹底摧垮經銷商實體店,讓實體店模式消失。

  Charles説:“汽車不像是衣服、書本,它是昂貴的消費品,消費者需要去體驗後才能購買這輛車,所以線下經銷商實體店、4S點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曾經在歐洲、美洲、澳洲、亞洲等多個區域工作過。以我的經驗來看,主機廠不會壟斷經銷商體系,因為這樣做的後果並不理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