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 胡雨/攝
中國網財經3月12日訊(記者 胡雨)3月3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過去五年國企國資改革紮實推進,未來改革中還將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改革試點。
“我注意到會場一共出現60次掌聲,看得出報告確實很得民心,得到了代表委員的高度評價。”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説到。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推進國企國資改革相關內容,張佔斌表示贊同:“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既是為適應歷史性要求做出戰略性安排,也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現實需要,對此我很有信心。”
新常態下的新變革
近幾年國企國資改革始終是社會關注的話題,無論是國企還是國資監管機構,無論是中央國企還是地方國企,紛紛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中石油集團完成公司制改制、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併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多地出臺國資委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國企國資改革紮實推進,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兼併重組、壓減層級、提質增效取得積極進展,同時國有企業效益明顯好轉。2018年在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方面,將繼續推進國有企業優化重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並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張佔斌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企改革也步入新時代,其中一個重要表現便是從強調“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轉變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這體現了一種新的思考問題的角度。“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以及所處行業産能的調整,並非所有的國企都能夠和需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更需要向影響國家經濟命脈的戰略性領域聚集;此外通過國有資本的流動來有針對性的調控市場、扶持特定領域和優秀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能促進市場更有序發展避免惡性競爭,其自身也是一種更加市場化的調控行為,有利於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增強。”
在3月10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指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對於國資監管來説,意味著要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以管資本為主來轉變國資監管機構的職能。2018年也要在有條件的企業推動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有條件也可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張佔斌看來,國企從部委制到公司制再到逐漸轉為股份制的動態改革過程,也反映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深化。“國企行政色彩越來越淡,市場色彩越來越濃,國企也逐漸按照市場規則來運作,既能夠體現黨的領導、維護我國目前的基本經濟制度,又能夠在市場上遵守市場規則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建功立業,這樣也有利於市場良好風氣形成。”
新時代裏的新需要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品質發展前列。對此張佔斌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國企本來就應該成為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領頭羊”。“通過不斷的深化改革,使國企不斷地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樣才有可能做強做優做大,才有可能推動經濟高品質增長。”
在張佔斌看來,國企改革不管是繼續推進股份制改革,還是進行優化重組,根本目的是為了集中力量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在全球競爭中跟國際資本一爭高低,甚至在與國際資本博弈中佔據主動,不是要“窩裏鬥”而是要“走出去”。
這與肖亞慶在記者會上的觀點也是一致的。肖亞慶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根本的目的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加快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能夠佔據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的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在全球産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從而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對於如何推動國企高品質發展,肖亞慶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做強實業,推動製造業快速轉型升級;二是要使資源更多投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形成新的增長點,滿足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三是進一步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提高運作效率,同時要抓好“處僵治困”工作,完成“僵屍企業”的出清。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僅是國企,民營企業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和作用。近期吉利集團完成了對德國賓士母公司戴姆勒9.69%股權的收購,一躍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吸引了海內外的關注。
在採訪中張佔斌指出,經濟的高品質發展除了需要國企自身努力外,還要把民營經濟發展得更好,雙方形成良性競爭。“國企和民企各有優勢和亮點,在市場上一展身手更有利於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雙方也能在競爭中提升自身水準。”對此他建議要保護智慧財産權,保護和激發企業家精神,從而增強企業家的信心和預期。
對於2018年整個經濟形勢展望,張佔斌認為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很多發展的指標提出了具體的落實的工作,改革力度很大,其對今年經濟發展指標的實現,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王文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