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1日訊(記者 暢帥帥)“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太、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電腦、衛星導航、量子資訊、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回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提到。
創新是自強之基
創新始終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更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創新更是有著濃墨重彩的“勾畫”。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國強表示,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海燕分析,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仍然是科技創新的重點內容,但同時強調了“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創新生態的提法不同於單純講國際競爭,而是在充滿競爭與合作的國際環境中,以我國特有的優勢來構建具有競爭力的、利於創新的生態環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王海燕認為,報告提出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是強調了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決心。“這一態度説明,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的組織方式、經費支援方式等方面會有重大舉措和制度創新。”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主體,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李國強指出,當今時代,無論是科技競爭、企業競爭,還是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特徵和作用更加明顯。中華民族崛起,“強起來”必須靠創新發展,要保持快速發展,走在世界前列,就要緊緊抓住“第一資源”。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國網財經注意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改革促創新,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
“近年來,我國出臺的許多科技體制改革重大政策舉措有效地改善了科技創新環境,激發了創新活力。以創新價值、創新能力和崗位貢獻論英雄正成為科技界的共識,科研人員逐步享受到科技體制改革帶來的紅利。”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代表談道。
“時代呼喚人才,發展需要人才。”李國強談到,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完善人才制度,充分釋放人才活力;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責任編輯:暢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