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築夢十年路,揚帆啟新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疫情衝擊帶來的諸多風險挑戰,中國經濟砥礪前行、攻堅克難,在多個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中國網財經集中梳理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成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網財經10月13日訊(記者 李春暉)糧食安全乃“國之大者”。十年來,我國全面貫徹落實“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以提高産量、優化結構、增強能力、引導消費為重點,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糧食産能穩定提升
我國糧食産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1年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657億斤,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83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糧食生産機械化水準不斷提升。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5%,農機裝備對糧食增産貢獻率顯著提高。
重要農産品供給穩定,品種更加豐富多樣,品質持續優化升級。棉油糖膠穩定發展,肉蛋奶、水産品、果菜茶供給充裕;農産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越來越多綠色優質農産品擺上百姓餐桌。
糧食市場運作平穩
強化農民種糧收益保障,牢牢守住“種糧賣得出”底線。近年來,我國穩步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水準,完善稻穀補貼、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等政策,推動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現主産省産糧大縣全覆蓋。通過價格支援穩預期、收入補貼保成本、保險擴面降風險,經營服務增收益,讓農民種糧能獲利、多得利。特別是這兩年針對農資價格上漲導致的種糧成本增加,中央三次向實際種糧農民累計發放500億元一次性補貼。
持續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2014年起,我國先後取消了大豆、油菜籽等糧油品種國家臨時收儲政策,全面實行市場化收購。2016年起,取消了東北地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理順了玉米價格形成機制,建立了正常的市場流通秩序,激發了市場活力。2017年起,對玉米和大豆統籌實施“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鞏固拓展東北地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成果。2018年修訂了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預案,進一步完善操作模式,加快推動糧食收購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
精準安排政策性糧食銷售。有關部門按照庫存消化方案,靈活把握庫存糧食投放時機、節奏和力度,在保障供應、穩定預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國家實施糧食市場調控的重要抓手。2016年以來,累計銷售成交國家政策性糧食超過1萬億斤;2019年末,臨儲大豆、菜籽油和進口豆油等各類庫存油脂油料全部消化完畢;2020年9月,臨儲玉米庫存基本消化完畢,有效優化了庫存結構。
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初步形成
十年來,我國全面加強糧食生産、儲備、流通能力建設,涵蓋應急儲運、加工、配送、供應各環節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已初步形成。
糧食應急保供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近年來我國糧油儲備不斷充實,區域佈局和品種結構持續優化。目前36個大中城市主城區及市場易波動地區成品糧油庫存保障能力都在15天以上。另有部分省區結合應對疫情保供穩市經驗,要求所有地級市均建立10至15天或以上的成品糧儲備。
糧食應急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21年末,全國共有糧食應急加工企業6000家,應急供應網點52983個,應急儲運企業4199家,糧食應急配送中心3047家,較2020年末分別增加552家、9410個、458家、270家。
糧食應急監測預警體系不斷健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著眼糧食“産購儲加銷”全過程,擴大監測預警範圍、調研調度對象,及時研判重點品種市場走勢和供求形勢,定期召開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工作例會。建立重點地區成品糧庫存、糧油零售價格、應急保障網點運作情況等糧油市場資訊日監測日報告制度,完善監測預警分析機制和資訊發佈機制,研判和應對能力持續提升。
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進
人民群眾對糧食的需求正在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便利”轉變。2017年,我國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支援各地開展糧食産後服務體系、品質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和“中國好糧油”行動。
2017年-2020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近215億元,帶動投資600多億元,“四兩撥千斤”撬動作用明顯,建成糧食産後服務中心5400多個,實現産糧大縣全覆蓋;全面提升1500多個糧食質檢機構功能,5萬噸以上産糧縣監測覆蓋面提高到60%;直接帶動增加優質糧食超過5000多萬噸。
2021年以來,我國啟動新一輪優質糧食工程,支援各地開展糧食綠色倉儲、品種品質品牌、品質追溯、機械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動”,並配套出臺“六大提升行動”的方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多次組織召開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全國調度會,督促指導各地落實《意見》精神,加快制定實施方案,落實項目資金,推進項目落地實施。截至目前,各省(區、市)已完成實施方案編制,大部分省份已完成資金落實。
積極推動糧企“走出去”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糧食技術、裝備“走出去”,推動糧食企業、糧機企業更多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深化糧食經貿合作。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立足企業“走出去”需求,把幫助“走出去”企業解決問題、拓展合作納入與國外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座談會會談議題,幫助企業與外方相關機構建立直接聯繫,開展交流合作;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糧食企業“走出去”情況調研,梳理我國糧油企業“走出去”的基本情況,分析存在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通過多雙邊合作搭建平臺,借助糧食交易大會,邀請企業參加糧食行業“一帶一路”建設實踐展等契機,為企業與外方合作牽線搭橋。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