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金碚:扶貧需要社會企業家精神

  • 發佈時間:2014-12-03 17:07:1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網財經12月3日訊 企業如何貢獻于脫困扶貧,涉及關於市場經濟中的企業行為邏輯,大體有三種基本理論。一種叫古典企業理論,即認為企業唯一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如果説社會責任,只有兩個:一個是高效率地生産價廉物美産品賣給更多的消費者;另一個就是依法納稅。除此之外企業再沒有其他社會責任,企業僅僅是“經濟人”。第二種叫公民企業理論,即認為企業除了要做一個經濟人,追求利潤最大化之外,還應承擔社會責任。企業不僅僅是一個經濟人,也是一個負有社會責任的“公民”,這樣的企業叫做“企業公民”或者“公民企業”。第三種叫社會企業理論(或社會企業家理論)。如果説第一種企業邏輯是“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第二種企業邏輯是“人人為自己,也要顧大家”,那麼,第三種企業的理論的邏輯則是“主觀為社會,客觀利自己”。也就是説,這類企業的行為目標已經不是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是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即它們在主觀上是為了實現社會公益性目的,但所採用的是具有企業創新精神的方式,即以企業家創新的方式來實現社會利益目標。為什麼要由企業家來做公益事業呢?因為公益性活動也是經濟活動,要有效率,有創新。以高效率可持續的方式實現公益目標,是一個非常難以應對的挑戰。如果做公益的人不能夠有效地運用資金和管理項目,可能心是好的,但效率低下,浪費資源。而社會企業的邏輯就是不僅心是好的,而且效率也要高,有高度的創新性,實現社會目標的效果要更好,受益面要更大,而且公益活動具有可持續性。用有效的市場機制和企業創新精神來實現社會公益目標就是社會企業的本質。

  在現實中,第一類企業為數最多,這樣的企業可以做到優秀,但不會偉大。第二類企業不僅能夠做到優秀,而且可以成為偉大的企業,因為它們要有能力、有實力和高尚的意願來承擔社會責任,為此不惜更大的付出。第三類企業要用創新的方式來實現公益性目標,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優秀、最卓越的企業家才能做好的事情。成功的社會企業和社會企業家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突出標誌之一。

  脫困扶貧是一項世界性的公益事業,各類企業都可以做出貢獻。第一類企業主觀上為自己,但市場機制可以使他們在客觀上有助扶貧,例如創造就業、納稅等。第二類企業在自利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更能直接做出扶貧貢獻。而尤其需要的是能夠産生一批社會企業,它們以更加積極創新的方式,更高效率地進行扶貧,使扶貧成為一種極具創意性的創新事業。例如美國企業家比爾·蓋茨、孟加拉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等都做出了突出貢獻。萬達集團的丹寨扶貧項目也是一個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的創新實踐。他們不限一般的慈善捐助,而是著眼于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機會。同時為當地産品進入國內國際市場創造條件。國際學者的研究表明,中國的脫貧成績明顯好于印度等國的最重要原因,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之外,就是能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所以,可以預期,萬達集團的丹寨扶貧方式將成為一種卓有成效而且可複製的扶貧模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