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9日訊 在金融風險防控的多重維度中,聲譽風險逐漸成為各金融機構關注的焦點,特別是以誠信為立業之本的保險業而言,健康運作不僅依賴於財務安全,更離不開良好的聲譽管理。在資訊化和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聲譽風險及輿情管理對行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簡稱協會)立足首都保險行業的發展實際,以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維護會員合法利益,促進行業形象提升為己任,將聲譽風險及輿情管理作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環節,積極探索實踐。
把握行業發展“生命線”
做好行業聲譽風險和輿情管理勢在必行
保險行業的聲譽風險,既源於公司自身的經營行為,也受外部環境複雜變化的影響。作為一種特殊的風險類型,聲譽風險具有極強的外部性和不可控性,特別是在資訊化與數字化迅速發展的當下,其不確定性與廣泛的外部影響力愈加突出,儼然成為行業發展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近年來,各種輿情事件充分説明瞭這一點,如銷售誤導、新冠保險“理賠難”“代理退保”等內容,在公眾層面迅速發酵,引發大量情緒化反饋,對企業聲譽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特別是涉及消費者切身利益的銷售、理賠等輿情,如若引導不當,將可能引發行業聲譽風險。
從政策層面看,監管部門為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持續強化對金融機構的聲譽風險管理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聲譽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聲譽風險管理的主體責任,將其納入法人監管體系。可以説,聲譽風險管理已成為機構高品質發展的必答題。
從媒體環境角度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和短視頻時代的到來,資訊傳播的頻率和速度顯著提升。這一趨勢在普及保險知識、提升行業形象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公眾情緒,增加了金融機構面臨的聲譽風險和輿情壓力。
對公司而言,聲譽風險不僅是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公司治理中不可忽視的環節。據了解,為應對突發輿情,相關人員往往陷入被動和焦慮狀態,24小時待命已成常態。因此,越來越多的機構意識到,聲譽風險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事後“滅火”,更應轉向事前的防範與主動管理,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尋找“確定性”,以應對潛在風險。
由此可見,聲譽風險和輿情管理雖然看似無形,卻如同一道隱形的“生命線”,不僅關乎社會公眾對機構的評價,更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及行業的整體穩定。有效的聲譽風險管理,不僅是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環節,更是保險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積極主動做好引導
行業聲譽風險和輿情管理的有效實踐
傳統的聲譽風險管理多集中在危機爆發後的事後補救。這種做法在應對突發危機時有其必要性,但在網際網路高速傳播的當下,事後處理往往難以避免被動。因而,推動風險管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就顯得尤為關鍵。
協會在行業內開展聲譽風險及輿情管理調研,結果顯示,95%的會員制定了輿情管理制度,92.5%的會員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輿情培訓,91%的公司定期進行風險排查,並圍繞敏感話題進行輿情模擬演練。這表明,行業內的安全意識和合規管理水準不斷提高,逐步形成了從被動防禦向主動防控的轉變,聲譽風險和輿情管理機制日趨完善。
在推動行業聲譽風險方面,協會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借助大數據輿情監測系統,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行業輿情導向和發展趨勢。同時,以《保險機構聲譽風險管理---總分公司視角》為主題,針對實際案例開展沉浸式教學,通過設定熱點事件、分組討論、全要素演練等方式,多維度進行應急演練和壓力測試,強化會員公司的輿情應對能力。除此之外,還依託宣傳教育專委會,定期開展輿情管理和風險預判講座,如《新媒體時代企業聲譽風險輿情管理》《基層管理聲譽風險 如何從被動到主動》等,邀請專家解讀行業熱點輿情事件,分享聲譽風險管理經驗,提出“要快,不要慢;要疏,不要堵;要調查核實,不要想當然”等輿情應對注意事項和技巧,以及堅守的原則底線,為會員公司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
監測數據顯示,北京保險業的輿情總體呈現正面和中性態勢,年度涉負輿情佔比不足4%,主要集中在個別事件上,負面輿情點分散,輿情態勢總體平穩、可防可控。
講“活”保險好故事
開啟行業聲譽風險和輿情管理嶄新局面
傳播格局無論如何變化,技術如何迭代,內容為王、講好故事始終是新聞傳播和輿情管理的核心法則。在聲譽風險管理中,單個公司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行業的協同效應與合力,更是推動行業整體聲譽健康發展的關鍵。為此,協會將從三方面持續發力,探索和提升行業聲譽風險和輿情管理水準。
一是加強宣傳,傳遞行業正能量。圍繞行業主旋律和社會熱點,精心策劃傳播內容,重點突出保險服務“一帶一路”“健康中國”,以及服務經濟民生、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事例內容;同時深入挖掘“警保合作”“互碰快賠”“農險資訊化”等創新服務和舉措,通過新聞發佈會、深度報道等形式,講“活”保險故事,傳遞行業正能量,提升公眾對保險行業的認知與認可。
二是加強監測,做到輿情可防可控。進一步加強輿情監測,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幫助會員公司實現對輿情的實時監控和預測。同時,建立負面輿情應對案例庫,為會員提供案例應對策略、潛在風險識別、員工培訓等方面的支援,強化輿情管理的主動性和前瞻性。
三是把握根本,加強制度和隊伍建設。常態化開展專題培訓和實戰演練,強化會員的合規意識和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探索建立行業輿情聯動機制,打破資訊壁壘,促進資源整合和資訊共用,確保在重大輿情危機發生時,行業能夠迅速聯動、應對,有效維護行業形象,提升保險的公信力與社會影響力。
聲譽是保險行業安身立命之本。唯有持續創新、深耕實踐,才能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站穩腳跟、行穩致遠,真正實現從被動應對到前瞻性管理的轉變,開啟聲譽風險和輿情管理的新篇章。未來,北京保險業將著力構建更為靈活、精準、高效的輿情管理體系,推動行業在複雜的輿論環境下實現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