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13日訊(記者裏豫 李冰岩)宜華健康(000150.SZ)3月12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南昌大學附屬三三四醫院因經營需要,向中信銀行南昌分行申請辦理對公授信業務3000萬元,由公司提供保證擔保。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總額約19.17億元(含本次提供的擔保),佔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産的比例約為79.48%。
宜華健康目前面臨資金承壓、業績下滑的經營困境,依賴收購轉型五年後,宜華健康換來了商譽減值和巨虧。
收購轉型五年後出現巨虧
五年前,在地産公司紛紛謀求轉型之時,彼時的宜華地産也順勢抓住機會。從地産行業進入醫療行業,同時也被更名為宜華健康。
2015年,宜華地産將廣東宜華、汕頭榮信、梅州宜華100%股權全部出售,實現原有地産業務的全部置出。隨後,宜華健康花費7.2億元並購了醫療後勤承包商眾安康、耗資16.25億元收購了醫療服務管理提供商達孜賽勒康、3億元收購了血糖血壓監測領域醫療器械廠商愛奧樂100%股權,從一個地産商蛻變成了一個醫療大健康企業。
2016年,宜華健康又花了4億元收購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58.33%的股份,宣佈正式進入中國養老産業。
宜華健康當前的主營業務為醫療機構投資及運營業務、養老社區投資及運營業務、醫療後勤服務業務、醫療專業工程業務等,四塊業務分別由達賽勒康、親和源、眾安康3家子公司實際開展業務。
依靠收購轉型,往往帶來的都是三年業績承諾期的紙面富貴,承諾期過後,收購標的開始業績變臉,大額商譽計提開始拖累公司業績。
宜華健康2015年花了7.2億元收購眾安康,眾安康這三年的業績完成率分別為100.51%、100.75%、102.51%、152.05%。而在業績承諾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年度2018年,眾安康也就大變臉,營收12.63億元,同比下降15.2%,凈利潤732.29萬元,同比大降95.25%。2019年上半年虧損149萬元。
虧損最大的親和源自2016年公司進入養老産業,但隨後的發展並不順利。收購之時親和源董事長承諾2016年至2018年虧損金額分別不超過3000萬元、2000萬元、1000萬元,並於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不低於2000萬元。而在2019年上半年虧損就達2424.58萬。
不僅如此,宜華健康旗下大多數子公司虧損。截至2019年上半年,宜華健康旗下8家重要的參控股公司中有6家虧損。
經營不善最終體現在了業績上,宜華健康日前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凈利潤虧損12.5億元至16.2億元,同比上年下降804%至1013%。預計計提商譽減值 10億元至16億元;應收賬款壞賬準備9000萬元至1.6億元;長期資産減值準備2億元至3億元。
債務規模大 流動性承壓
宜華生活的轉型,靠的都是瘋狂收購。數據顯示,2014年開始至2018年期間,該公司總共收購14家醫療類公司,正是如此也給宜華健康留下了“後遺症”。
宜華健康不得不靠銀行貸款來彌補資金缺口,從而使得公司負債纍纍,流動性面臨巨大風險。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華健康負債總額為55.82億元,資産負債率為68.8%。目前公司有高達37億元的有息負債,其中包括17.08億元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4億元,應付票據額和應付賬款5.39億元、長期借款7.19億元以及1.92億元的應付債券,不僅有息債務規模大,短期償債壓力也很不樂觀。
從現金流情況來看,公司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26元,和債務規模相比,實在杯水車薪。截止2019年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4883萬元、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為-6227.67萬元,流行性壓力不容小覷。
為解除資金緊張問題,2018年宜華健康還曾發佈了30億元的配股融資方案,可這份計劃在此後被迫“流産”。可見,押上“身家”跨界醫療産業並非那麼簡單。
值得注意的是,宜華係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宜華生活(600978.SH)也同樣進入危急關頭,“存貸雙高”的異常現象引發市場關注,其賬面坐擁高額貨幣資金卻還不斷融資,債務規模居高不下拖累財務費用高企,業績出現巨虧。
根據宜華生活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08億元元至1.59億元。
(責任編輯:李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