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專家:整治空殼私募時間過緊容易出大問題

  • 發佈時間:2016-02-25 07:43:56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鄭嵐予  責任編輯:李喬宇

  中國網財經2月25日訊(記者 鄭嵐予) 離5月1日第一個私募“大限”僅剩2個多月時間,私募微信群裏紛紛被推送各大券商的“保殼套餐”:“高效的産品設計”、“快速的産品發行”、“無保底”、“只要4000元就可以保牌”、“託管資金200萬起”、“100萬一條龍服務”等等詞彙層出不窮,最後再無比篤定地強調一句:“法律意見書、會計審計神馬的那都不是事!”

  券商價格戰打得難解難分,踩在紅線邊上的私募們難免惴惴。對此,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胡波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基金業協會此次公告的意圖並不是要使目前不符合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法律層面上喪失主體資,且也明確表示繼續依法對符合要求的申請機構正常辦理備案,所以這種一窩蜂的所謂保殼本身在理性上就是存在問題的。”

  另有不具名業內人士則表示,監管層面存在“多元化思維”,建議將“大限”時間放緩,以免出現去年的“市場去杠桿”的類似局面出現。

  到底保不保殼?

  先來分享兩組數據:其一,基金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其中,已登記但未展業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超過1.7萬家,佔到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總量的69%。

  其二,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私募基金公示系統顯示,節後第一個工作日(2月14日)有36隻私募産品成功備案,之後幾個工作日備案數量迅速增長,6個工作日內累計272隻私募基金完成備案。

  不難看出,私募基金們為了保住自己的殼資源費了多大的力氣,而對此基金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也敏銳地覺察出其中的不良競爭。2月22日晚間,基金業協會明確“通過第三方渠道發行的顧問管理型基金暫不能作為私募機構的首只私募産品備案”,同時,還針對第三方機構的不良競爭提出了警示。

  面對轟轟烈烈的“保殼大潮”,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胡波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作為證監會授權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本次清理空殼私募基金管理人一方面是一種行業自律的風控行為,理論上非常有利於私募市場的陽光發展,我本人也曾經建議由第三方如律師所、會計事務所介入從而更加有效高品質地協助私募基金管理人更好的依法運營。”

  胡波認為,需要注意的是“切勿使保殼變成了一種流於形式的東西,基金業協會也一再強調私募登記和備案只是自律管理的第一步,絕不是‘一備了之’。”在探討到底有無必要保殼時,胡波的回答頗為別致:“基金業協會並不是要使不符合要求的私募公司的喪失工商註冊的法律主體資格,但要納入異常機構名單並予以公示,同時也注意到基金業協會明確表示繼續依法對符合要求的申請機構正常辦理備案,換個通俗點的説法,現在你不符合要求撤銷了備案,將來符合了可以重新提交申請。”

  此番觀點得到了前述不具名業內人士的認同,該人士認為,在清理所謂空殼私募的時間限制上應該更加“慎重”,以免“誤傷無辜”,且現在正值新一任證監會主席到任之際,監管層面也存在著“多樣化思維”。

  一刀切會否引發不良後果?

  現在想起中國內地股市去年6月末、7月初的兩周,也許用驚心動魄、傷筋動骨去形容也不會有人反對,監管與市場強勢博弈,多頭與空頭激烈對決,最終未能阻止A股加速下跌,空前“股災”焦灼億萬股民,重創國民財富。

  據《財經》雜誌2015年7月5日報道:“更多的批評則指向證券監管部門,認為證券監管部門在主動降低市場風險時,對整個形勢的判斷出現了某些偏差,在缺乏統籌協調的背景下,盲目去杠桿和救市,倉促應對導致事與願違,金融風險未能及時化解。一位長期研究資本市場的人士説,當風險不斷增加時,金融監管部門應果斷出手,但當風險已經積聚的時候,則應採用更柔和的監管手段,而不是強行刺破泡沫,否則對市場的傷害很大,修復更加困難。”

  前述業內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強調:“去年由於e租寶等多起案例對監管部門的衝擊較大,從而終使監管層正式告別近兩年的私募‘草莽式生長化管理’,但是如此迅猛的時間限制還是讓人始料未及。”

  該人士認為,有許多並非“僵屍”但暫時不符合時間限制內完成監管要求的私募公司也在實實在在地活躍于資本市場的各個角落,讓這些公司走上健康軌道本是好事,但若太快太急則擔心“會出現去年股市去杠桿的悲劇。”

  中國網財經將對此事保持進一步關注。

  (本文特別感謝新鼎資本董事長啃哥張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