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翹首以待的化債方案終於拍板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審議通過了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總規模10萬億。
有的朋友可能會有疑問,近些年各種寬鬆、經濟扶持政策幾乎沒有停過,為什麼就這次的政策受到了這麼多的關注呢?和之前有什麼不同?
今天,廣發基金從多個角度,來為大家解讀這次十萬億財政政策的深度意義。都説這次的財政政策主要是為了化債,那麼化債到底化的是什麼債,怎麼化?此次化債方案的10萬億,具體怎麼操作?化債和之前的一系列貨幣政策、地産支援、以舊換新的消費政策等的核心區別是什麼?化債對於股市有什麼影響?
一、化債到底化的是什麼債,怎麼化?
化債的全稱是 “化解債務”。而它的對象——被化解的債主要是:地方政府的短期限、高成本的“隱性債務”。
為了讓大家更理解“隱性債務”,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它的對立面——顯性債務。
一般來説,顯性債務主要指地方政府的資産負債表中明確記錄的債務,這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可以直接在政府的財務報表中搜尋到);並且利率相對較低,期限也可以做到比較長。
而隱性債務主要是城投債。有時,地方政府為了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會通過城投公司等融資平臺,進行非直接的政府渠道的借款。而這些債務並未被列入政府正式預算體系,所以稱為“隱性債務”。此外,為了吸引更多資金,這些債的利率可能會設置得比較高,一般期限也不長,這就為地方政府帶來了很大的付息壓力。
尤其是當隱性債務積累過大、資金運轉困難的時候,可能會帶來一系列連鎖的傳導反應。例如,在投資理財上,大量無力償還債務本息的債券,可能會引起債市的恐慌情緒和動蕩,並傳導到大家持有的債券基金和銀行理財産品上;在實體經濟上,債券兌付難,信用風險出現,未來融資難度進一步增加,可能會拖累實體項目投資和維護的能力,影響經濟增長。
而本次化債的方式主要是債務置換,即用新發行的政府債券融到錢,來償還舊的隱性債務。這樣做的重要好處有幾點:一是原本的城投債利率比較高,而新發的政府債券利率相對較低,能夠降低政府償息成本壓力。二是原本的城投債期限比較短,一般5年都算比較長了;而新發的政府專項債期限較長,比如今年新增的專項債平均久期大約17年,有更多時間去籌資。三是原本是表外的“隱性債務”,現在換成了財政賬目上的顯性債務,管理起來更加透明統一。
圖一:債務置換後的變化
(圖表來源:廣發基金投顧團隊)
總結來説,化債就是將短期限、高成本的隱性債務,置換為長期限、低成本的顯性債務,用時間換空間,能夠幫助政府有效降低債務風險。
二、化債方案的10萬億,具體怎麼操作?
本次化債的10萬億,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分三年實施,自2024年開始,每年2萬億元;二是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此外,還明確了2029年及以後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不必于2028年底之前提前償還。
上述三項政策協同發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2023年底的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降幅超過80%,五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利息支出,所以才被大家稱之為近年來力度最大化債舉措。
三、同樣是扶持經濟,為什麼這次政策的關注度空前強烈?
這是因為,它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實體經濟和地方政府現存的兩大痛點。
一是對於實體經濟的參與者來説(包括企業和個人),近幾年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款項延期交付、項目回款困難的問題,導致參與者的資金鏈壓力比較大,對未來的現金流預期也變得更加悲觀,對其持續投資發展的能力和風險承受傾向産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是對於地方政府來説,債務帶來的付息償本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而近年來財政收入又在減弱,債務壓力加劇,對當地的實體經濟發展也可能會有一定影響。
儘管近兩年已經推出了不少的貨幣政策和産業扶持政策,但對於以上兩個痛點都很難直接鞭辟入裏地解決。而這次的十萬億化債財政政策,則像是“靶向藥”一樣,直擊痛點,大力緩解了以上兩個問題。
那為什麼化債能有這樣的效果呢?
我們先用一個思維導圖看看化債帶來的資金流向,再詳細解釋其中的含義。
圖二:化債帶來的資金流向
(圖表來源:廣發基金投顧團隊)
對地方政府來説,可以發行低息、比較接近於利率債性質的地方政府債,並將融到的低息資金用於償還現在那些高息的隱性債務。
一方面,隱債壓力減少後,有助於緩解地方政府及城投企業可能出現的短期流動性問題,緩釋信用風險,並提高了地方的財政透明度和可持續性。
另一方面,高息債置換成低息債、短期債置換成長期債之後,可以減少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本金壓力也得到緩解,大幅度減輕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也就是能省下來更多錢去發展經濟了,能夠更好地釋放地方政府的經濟活力。
對實體經濟的其他參與者來説,在化債政策實施後,地方政府現金流得到改善,能夠及時償還企業的基建工程款項,這些私人部門的現金流也能得到大幅改善。在完成了“開源”之後,企業和個人也有了更多的投資消費的能力和意願,有助於為經濟帶來更多長久的活水。
實際上,比十萬億規模更重要的是,此次的化債舉措讓大家看到了政策層思路的轉變,未來或將更加關注長期高品質發展、保障民生和經濟的良性內迴圈。
四、本次化債對股市有何影響?
回看幾次比較重大的化債政策出臺後的情況,可以發現市場的反饋都是相對樂觀的。
圖三:幾次重要化債政策後萬得全A的走勢
(數據來源:wind;數據區間:2013.1.1-2024.11.14;風險提示:指數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也不預示基金未來業績表現,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市場漲跌幅歸因于化債政策本身。化債政策出臺的時間點,一般都是在經濟出現了一定的“困境”的相對低位,所以後續行情本身也帶有低位反彈的性質。
雖然化債資金本身不會直接流入股市,但確實能夠帶來對未來經濟性質好轉、企業盈利修復的預期,正是這些預期推動了股市的行情。
那麼,回到這次政策,對A股會有什麼影響呢?長期來看,當化債的政策逐步落地,資金的“精準灌溉”也許能夠激活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門的經濟活力,對基本面是有利好的,大家還是可以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文章來源:廣發基金投顧團隊)
風險提示:本資料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産,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過往業績和獲獎情況不預示未來表現。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産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産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在了解産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作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基金産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