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站內搜索

二里頭的文明曙光|趙海濤:二里頭文化為早期國家演進提供了三大範式

發佈時間:2025-03-20 09:33:1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葛蕾 | 責任編輯:葛蕾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1x
0:00 / --:--

中國網320日訊(記者 葛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近日接受中國網專訪時表示,二里頭文化作為東亞地區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不僅奠定了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引領地位,更以其獨特的制度創新和文化特質,在全球文明史上書寫了獨具東方智慧的篇章。

制度創新:構建東亞最早的空間治理體系

二里頭都城開創性地採用多網格式佈局,通過道路與墻垣構建物理秩序,形成"宮城居中—顯貴拱衛—平民週邊"的向心式結構。這種空間規劃不僅強化了等級化控制,更在禮制整合方面取得突破,與兩河流域等古代文明形成鮮明對比。趙海濤強調,這種規制嚴整的都城佈局模式,標誌著中國早期王朝國家成熟治理體系的誕生。

禮樂文明:開創非武力治理新模式

二里頭文化通過"居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方正規整的宮室制度,特別是青銅禮樂制度的系統構建,形成了"器以藏禮"的文明特質。與同時期其他文明注重軍事擴張不同,二里頭創造性地以宴享禮儀維繫權力聯盟,這種強調文化認同的治理智慧,為後世"禮樂治國"理念奠定了基石。

多元融合:鑄就早期文明共同體

二里頭文化廣泛吸納四方文明精華:東方玉禮器、長江中游綠松石工藝、西北青銅冶鑄技術,乃至熱帶海貝等物證,展現出強大的文化整合能力。這種"多元一體"的發展模式,與單一文化來源的古代文明形成顯著差異。趙海濤特別指出,源自二里頭的牙璋、銅牌飾等禮器,其分佈範圍北抵內蒙古、南至越南,西達甘肅、東到江浙,構建了東亞最早的文化認同圈。

文明輻射:禮制傳播替代軍事擴張

研究表明,二里頭文化影響力的擴散主要依靠先進禮制文化的自發傳播,而非武力征服。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銅牌飾、香港發現的牙璋、越南出土的玉禮器等考古發現證實,這種以文化認同為核心的輻射模式,開創了早期國家治理的"東亞範式",其"有中心的多元互動"模式為理解早期文明交流提供了全新視角。

趙海濤説,二里頭文化創立的宮室制度、青銅禮器制度等核心要素,被商周文明全面繼承發展,成為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制度根基。這種以禮制立國、文化聚民的治理智慧,不僅彰顯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獨特發展道路,更為人類文明多樣性貢獻了珍貴範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