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雪花要如何努力
才能融入到亞冬會的大舞臺?
這是1月16日拍攝的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雪上賽區坡面障礙技巧場地和大跳臺場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1996年哈爾濱市舉辦第三屆亞冬會
由於當時雪場降雪很少
為保證賽場符合標準要求
組委會發動群眾人工背雪上山鋪墊雪場的賽道
人數最多時
一天大約有2000人背雪上山
人們用熱情保證了亞布力雪上項目如期舉行
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1996年2月4日至11日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烏茲別克女選手亞歷山大諾娃·葉卡捷在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轉比賽中。袁滿攝(1996年2月26日發)
29年後,亞冬會再次在哈爾濱舉行
雪場是如何建造的?
一朵雪花如何才能成為比賽用雪?
首先比賽用雪都是人造雪
人造雪場保證了雪場積雪性狀單一且穩定
這樣可以確保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運動員
無論在什麼順序或比賽時間出發
都能享受穩定公平的賽道條件
自然積雪的物理特性多變
對運動員的成績及滑雪的舒適感等都有影響
亞洲不同氣候可能導致積雪情況、含水率等均有不同
人造雪可以避免地區氣候環境帶來的雪場特性差異
確保了公平
同樣高山滑雪很多項目
要求積雪具有抗高衝擊和高壓的性能
人造雪可以更好滿足需要
這是1月16日拍攝的位於亞布力滑雪場內的第九屆亞冬會雪上賽區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第九屆亞冬會雪上賽區
位於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內的
黑龍江省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
截至目前
亞布力滑雪場人工造雪總量大約
達到了120萬~130萬立方米
如果這個雪量平均堆積在一個7000平方米的足球場上
它的積雪高度會超過170米
黑龍江省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場地部經理呂秀峰表示
“在造雪後,我們會用雪車進行平整
操作機械設備對賽道塑形
形成高低起伏的賽道
每天在訓練、比賽結束後
用壓雪車對雪道進行平整
雪在低溫下自然板結
這樣會更適於滑雪比賽”
為確保雪場更好適用於比賽
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內密集展開
一系列測試賽、全要素測試
2024年12月22日,2025年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高山滑雪項目測試賽在黑龍江省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亞布力滑雪場)舉行。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綻放冰雪之美,共赴亞冬之約
一朵雪花經過千錘百煉融入到亞冬會的大舞臺
這背後是賽事工作人員的努力與辛勤付出
他們也像一朵朵雪花
組合在一起
在冰天雪地中綻放激情
為我們呈現出這場冰雪盛宴
記者:王文源、王君寶、徐凱鑫
統籌:陳倩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