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環山沿海的最美自駕公路不計其數,但沿長城而建的一號旅遊公路獨在山西。從烽火古堡到牛羊草甸,從金戈鐵馬到塞外曠野,勾勒出晉北大地的壯麗史詩。
山川湖海源於大自然的天然饋贈,而萬里長城卻是由人類創造的奇跡工程。長城何以偉大?
抽象看來,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具體看來,長城是世界範圍內最大的文物遺産,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正如印度作家泰戈爾對長城的讚美,“因殘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著古老國度。”
萬里長城十三關,山西獨佔五席。長城是邊塞文化的重要載體,晉北地區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界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多個朝代在此修建長城,形成了龐大的防禦體系,長城遺存豐富,為山西省的文旅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10月18日,總里程1.3萬公里的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全線貫通。其中,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以“邊塞古風、跨越長城”為主題,北起大同天鎮平遠頭,沿外長城向西至忻州偏關老牛灣,再向東沿內長城至忻州繁峙平型關,最後向北延伸至大同天鎮平遠頭形成環線,貫穿大同、朔州、忻州三個地級市,除了一條主線、還包括多條支線和連接線,連接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五台山、雁門關等A級及以上景區63個,覆蓋非A級旅遊資源(點)273個。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要求謀劃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長城文化公園的建設是要打造一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標識,這個標識就是長城。”忻州市文旅局副局長孫志虎表示,講好長城故事、做好相關文化的傳承“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長城一號旅遊公路的貫通對於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在調研中了解到,以前去往長城各景點,需多次折返,如今一條主線多條支線連成一張網,大大縮短了車程。以路引景、以景串線,形成了“城景通、景景通、城鄉通”的旅遊線網格局。
圍繞長城文旅開發這篇大文章山西無疑贏得了先機,旅遊公路不僅將偏遠山區有效串聯,為縣域經濟發展打通了主動脈。同時,借助長城這一世界級文化遺産的影響力,山西有望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
文化符號
如果將萬里長城簡單想像成北京八達嶺,這是一種美好的誤讀。
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巍巍長城綿延萬里,長城橫跨15個省(區、市),其東段大部分是石砌磚包,而山西段長城位於中段,以黃土夯築為主,西段還有部分石質長城和沙質長城。
根據國家文物局2012年發佈的長城資源調查成果,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公里,各類長城資源遺存總數43721處(座/段)。山西境內,經國家文物局認定的歷代長城共計4266個點、段,總長約1400公里。
山西是國內長城資源保存相對完整、長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區段之一,以明代修築的長城規模為最大,主要分佈在晉北地區,為蜿蜒曲折的夯土長城,保留了相對原始的面貌,因此以“野”著稱。
在山西長城沿線,發生過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共同見證了民族融合的過程。
最初,長城是諸侯國之間相互防禦而修築的工程,它不僅是一道孤立的城墻,還包含關隘、墩堡、烽火臺等元素,組成了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是金庸《天龍八部》主角蕭峰一生命運起伏的起點和終點,如今盤旋在雁門關上空的大雁似乎也被蒙上一層悲情色彩。雁門關地處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歷史上,雁門關歷經千年朝代興替,戰國李牧,西漢衛青、霍去病,北宋楊家將都曾在此建功立業。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明王朝和蒙古俺答汗達成“隆慶和議”,在長城沿線的邊陲地區開放11個互市口岸,山西境內的大同得勝堡、偏頭關紅門口、右玉殺虎口都是重要的口岸。蒙古人以馬匹、牛羊、毛皮換取漢人的日用品、糧食、布匹,僅在紅門口,每年交易額就達白銀一萬餘兩。
至此,居於長城兩邊的民族由軍事對抗轉向了貿易交往,實現了難得的和平。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融合。
上世紀60年代,國際形勢突變。毛澤東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的應對策略,全國城鄉開始大挖地道,大建人防工程。在偏關水泉村,長城磚因修地道被搬到了地下,砌成了一個地下長城。在當年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長城磚塊再一次完成歷史使命,給村民修築家園。慶倖的是,長城磚也因此免受外部侵害,被完好保存。
千年前,長城是國家為了防禦外敵而修築的邊墻,將神州大地一分為二。如今,長城兩邊是故鄉。從防禦到開放再到融合,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城的意義被逐漸改寫,長城精神卻始終如一,歷久彌新。
守護傳承
“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山西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數量居全國之首。現存古建築28027處,約佔全國十分之一。今年年初,山西省文物局公佈的這組數據可見山西文物保護責任之重。
8月,隨著國産爆款遊戲《黑神話·悟空》的橫空出世,山西古建築和文旅的熱度持續飆升。國慶期間,山西遊客旅遊消費近230億元,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遊戲有國內36個取景地,其中山西獨佔27個,長城沿線的大同和忻州各佔6處,數目最多。
山西不僅古建眾多,還是天然的長城博物館。作為世界上規模和體量最大的線性文化遺産,長城的保護面臨巨大壓力。文物保護與旅遊發展似乎存在矛盾,但長城一號旅遊公路的建設貢獻出保護與發展的“平衡”智慧——欣賞長城最好的方式是遠觀。
遠觀長城的古樸滄桑,蜿蜒曲折,登上長城反而體會不到這種美。尤其太陽落山之後,星斗閃爍,月亮孤垂于天際,馳騁在旅遊公路上,一段段長城不斷向身後掠去,塞外的深邃之美盡收眼底。
事實上,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不少村民用長城磚塊建起民居,對於長城的保護缺乏意識。不過現在,守護長城成了山西人民的共識。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是長城保護的重要舉措,比如大同每年聘用長城沿線村民400余名擔任長城保護員,就近對長城資源進行日常看護,文物保護與鄉村振興起到了有效連結。
2020年,分佈在山西的明長城李二口段、明長城鎮邊堡段等8段明長城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為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這些以夯土建造自明末以來從未被修復,但烽火臺串聯的殘垣斷壁卻依然清晰。去年,大同天鎮縣建起一座長城博物館,作為對長城公益的宣傳,呼籲全社會增強保護長城的意識。
大同市新榮區得勝堡位於市區以北40公里處,是明長城大同鎮的關鍵關口,起初由黃土夯築而成,後用長城磚包起來,形成磚包長城。這裡曾是“隆慶和議”開放互市口岸的馬市遺址,得勝堡以保護性的開發保留下了原生態的城墻與門樓。
11月5日,在得勝堡,幾個年輕人從內蒙古一路騎行而來,只因喜歡這裡的古建築。前不久,新榮還迎來幾位愛爾蘭遊客,因為對長城的嚮往,從大同市區坐了1個多小時的計程車特意來到這裡。
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裏,還遺留下來眾多的名勝古跡,比如世界文化遺産雲岡石窟。
歷史上,大同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的一個緩衝地帶,也造就了大同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西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大同),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修建雲岡石窟。工匠來自五湖四海,是胡漢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一個歷史見證。
文物看一眼“少”一眼。雲岡石窟通過數字化保護,減少對傳統文物的物理損傷,通過數字化手段“可移動石窟”在全國各地進行展覽,成為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典範。
城市新生
2024年10月1日的一場大雪,讓“胡天八月即飛雪”這句詩在大同變得具象化。雪中的雲岡石窟“火”上熱搜,“大佛安詳的面容在雪中有一種宿命感”。
“雪早已不是千年前的雪,行人也不是千年前的行人,只有佛還是千年前的佛,平靜地俯瞰著千年間的人間。”社交平臺上網友紛紛發出評論。
“之前雲岡石窟的年客流量從未突破300萬,而今年8月就已經突破了這個數字,到現在已經超過400萬人次了,這簡直不可想像。”11月6日,大同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大同全市30家A級旅遊景區已接待遊客超150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幅107%。
大同市文旅局黨組書記牛志剛曾表示,在大同“人人都是文旅人”的觀念深入市民心中。比如,在旅遊旺季,為了迎接大量的遊客,大同市博物館不僅週一不閉館,甚至營業至晚上8點,在國內相當罕見。
在當下的社交平臺上,大同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旅遊城市,但在老一輩的眼裏,大同曾有一個更響亮的名號——中國煤都。
上世紀80年代,由大同市區通往雲岡石窟只有一條109國道,這也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109國道距雲岡石窟僅百米之遙,大量運煤車引發的揚塵給露天的石窟蒙上一層黑色的污沙,雲岡深陷輿論漩渦。
痛定思痛,1998年,109國道雲岡段改線工程正式開工。2008年,雲岡石窟景區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再次啟動,109國道雲岡段被改併入339省道,雲岡景區完全形成一個封閉區,雲岡石窟周圍的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
雲岡石窟的改造只是城市轉變的一個縮影,如今整潔乾淨的城市給大同帶來了新的精神面貌。“我感覺通過建設,大同人好像自信了。”大同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説。
近年來,“大同藍”這張名片越擦越亮。空氣好、水質好,大同變得越來越宜居。11月初,大同市左雲縣摩天嶺風景名勝區,天空湛藍如洗,仿佛深邃的海洋,顛覆了人們對大同這座煤都的認知。長城邊的八台聖母堂是哥特式教堂,建於1876年,為傳教士所建,展現了東方長城文化與西方教堂文化的交匯和碰撞,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拍照打卡。
由於坡度合適騎行,左雲每年都會舉辦自行車公路公開賽,沿線還種上了萬畝花海,油菜花、向日葵、玫瑰等競相開放,風景如畫,形成一條生態長廊。長城一號左雲段還入選了“2023中國戶外運動精品騎行線路”。
行駛在長城一號旅遊公路左雲段,一側是巍峨的長城,另一側一座座風車在風的驅動下優雅地轉動。晉北地廣人稀,風光資源豐富,是發展新能源的寶地。最新數據顯示,大同市新能源裝機總容量已經達到929萬千瓦,裝機容量佔比53.7%,年發電量約150億度,佔比近30%,已在新能源領域開拓出一片廣闊天地。
鄉村振興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幾個大字被鑲嵌在忻州市偏關縣長城一號公路沿線的黃土高坡之上,襯托出晉北大地的磅薄氣勢和風雲際會下毛澤東的胸懷天下,運籌帷幄。
有一種説法是,1936年2月,毛澤東等率領紅軍東征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突破閻軍防線後,踏雪沿官道山行進,順利到達山西省石樓縣留村,並寫下了名篇《沁園春·雪》。
在晉西北地區,山多坡廣,時至今日依然保留著遊牧傳統。行駛在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上,不僅能撞見成群的牛羊迎面而來,還能觀賞到“跑坡羊”靈活地穿梭在陡坡峭壁上的奇觀。
作為傳統農業縣,偏關羊飼養量發展到70多萬隻,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超40萬畝,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公路的開通讓優質農産品得以出口,打開了發展的大門。
家住黃河干石畔,一天三頓酸撈飯,全村光棍近一半。這句偏關傳統民謠是當地生活的真實寫照。過去,從忻州市區開車去偏關老牛灣需要四五個小時。在黃土高原上修建高鐵、高速不僅成本高,難度也大,交通不暢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2015年,這裡終於通上了高速,漸漸遊客多了,經濟發展越來越好。2023年,偏關縣接待遊客65.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826.1萬元,同比增長479.5%。
忻州是山西長城分佈最廣的地區,下轄的14個縣(區)中有13個修築過長城,大多建在崇山峻嶺之上,其中偏關縣的長城資源最為豐富,被稱為“長城古堡第一縣”,現存長度126公里,全國第二,全山西第一。現存247座烽火臺,數量也是全國之最。
在偏關長城一號公路沿線上,漫山遍野的長城,山巒間綿延起伏的烽火臺,一眼可以望見幾十個,可以想像過去戰事爆發時狼煙四起的場景。
沿線景色也格外動人,春夏滿目皆綠,秋天層林盡染,冬天感受蒼涼,渾厚中還帶著溫柔。
長城一號旅遊公路“0公里”標誌文化驛站坐落于偏關老牛灣。這裡還是長城一號旅遊公路與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的交匯處。在老牛灣,中華文明的兩大象徵——長城與黃河在此握手,並肩同行32公里,形成天下獨絕的景觀。
作為偏關縣最亮眼的旅遊名片,老牛灣不斷升級基礎設施,還建起了高端民宿。“長城人家”將長城特色巧妙融入設計,是以石頭材質打造的民宿,國慶前正式營業,一間房的售價超過千元,生意不錯。
民宿負責人是山西運城人,她説來這裡純粹是情懷,黃河的形態令她震撼,看到長城的烽火臺,觸摸它的那一刻不自覺流下眼淚,“自己也説不清這種情感是怎麼來的”。
她説,現在年輕人流失很嚴重,想號召當地年輕人返鄉,合力把偏關老牛灣宣傳出去,讓年輕人在家鄉就能掙到錢。
以文旅助推鄉村振興的例子在山西比比皆是。大同市陽高縣有20萬畝杏林,每年春天白色杏花綻放漫山遍野。境內有守口堡、鎮邊堡等長城文化遺跡,50公里的明長城蜿蜒曲折,雄偉壯觀。依託守口堡古長城和漫山杏林為背景,陽高縣深挖“杏花、長城、古堡”等特色元素,一年一度的杏花節經多年打造已形成品牌影響力,當地村民也吃上了“旅遊飯”。
生態先鋒
萬里長城歷經千年屹立不倒,如今晉北大地也豎起一道道綠色長城。長城所蘊含的勤勞、智慧、百折不撓的精神在山西被不斷續寫。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晉北風沙區氣候環境的真實寫照。偏關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風沙肆虐之下,生産環境惡劣,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當地群眾生活貧苦潦倒。
偏關也是黃河入晉第一縣,是山西省黃河流域北部生態修復重點區,也是一個生態脆弱區域。這裡土地貧瘠,黃沙漫天,不適合人類居住,甚至沒有一畝自然林。然而,種樹成了當地人的情懷所在。
植樹造林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近40多年來造林成效尤其顯著,綠化率由上世紀80年代的不足4%,增加到現在的40%,森林覆蓋率達到8.88%,當地人稱之為“綠魂精神”。
2022年以來,全縣累計人工造林18.1萬畝、退化林修復11萬畝、森林撫育2.25萬畝,走出了以綠增景、依綠增産、靠綠增收的偏關路徑。這個工程量遠遠超過全省、全市的平均水準,組織80個合作社大約1600個人,也為當地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解決了生態、生産和生計。
山坡造林難度極高,風大、山高、坡陡、土薄,再加上氣候乾旱、降水量少,樹苗的成活非常困難。當地人解釋稱,這與南方地區有本質的區別,南方不用造林,不破壞它就好。由於年平均降水量僅有400多毫米,水源是一個非常難解決問題,只能把水運上山,再進行滴灌。
樹苗存活也並不容易,前3年基本屬於保命階段,成長也很緩慢,長上5年可能還是一個小樹苗。
古代邊關遙遠偏僻,但全國各地的將士為了守衛邊關而聚到這裡。如今一棵棵整齊排列的樹苗,像極了當時的將士,築起一道道綠色屏障。
今天造林的困難,不難讓人聯想到當年長城修建的困難。崇山峻嶺間的城墻、烽火臺,每一塊磚每一寸土都是由人背上山,背後的艱辛可以想像。
很多地方關注人如何改變自然環境,山西人民卻在演繹自然環境如何改變人。“較真較勁不叫苦,真窮真苦真實幹。”當地人將這句口號解讀為一種奮鬥精神——不適合種樹,但想盡各種辦法一定要做成。這是對當代長城精神的最佳詮釋。
山西從不缺少文旅資源,也不缺少擁有智慧和鬥志的人民,隨著三個一號旅遊公路、高鐵等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鄉村因路而興加速崛起,偏遠地區的發展如同屹立在山頭的樹苗一樣,未來可期。
設計:祝碧晨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