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遺址博物館12日正式開館,這是首次集中系統地向觀眾呈現距今約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明。
陶寺遺址博物館外景(無人機照片,1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陶寺遺址是具備早期國家特徵的都邑性遺址,也是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代表性遺址之一。陶寺遺址博物館是依託陶寺文化建設的一座專題性遺址博物館,展廳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出陶器、玉器、骨器、銅器、漆木器等文物230件(套)。館內設有“文明蘊化”“煌煌都邑”“早期國家”3個基本陳列單元,以及“陶寺考古”“臨時展陳”兩個專題展覽和一個特色沉浸式數字展,完整展示了陶寺文化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成果。
圖為民眾參觀該館“鎮館之寶”——圭尺。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一件從未公開展示的文物——圭尺,是陶寺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此外,彩繪蟠龍紋陶盤也是該館的核心展品。陶寺遺址共出土4件陶盤,此次展出的陶盤盤口直徑40.9釐米、底徑12.6釐米、腹部深10釐米、盤體高11.6釐米。據介紹,陶寺蟠龍是與夏商周及後世之龍最有直接淵源關係的龍形象,也為探索中華民族龍圖騰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圖為民眾參觀該館核心展品——彩繪蟠龍紋陶盤。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圖為民眾參觀陶寺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石廚刀。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據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介紹,陶寺遺址考古新發現、研究新進展,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收並蓄、連綿不絕特質的有力實證和生動寫照。陶寺遺址博物館的建成開放,全景式展示陶寺文化在都邑規劃營建、手工業生産、藝術創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此外,陶寺遺址出土的很多文物具有長江下游地區良渚文化、西遼河流域紅山文化和甘青地區齊家文化的因素,體現了陶寺文明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融合性和包容性。同時,陶寺文明的宮室制度、禮儀制度等都被夏商週三代王朝所繼承、吸收,對後世王朝文明影響深遠。
11月12日,遊客在陶寺遺址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陶寺遺址博物館開通網上預約窗口服務平臺,觀眾可通過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線上預約門票。
綜合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報道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