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中國科技館攜手中國煤礦文工團推出沉浸式戲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10天內觀看人次超過1.5萬,成為科學與藝術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該劇從蟹狀星雲的天文觀測切入,運用古今交融的敘事手法,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和當下科技工作者的不懈探索,激發觀眾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和對科技發展的無限憧憬。
在燦若星河的中華文明中,科學文化是重要一支。創作團隊開掘傳統文化寶庫,在巨大的時間跨度中,找到了古代科學研究傳承至今的珍貴素材——蟹狀星雲觀測。7500多年前,宇宙中的一顆超新星爆發,這束光經過6500多年來到地球。西元1054年,中國古人在天關區附近目睹到這一天文奇觀,稱之為“天關客星”,並在《宋會要》等多部典籍中留下了對其連續觀測的記錄。20世紀初,中外科學家通過進一步觀察和研究中國典籍,明確了“天關客星”就是超新星爆發演化形成的蟹狀星雲,並給出蟹狀星雲的肇始和演變規律,用現代科技驗證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成就。2021年,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捕捉到一束來自蟹狀星雲的超高能光子信號,精準測量了高能天文學標準燭光的亮度,進一步將蟹狀星雲研究推向世界級水準。這是人類在大尺度時空演變中,通過接力觀測研究,共同推動科技文明發展的生動案例。作品緊緊圍繞這一線索展開情節,演繹跨越時空的求真之旅。
如何將科學探索的歷程搬上藝術舞臺?如何用舞臺劇形式傳播科學文化?主創團隊綜合運用數字技術手段,在科藝融合中創新表現方式。該劇創造性地在中國科技館展廳開闢一方沉浸式舞臺,讓觀眾多角度感受光影切換、場景流轉。觀劇之後,觀眾還可以移步“華夏之光”主題展廳,現場展開一次“延伸閱讀”,領略天文學家的思想碰撞和科學文化的異彩紛呈。聲、光、電等現代技術結合産生的沉浸氛圍,給觀眾帶來難忘的視聽體驗。
在思想內涵上,作品不止于科技史講述,更在對科學探索的深情觀照中,傳遞和弘揚科學精神,體現出科普創作厚植思想價值的努力。劇中,古代水運儀象臺裏的報時小人和今天的科技輔導員並肩破解科學之謎,北宋科學家蘇頌與當代大學生展開跨時空對話,中國古人和外國天文學家哈勃“夢幻聯動”……作品以“説書人”的方式帶觀眾徜徉其間,時空交錯、移步換景,古今中外科學家共同守護“文明的燭火”故事,讓觀眾産生“熱愛穿越千年,可抵歲月漫長”的精神共鳴。
科學文化戲劇是一種文藝新樣態。《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將科普與戲劇結合,不僅表達了跨越古今嚴謹的科研歷程,也讓人們看到科學的浪漫、科學家的堅守,有助於科學文化更好走進大眾視野。當然,初次嘗試,作品在劇情編排、舞臺設計和沉浸式體驗打造方面仍有提升空間。未來,發揮科學文化戲劇在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弘揚科學家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作用,有待更多創作實踐。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5日 20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