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煙火鄉愁世遺城!解碼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樣本

發佈時間:2024-08-26 10:25:4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江時強、邰曉安、吳劍鋒 | 責任編輯:葛蕾

新華社福州8月25日電 題:煙火鄉愁世遺城——解碼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樣本

新華社記者江時強、邰曉安、吳劍鋒

泉州,枕山襟海,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馬可·波羅筆下盛讚的東方大港。六勝塔下、洛陽橋邊,紅艷如火的刺桐繁花與泉州港往來穿梭的高檣大舶交相輝映,造就了泉州“刺桐城”的美名,泉州港也由此得名“刺桐港”。

作為宋元時期中國的海上商貿中心,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在這裡“邂逅”,締結出東西文化和諧共生的城市景觀,也積澱了刺桐城多元包容、愛拼敢贏的文化底色。

這座“半城煙火半城仙”的“世遺之城”,從陸地走向海洋,從歷史走向未來,文脈綿長、生生不息。

多元共融

初秋,九日山依舊草木蔥蘢,摩崖石刻掩映于蒼翠之中,如同歷史的低語,講述著老城的過往。

“泉州的開發始自周秦,西晉末年衣冠南渡,中原士族大批涌入,為這裡厚植中原文化底色。”泉州南安市世界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負責人何春燕介紹,古時晉人將懷鄉之情寄于山水,如今的泉州才有了九日山、晉江、洛陽江等具有中原特色的地名。

image.png

圖為位於泉州南安的九日山祈風石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地處東南一隅,西有戴雲、武夷等山脈阻擋,東有三灣十二港及太平洋季風的自然優勢,因地制宜的泉州人,便將目光投向了大海。

唐代以來,泉州儒商並重、大興海貿。至宋元時期,刺桐港已與約100個國家通商貿易,出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向西承接中原文脈、向東與海共生共榮,泉州正是刻印著古老海上絲綢之路記憶的“活化石”。“這座城市以包容友善的心態接納了不同膚色、語言和宗教的外來族群,形成了絢麗多彩、和諧共處的文化多樣性城市景觀。”華僑大學旅遊學院院長謝朝武説。

漫步于洛陽橋上,潮起潮落間,仿佛一腳踏過千年。

image.png

圖為泉州洛陽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因進出口運輸繁忙,為拓展港口腹地、暢通交通,宋元時期,泉州掀起修橋熱潮,躋身中國古代四大名橋的洛陽橋便建於此時。如今的泉州,坐擁世界遺産1個(遺産點22處)、國家級文保單位44處、世界級非遺6項、國家級非遺36項。像洛陽橋這樣的“海絲史跡”比比皆是。

歷經1300多年風雨的開元寺,是許多遊客到泉州旅遊的第一站。寺中大雄寶殿內,二十四尊“飛天樂伎”藏身鬥拱之間,其造型集佛教妙音鳥、基督教天使、敦煌飛天于一身,既雜糅又和諧。這種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融,是泉州豐富而獨特的文化景觀。

行走在泉州的港口碼頭、街巷村落,仿佛打開一扇扇“任意門”,産生時空、地域的交錯感:千米長的涂門街上,府文廟、清凈寺、關帝廟比鄰而居;古村老巷裏,“皇宮起”的官式大厝、南洋風的番仔樓、海蠣殼為建材的蚵殼厝星羅棋佈;市井鄉間,閩越遺風拍胸舞、奇而不俗的惠女服飾、“行走的花園”簪花圍等獨特民俗傳承至今……

“多元包容的文化基因融入泉州的城市肌理,與絲路精神一脈相傳,至今閃耀著融合之美。”泉州市博物館館長黃明珍説,泉州因此也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等美譽。

愛拼敢贏

“閩南民眾常説,‘愛拼才會贏’。”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漫步泉州,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的旋律時常響起。

泉州市豐澤區真武廟前,一方巨石拱出地面、宛如龜背,上方石碑篆刻的“吞海”兩個大字,彰顯了泉州人征服大海的豪情。

image.png

圖為位於泉州市豐澤區的真武廟。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衣冠南渡,讓這片土地染上了農耕文明的底色;向海圖強,賦予了泉州人愛拼敢贏的勇氣。至今,“少年不打拼,老來無名聲”“輸贏笑笑”仍是泉州人的信條。

曾幾何時,晉江還是一個為溫飽犯愁的農業窮縣。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無數晉江“泥腿子”“洗腳上岸”,靠著“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的勁頭,拼出一個“民辦特區”,創造出“晉江經驗”,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標桿。

知名體育品牌安踏是其中的代表。從30多年前的一個小作坊,到踏上自創品牌之路,在洶湧澎湃的商業大潮中,安踏勇立潮頭、不斷突破,發展為全國領先的運動品牌。安踏集團執行董事、聯席首席執行官賴世賢説:“敢於冒險、愛拼敢贏是泉商難能可貴的品質,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儘管會遭遇起伏和挫折,但少有人輕言放棄。”

image.png

工人在晉江市安踏集團總部運動鞋生産工廠裏忙碌。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晉江的鞋服、南安的水暖、安溪的光電、惠安的石雕……讓泉州崛起成為全國知名的産業基地。如今,泉州市共培育出九大千億産業集群,境內外上市企業達115家,市場經營主體超152萬家。2023年,全市經濟總量達1.22萬億元,成為我國著名的“品牌之都”。

“站如東西塔、臥似洛陽橋。”作為泉州的重要地標,兩塔一橋歷經千百年風雨,挺拔如初,已成為泉州人的精神圖騰,象徵著泉州人堅定不移的意志品格,也彰顯著這座城市自強不息的精神底色。

半城煙火

飛霞映紅,華燈初上。中山路上,燈光勾勒下的二層騎樓,好似遊龍蜿蜒。“古早”的招牌下,四果湯、石花膏、手工麻糍、牛肉羹等小吃店賓客盈門。

中山路貫穿泉州古城南北,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商業街之一,串起周邊眾多背街小巷,令遊客心嚮往之。“這裡既有閩南建築的古樸美麗、地方小吃的特色風味,也有尋常生活的濃濃煙火氣。”遊客蘇見欣説,在原汁原味的街巷裏慢行,感受最本真的當地生活,是泉州古城最讓她著迷的地方。

image.png

圖為泉州中山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自此,泉州的悠悠古韻開始廣為人知。2023年,泉州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8652.9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

“泉州的遺産是鮮活的。老百姓生活在遺産裏,遺産就在身邊。”泉州文旅集團宣講隊隊長顏靜怡説,作為“活著”的古城,古老的建築、藝術、風味與現代的生活方式在泉州相得益彰,碰撞出無窮魅力。

為了守護好“半城煙火”,留住濃濃“鄉愁”,近年來,泉州市堅持以“微改造”提升古城,不搞大拆大建,力求“見人見物見生活”,出臺《泉州市中山路騎樓建築保護條例》《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泉州市文化旅遊發展促進條例》等,用法治之手為城市護航。

泉州灣入海口的蟳埔漁村,人頭攢動。作為蟳埔女傳統裝飾的“簪花圍”火爆“出圈”,慕名而來的遊客擠滿漁村的街巷,村內四處可見簪了滿頭鮮花、歡聲笑語的遊客。

image.png

頭戴簪花的遊客在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碼頭邊拍照留影。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薪火相傳的非遺“木偶戲”也是一票難求,“先訂戲票,再訂機票”成為許多人遊玩泉州的攻略寶典。“遊客在太陽底下排隊3小時,就是為了看一場我們的木偶戲。”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洪世鍵説。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興盛彰顯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傳承。

“如今的泉州古城,正成為文化大秀場。”泉州市鯉城區文旅局副局長林菲表示,“身邊的世遺”激發了泉州老百姓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深耕本土文創設計,讓更多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文化“重獲新生”。

南音是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傳統音樂,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作為“中國音樂活化石”,悠揚婉轉的南音一度式微,只能成為流行歌曲中的一段“戲腔”點綴。

“南音曾是深宅大院的雅樂,傳承至今是系統而豐富的音樂體系。我們通過鑽研創作,加入伴奏、燈光、音響等元素,讓南音適應現代傳播。”泉州點水南樂樂團成員蔡凱東説,近年來他們樂團先後到上海、倫敦等國內外城市演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解、喜歡這一古老戲曲劇種。

因多元而多彩、因傳承而時尚、因煙火而迷人的刺桐城,正以打造世界遺産保護利用典範城市為契機,邁入新的航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