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紅色文脈鑄根魂!解碼革命聖地延安的文化自信樣本

發佈時間:2024-08-20 13:38:41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沈虹冰、賀佔軍、姜辰蓉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新華社西安8月20日電 題:紅色文脈鑄根魂——解碼革命聖地延安的文化自信樣本

新華社記者沈虹冰、賀佔軍、姜辰蓉

這裡是延安!中國革命的聖地、新中國的搖籃。

寶塔山下,清涼山上,楊家嶺,南泥灣……初秋的延安,天藍雲淡,萬山青翠,瓜果滿園,豐收在望。

一座黃土溝峁間的偏遠之城,何以吸引萬千仁人志士義無反顧走上革命之路?何以成為一代代共産黨人追尋初心使命的精神聖地?何以在今日依舊讓五湖四海的人們嚮往並奔赴?

永不褪色的紅色之城

伸展的紅旗緩緩鋪開、輕輕落下,人們紛紛伸手觸摸這鋪天蓋地的“革命紅”……

這是沉浸式情景劇《再回延安》中的一幕。熾熱的紅,具象化了人們心中對延安的印象,令人熱血沸騰。

站在歷史發生地回望,紅色之城的樣貌愈發清晰。

“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

寶塔山,延安最先迎接陽光的地方。“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批進步青年、愛國人士衝破重重阻礙,義無反顧來到這裡。”講解員拓妮深情講述,“延安寶塔,是許多人心中的燈塔。”


  黨員幹部在延安市寶塔山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在這裡,紅色燈塔不滅——

1935年10月落腳陜北時,中央紅軍僅剩7000余人。1948年3月黨中央離開時,人民軍隊兵力已達280萬,解放全中國勝利在望。

如今,延安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現存革命舊址445處、革命類紀念館30座、館藏革命文物4.3萬餘件……

中國共産黨人在延安書寫了光耀韆鞦的詩篇,留下了燦若星河的紅色資源。

在這裡,紅色之光閃耀——

延安魯藝舊址,懸于墻面的馬燈,文藝家的代表作、老照片……透過一件件展品,火紅年代的熱血與激情躍然眼前。

“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時任魯藝音樂系主任的冼星海與詩人光未然合力創作的《黃河大合唱》,激勵了無數熱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業。

“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周恩來為這首民族救亡之歌寫下的題詞,是這一時期文藝作品最準確的寫照。歌曲、戲劇、畫作、小説……延安誕生、積聚的磅薄紅色力量,隨著一部部作品傳遍中國、傳向世界。

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劉妮説:“當時活躍著100多個文藝單位和文藝社團,創作出大量文學藝術經典,成為社會動員的強大力量。”

在這裡,紅色信仰澎湃——

在抗日烽火中誕生的延安大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學校每年主動紮根西部、服務基層的畢業生達到70%以上。

“延安城的主色調又是什麼呢?我以為就是紅色。”作家厚夫在《永遠的延安》一文中寫道,“紅色激情而又浪漫,它既是革命的色彩,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它也理應成為延安的主色調。”

永續傳承的紅色血脈

延河水邊有家“中國紅色書店”,不少讀者慕名前來。店裏,窯洞、革命舊址等情景化設計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各類紅色主題書籍琳瑯滿目,書香四溢。

開業7年來,書店日均接待讀者千余人,成為聖地新的網紅“打卡點”。“文化浸潤天地,精神滋養心靈。”書店副經理侯偉説,在這裡,有關“延安精神”的書籍最為暢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延安時期形成和發揚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代代傳承下去。

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的落腳點。距縣城20公里的南溝村,一個曾涌現16位革命烈士的紅色村莊,開啟過一場綠色長征。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老支書閆志雄帶著村民,像先輩一樣埋頭苦幹,在退耕還林中,變荒山為林海,造林約3萬畝,實現了從黃沙漫天到山清水秀的生態巨變。

進入新時代,南溝村人再次解放思想,在脫貧産業的基礎上佈局鄉村振興,發展生態旅遊、開展林業碳匯交易,無邊林海又成了村民的“金飯碗”。

“紅土地養育的人,總要有些不一樣的勁頭。在傳承延安精神中,我們創造了綠色奇跡。”再回首,閆志雄仍豪情滿懷。

在延安,紅色精神代代相傳,早已成為人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

延安棗園,《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青山掩映之間,張思德同志的雕像身姿英挺、目光炯炯。時光流轉,張思德精神鼓舞更多人紮根黃土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承諾。


  參觀者在延安棗園《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7年前,正是在這裡,王超遠莊重地立下誓言。從北京大學碩士畢業的他,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和女友一起選擇來到延安創業。

從精準扶貧到果園管理,從聽不懂老鄉説話到滿口陜北方言……在為群眾辦好一件件實事中,小夫妻書寫著無悔青春。如今,王超遠成長為延安市寶塔區蟠龍鎮鎮長,老鄉口中一句“好後生”的評價,是他心中最好的褒獎。

2019年,女兒降生,王超遠為其取名王延毓。“寓意延安養育了這個孩子,也表達我們紮根黃土地的決心。”他説。

歲月變遷,精神不改,奔赴從未停止。

2023年6月,延安版畫藝術中心在魯藝舊址啟用,全國眾多文藝工作者相聚交流、創作。老一輩革命文藝家曾在這裡創作出大量具有中國氣派的木刻版畫,成為宣傳抗戰、鼓舞鬥志的利器。

不久前,來自延安版畫藝術中心的周文博等青年技師,聯合創作了版畫作品《回魯藝唱院歌》,描繪了當代人在魯藝舊址追尋初心的場景,受到廣泛好評。

“版畫是雕刻時光印記的藝術,我想用這些畫作告慰先烈——春暖花開,山河無恙,後繼有人。”周文博説。

永遠不變的紅色初心

延安大學文匯山,有一座小小的墓園,《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安葬於此。在他塑像身後的墻上,“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幾個大字熠熠生輝。無論寒暑,總有讀者前來拜謁、奉上鮮花。

路遙長眠的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也是他畢生為之放歌的主題。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

自去年9月首演以來,由西安話劇院創排的話劇《延水謠》,再現80多年前文藝工作者集聚延安的盛景,已在5省1市演出54場,4萬餘名觀眾接受洗禮。

“巡演時,我們常會遇到反覆‘刷劇’的觀眾。”西安話劇院院長任雪迎認為,“厚植于生活、胸中有人民,就是這部劇長演不衰的奧秘。”

初秋時節,延安南泥灣天高雲淡。黨徽廣場上,熟悉的《南泥灣》曲調悠揚。

昔日的“爛泥灣”,早已不一般。錯落有致的民居、特色鮮明的民宿、成排的溫室大棚映入眼簾。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教授王濤説:“開墾南泥灣,喚醒了沉睡的土地,精神的種子如今開花結果。”


  延安市寶塔區南泥灣鎮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同一片土地,曾生長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氣。如今,又生發著謀改革、謀發展、謀幸福的銳氣——從高速、鐵路、航班通達各地,到獲評全國森林城市;從推進石油化工、新能源及儲能工業延鏈、補鏈、強鏈,到先進製造等新興産業集群加速隆起……革命老區,幾多新顏;撫今追昔,赤誠如一。

旭日東昇,楊家嶺迎來又一個早晨。著名的“窯洞對”發生地,來自全國各地的幹部們正在接受現場教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來自吉林的“90後”學員孫業淳説,“兩個答案一脈相承,彰顯出中國共産黨人不變的初心。”

這是歷史的記憶,亦是時代的迴響。

抗戰期間,4萬多名懷揣報國夢想的青年知識分子,匯聚在寶塔山下;來自英美法蘇等國的600多位國際友人到訪延安。

2023年,1100萬人次遊客參訪延安各處革命舊址,接受紅色教育;外國友人亦絡繹不絕,前來探尋中國共産黨的成功密碼。

“再回延安,回到精神富饒之地;再回延安,回到精神崇高之地;再回延安,回到激情燃燒之地。”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副教授席軍良説,在這裡,看得見我們黨的初心、人民的信仰、民族的精神,也看得見中國的脊梁。

沿著紅色足跡,追尋信仰之光,凝聚前行力量。紅色文化激揚出文化自信的強大力量。

紅色初心,燭照韆鞦,輝映未來。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