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傅守祥:走好電視劇創作高品質發展之路

發佈時間: 2020-12-03 09:15:34 | 來源: 中國藝術報 | 作者: 傅守祥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影視創作必須“魂有所依”

——由電視劇《隱秘而偉大》《雷霆戰將》説開去

近日,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題材電視劇《雷霆戰將》引起普遍質疑,停播下架。幾乎同步開播的年代戰爭劇《隱秘而偉大》則因品質較高,收穫口碑與好評。這個現象引人反思。

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容遺忘與篡改,抗戰中,抗日戰士與人民群眾“以血肉築起新的長城”,付出慘痛代價,革命歷史題材劇正是當下觀眾回望歷史的窗口,關乎世道人心,關乎一個民族核心價值觀的維護與培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

當下影視劇追逐票房、收視率,以“流量”“鮮肉”等時尚形式吸引年輕觀眾,這無可厚非,但如果逐漸走向偏頗,將抗戰劇、歷史劇、職場劇、抗疫劇等各類題材影視劇均進行偶像包裝,成為披著抗戰/歷史/職場/抗疫等外衣的偶像劇,不論主角本身是誰,統統化身為“霸道總裁”,這恰恰是對青年的誤導,低估了青年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反倒會引起青年及廣大觀眾的集體吐槽。相反,偶像的存在並不是一部劇被吐槽的關鍵因素,與《雷霆戰將》幾乎同時上映的電視劇《隱秘而偉大》講述了大時代下小人物追求正義、追隨信仰的故事,接地氣而富有正能量,獲得廣泛好評。可見,一部劇的成敗,重在其是否有培根鑄魂的積極意義,只有符合核心價值觀,符合人民心聲,才能引起廣大觀眾共鳴。


走好電視劇創作高品質發展之路

傅守祥

最近,電視劇領域發生了兩件相關事件。電視劇《雷霆戰將》開播不久就因“脫離歷史情節”而被下架。與此完全相反,電視劇《隱秘而偉大》人氣與口碑不斷攀升。這兩部電視劇播出後一下一上的“易位”,凸顯出我國電視劇創作高品質發展中的關鍵性問題。

《隱秘而偉大》劇照

分析當前的影視劇創作及其社會影響狀況,必須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走好影視創作高品質發展之路,必須“兩手抓”而且“兩手都要硬”。一是抓自身,所謂“打鐵尚需自身硬”,從內部從製作方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差距,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藝術可以放飛想像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在影視創作方面一廂情願甚至是財大氣粗地違背“美學和歷史的”基本規律,終究是矇混不過去的;二是優化外部環境,以鄧小平同志“三個有利於”標準、以“四個意識”強化服務型監管,嚴密防範“劣幣驅逐良幣”“資本操縱輿論”等非正常事件發生,不斷夯實文藝的社會事業屬性、大力增強文藝引領時代風氣的功能。

走好影視創作高品質發展之路,必須要抓自身、強調內容為王。具體來説,首先,充分發掘優秀傳統。作為一個獨具特色且擁有五千年曆史傳承、文明積澱的大國,我們一定要不斷將豐富的文化資源吸收、轉化,將數不盡的各類文藝“經典”不斷翻檢、不斷化用,既要虔誠地“入乎其內”又能超越性地“出乎其外”,力爭將五千年文明經典融入影視創作人員的血液,將中華美學的優秀傳統與精氣神灌注于影視作品的創作與製作中去,既要有其“形”又能有其“神”,既能經得起當代人的批評與指摘又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既要有親身經驗與素材,也要學會從歷代經典裏尋找生命經驗和人性素材。多年來,我們一直提倡有“中國氣派”的電視藝術,要求藝術創作者們堅持創新與“化用”並重,以此來確立新時代電視劇藝術的審美價值與思想品格。

《隱秘而偉大》劇照

其次,深入提煉當代“經典”,不斷提升創作品質。最近的30多年間,我國電視劇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優秀劇目在數量上不斷積累,在品質上也取得了亮麗的成績。總結回顧過去的30多年,像《大宅門》《瑯琊榜》《雍正王朝》《大明宮詞》《人間正道是滄桑》《潛伏》《亮劍》《闖關東》《父母愛情》《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北平無戰事》《舌尖上的中國》等一系列內容精彩、製作精良的類型劇/專題片都贏得了好口碑和高收視。以《大宅門》為代表的當代經典,不僅很好地平衡了創新與“化用”,而且以其精湛的劇本創作、精彩的熒幕表演和精準的文化再現,成為中國電視藝術史上里程碑式的電視劇佳作,也為中國電視劇的內涵式發展提供了借鑒。

再次,切實提高對編劇環節的重視程度和投入比重,從源頭提升影視創作品質。魯迅先生説,改造國人的精神首推文藝。當下的共識是,建設精神家園,離不開文藝。因此,文藝工作者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作為大眾文藝的主要形式,影視的社會影響力不容小覷;而作為影視創作源頭的編劇,特別是優秀的編劇確實缺口很大,同時,編劇還連帶到影視作品的定位問題。

當代中國正處於大轉型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網際網路變革的洪流又讓人們惴惴不安,廣大民眾都在尋找精神依託,很多固化的思想糟粕都在等待打破,人們需要填充營養和價值,這恰恰也是中國崛起和民族復興的最佳機遇,我們需要能夠給國人做出正確價值導向的文化“名人”與文藝“偶像”。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正是因為沒有真正的藝術先鋒,才使很多明星、網紅借助“空位填充”爬到了時代之巔,因為他們都屬於稀缺的“生産要素”,殊不知,其負面影響卻非常深遠。傳統産業的衰退,又讓熱錢加速流動到文化、網際網路等産業,即使現在各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但娛樂工廠生産和批發“明星”的速度還是遠遠慢于熱錢的涌入速度,在這種供求關係下,必然會産生“明星”及其相關産業的價格泡沫。

《雷霆戰將》劇照

由上可見,資本對文化、媒體、藝術甚至娛樂的滲透以及操縱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對文藝作品內容的專業批評性審查、對“失德”藝人的行為監控、對資本的各種形式的操縱的監管等,不但不應該減少,反而應該加強,以杜絕影視文藝創作、生産與傳播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等危險。

針對當前文藝界的各種亂象,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低俗不是通俗,慾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要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這為影視創作指明瞭方向,也是影視創作高品質發展的根本路徑。

(本文原刊于《中國藝術報》2020年12月2日第2版)

(作者:傅守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溫州大學特聘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