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窟寺保護研究基本情況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
在此,從考古研究、保護工程、科技進展、安全防範、機構人才、展示利用及國際教育合作共七個方面來介紹下我國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整體情況。
關於考古研究
全面開展了石窟寺考古調查。先後在新疆、甘肅、陜西、河南、山東、四川和雲南等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石窟寺調查,摸清了中國石窟寺的基本情況。
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石窟寺考古學科方法和理論體系。北京大學宿白教授將考古學研究方法引入石窟寺研究,明確了中國石窟寺的分期、分區和發展譜係,構建了中國石窟寺的時空框架和發展脈絡。
敦煌莫高窟9層樓
開展重要石窟寺考古發掘工作,開展了莫高窟北區洞窟、雲岡石窟窟前遺址、克孜爾石窟窟前遺址、吐魯番吐峪溝石窟、龍門石窟擂鼓臺等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進行了克孜爾石窟、須彌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河西走廊早期石窟群、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部分洞窟的測繪和調查,為石窟寺價值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撐。
奉先寺正壁造像
出版一批石窟寺考古報告和內容總錄。出版了《中國石窟》大型圖錄、《新疆克孜爾石窟考古報告(第一卷)》和《敦煌石窟全集第1卷》,以及大足石刻、夾江千佛崖石窟、龍門石窟等遺址或部分洞窟考古報告,龜茲石窟、陜北石窟、炳靈寺石窟、慶陽北石窟寺的內容總錄。其中,《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冊歷時14年正式出版,填補了國內石窟寺綜合考古報告的空白。
關於保護工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石窟寺保護工程經歷了七十年的探索與發展,形成了“重視前期試驗成果支撐,科學研究貫徹保護過程,多學科聯合攻關,動態設計和實施”的工作方法理念,實施了一系列重要保護工程,有效地改善了石窟寺保存狀況,逐步實現了從“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重”的轉變,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準。
從發展歷程看,上世紀五十年代,莫高窟、雲岡石窟、大足石刻等重要石窟寺,以環境整治、日常維護和應急除險等保護工作為主。
大足石刻寶頂山釋迦涅槃聖跡圖(臥佛)
六七十年代,在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支援下,實施了莫高窟“三年工程(1963至1966)”、雲岡石窟“三年工程(1973至1976)”、龍門石窟“奉先寺加固工程(1971年至1974年)”等代表性工程,基本解決了危及石窟寺安全的嚴重險情。
八九十年代以麥積山石窟加固保護工程為代表,探索了石窟寺加固的錨固技術體系。這一階段保護工程的範圍更廣、規模更大,岩體加固、水害治理、防風化、壁畫修復、窟檐建設等各領域均取得進展,全國100多處石窟寺岩體結構失穩病害得到了有效治理。
麥積山第78窟
21世紀以來,石窟寺保護工程的科技水準進一步提升,保護理念更加完善,保護工作更加規範,實施了莫高窟壁畫保護、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修復保護工程等代表性工程。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開展了世界遺産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數字化等工作。
總體來看,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支援下,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的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川渝石窟等一批石窟寺的本體保護、危岩體加固、水害治理、安全防範、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消除文物重大險情、顯著改善石窟寺保存狀況,僅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中,支援石窟寺保護資金就超過10.4億元。
雲岡石窟第20窟大佛
關於科技進展
在石窟寺保護工作中,科技進步起到重要支撐和推動作用,尤其是實施了一批國家級重大研究計劃,影響深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石窟寺保護計劃”納入國家科技發展“十年規劃”,開啟了石窟寺系統性科技研究的先例。“石窟寺岩體裂隙灌漿加固技術”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有效解決了岩體加固的技術難題,裂隙灌漿材料技術、錨固技術等仍是石窟寺保護的重要科技手段,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科技計劃中,均設置了石窟寺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石窟寺病害勘察評估技術、加固技術等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乾旱環境下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石質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項目2016年獲得國家文物局“十二五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一等獎,大幅提升了我國石窟寺保護科技水準。
關於安全防範
國家文物局和公安部建立打擊文物犯罪聯合長效工作機制,將盜竊石窟寺和石刻類文物作為重點打擊內容。2012年,國家文物局和公安部在四川眉山聯合召開打擊石窟寺和石刻文物被盜案件推進會,指導當地公安機關和文物部門破獲石窟寺和石刻犯罪案件90余起,追繳文物300余件。
完善文物犯罪司法依據,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司法解釋,明確盜竊石窟、石刻文物的定罪量刑標準。通過持續打擊文物犯罪,文物安全形勢平穩,石窟寺及石刻類被盜案件明顯減少。
制定出臺石窟寺和石刻安全防範系統技術標準,加大安防投入。目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70%以上的石窟寺具備安全防護設施設備。
大足石刻-寶頂山石刻全景
關於機構人才
上世紀五十年代,百業待興,石窟寺保護工作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重要石窟寺陸續成立專門管理機構。1950年對原敦煌藝術研究所進行整頓,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1950-1959年由文化部直接管理),擔負莫高窟保護與研究任務;1951年成立“龍門森林古跡保護委員會”,1952年成立“四川省大足縣石刻保管所”、“麥積山石窟文物管理所”,1953年成立“大同市古跡保養所”等。據統計,目前近50%的石窟寺國保單位成立了專門的保護管理機構。
麥積山石窟正立面
近年來,各地更加重視石窟寺保護工作。甘肅省創新管理方式,將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整體交由敦煌研究院保護管理,破解石窟寺管理、人才、技術瓶頸;新疆龜茲研究院“一個機構管一片”,承擔古龜茲地區克孜爾石窟等9處國保單位共600多個石窟近2萬平米壁畫的保護管理和研究任務;大足石刻研究院由處級事業單位升格為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直屬副廳級事業單位,龍門石窟研究院調整為市政府直屬單位,經費由自收自支調整為市財政保障,管理能力進一步加強。
石窟寺保護研究領域集中了我國考古和文物保護的優秀人才,涌現出常書鴻、宿白、段文傑、余鳴謙、樊錦詩等一批傑出人物,他們不畏艱辛、一生奮鬥,為石窟寺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樊錦詩同志獲得“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
國內專門培養石窟寺保護研究人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較少,但也培養了一批石窟寺保護人才。北京大學培養了石窟寺考古人才,蘭州大學與敦煌研究院合作培養出一批石窟寺保護人才,中央美術學院培養了佛教藝術研究人才。此外,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等機構也培養了一些專業人才。
龍門石窟全景
關於展示利用
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世界遺産,基礎設施和旅遊配套設施較為完善,具備較好的展示利用條件,不僅成為當地重要的旅遊景區,在國際也有較高知名度。莫高窟接待過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雲岡石窟接待過法國、英國、墨西哥等20多個國家的政要,成為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平臺與窗口。
除傳統實物展示外,莫高窟、龍門石窟等積極探索石窟寺展示新手段,如莫高窟的“數字敦煌”、“虛擬洞窟”,龍門石窟的“萬佛洞三維數字虛擬現實體驗”等,借助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多媒體手段向觀眾展示石窟價值內涵和藝術特色,提升服務品質和遊客參觀體驗品質。
莫高窟全景
關於國際交流合作
以敦煌研究院為代表的石窟寺保護研究機構,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國際一流專業機構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在探測技術、評估技術、保護技術等方面了取得豐碩成果。
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大阪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等機構合作開展環境監測、環境品質評價、壁畫保護修復、數字敦煌等研究工作。九十年代,與德國合作實施了彬縣大佛寺勘察研究;21世紀以來,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開展了庫木吐喇千佛洞、龍門石窟修復保護工程,國際交流合作促進了我國石窟寺保護理念和技術的進步。
同時,以莫高窟為代表的“中國特色,敦煌經驗”保護模式在國內外産生重大影響,開始走向國際,服務於“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石窟寺“引進來”與“走出去”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