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條市域(郊)鐵路江跳線即將開通運營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8-03 10:21:14 編輯:李柯佑

近日,重慶首條市域(郊)鐵路——江跳線相繼通過工程竣工驗收和項目安全評估,即將開通運營。

江跳線起于軌道交通5號線跳磴站,途經大渡口區、九龍坡區、江津區,止于江津聖泉寺站,全長28.22公里,乘車全程只需28分鐘。江跳線共設車站7座,使用6節編組As型雙流制列車,可與軌道交通5號線貫通運營,將有力助推我市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

江跳線為何要建成市域(郊)鐵路、線路及列車採用了哪些“黑科技”、江跳線通車後重慶如何推動軌道“四網融合”、江跳線如何助推沿線地區産業轉型升級?圍繞這些話題,重慶日報進行了深入採訪,從今日起連續兩天推出“關注江跳線”特別報道。(記者楊永芹)

交通強市續寫新篇章

重慶首條市域(郊)鐵路即將開通

江跳線開通,標誌著我市首條市域(郊)鐵路投入運營。

乘坐江跳線,從江津區聖泉站到重慶中心城區跳磴站,全程只需28分鐘,乘客還可在跳磴站與軌道交通5號線同站臺換乘。由此,江跳線沿線居民去中心城區上班、辦事、購物,甚至要去機場或火車站出遠門,都可通過這條線,進入重慶中心城區四通八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網,實現卡點出行,心中有數。

除了方便居民出行,江跳線還豐富了重慶軌道交通的制式,促進了城市軌道交通網、市域(郊)鐵路網、城際鐵路網、幹線鐵路網“四網融合”,為重慶交通強市,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構建“1小時通勤圈”續寫了新篇章。

為何要建設市域(郊)鐵路

在江跳線開通之前,重慶中心城區市民出行,一般乘坐三種軌道交通:

一是在中心城區內部出行,人們乘坐城市軌道交通。它是人們每天上下班、在城內往來最常乘坐的交通工具。目前,重慶城市軌道交通已建成11條線路,連通機場、高鐵站、綜合樞紐、商圈等重要功能節點,最高日出行量超過400萬人次。

二是出遠門,去其他省市,人們乘坐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如今,重慶正加速建設“米”字型高鐵網和“兩環十幹線多聯線”普速鐵路網,它們一起組成重慶的幹線鐵路網,是重慶連接其他省市的大通道。

三是在成渝地區“串門”,人們乘坐城際鐵路。城際鐵路實現了重慶與成都之間,以及沿途縣級以上城市的快速聯繫。

但在重慶主城都市區內部、中心城區與主城新區之間,交通往來主要依靠公路。

然而,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深入,做大重慶主城都市區“極核”勢在必行,要加強中心城區與主城新區間的聯繫,僅靠公路已然不能滿足需求。

有關數據顯示,從重慶中心城區的渝中區到西北邊的潼南、東邊的涪陵、南邊的綦江,距離均超過70公里。連接重慶中心城區和主城新區的高速公路,早已不堪重負。目前,重慶中心城區對外射線高速公路中,日均最大斷面流量超過兩萬輛的就有5條,均基本飽和或者嚴重飽和。

“發展軌道交通,是提升中心城區與主城新區之間聯繫的唯一解決方案。”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人士説,目前重慶軌道網建設存在“兩頭重、中間輕”的問題。“重”的兩頭是中心城區內和出省的軌道交通;“輕”的正是中心城區與主城新區之間。“輕的這片區域,需要市域(郊)鐵路來填補。”該人士説。

城市軌道交通設計速度一般在100公里/小時以內,服務範圍在50公里以內;幹線鐵路和城際鐵路設計速度分別為300公里/小時以上、200-300公里/小時,適合乘客中長途旅行;相比于前面三種,市域(郊)鐵路的設計時速為140-160公里/小時,服務範圍一般為50-100公里,更適合中心城區與主城新區之間的交通連接。

放眼全球,現代化大都市圈都以市域(郊)鐵路來支撐。如東京、巴黎、倫敦等世界知名都市圈,都建有數倍于城市軌道交通的市域(郊)鐵路網,形成了從核心城市(城區)到周邊的軌道“1小時通勤圈”。

因此,重慶亟需發展市域(郊)鐵路,並以城市軌道交通網、市域(郊)鐵路網、城際鐵路網、幹線鐵路網的“四網融合”發展來構建“1小時通勤圈”,最終實現“軌道上的都市區”願景。

2016年,江跳線全面動工建設。

為何首條市域(郊)鐵路是江跳線

為何重慶的首條市域(郊)鐵路是江跳線?

市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士闡述了三點原因:

其一,從區域位置上看,江津區和璧山、長壽、南川一樣,同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戰略支點和同城化發展先行區,無論是提升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做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極核”,江津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在建設重慶都市圈方面,要暢通江津、璧山等地聯繫中心城區通道,率先實現同城化;支援江津、自貢等共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

其二,從區縣實力來看,江津區自身基礎較好,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發展品質較高,深度融入主城都市區,有利於快速壯大雙城經濟圈的重慶“極核”。

數據顯示,在重慶主城新區中,江津區的人口總量、經濟體量、産業完善度均位居前列。2021年,江津區全區常住人口136.2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35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1.16%。同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601.4億元,同比增長16.1%,全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左右,主要經濟指標均高於全市平均水準。

其三,從與中心城區的關係度來看,江津區與中心城區的往來密切。

根據2021年《重慶市中心城區交通發展年度報告》,江津區是主城新區12個區中與中心城區交流量最大的城市,至中心城區日均機動化出行量達15.8萬人次,佔主城新區12個區至中心城區出行總量(49.8萬人次)的32%。

可見,首條市域(郊)鐵路選擇江跳線,意義非凡。

江津區對推動江跳線建設也很積極。

2015年5月,江津區政府與市交通開投集團按6:4的比例共出資1000萬元、國開行以投資持股方式注資6.5億元,共同成立了重慶市江津軌道建設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為江跳線如期開工建設提供了保障。

“江跳線建成投用,江津在聯繫中心城區通道方面,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城化。”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認為。

江津區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跳線不但與軌道交通5號“無縫銜接”,未來有望與軌道交通18號線在跳磴“牽手”,將其影響力擴大到渝中區大坪、菜園壩、十八梯等地,串聯渝北、江北、渝中、沙坪壩、九龍坡、大渡口、巴南、江津等9個區域,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南北交通大動脈,極大緩解重慶中心城區銜接近郊的交通壓力。

2035年全面建成“軌道上的都市區”

江跳線的開通,吹響了我市建設市域(郊)鐵路的“衝鋒號”。這也是重慶加速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推進交通強市的重要舉措。

以江津為例,當前正加緊推動市域(郊)鐵路跳磴至江津線(聖泉寺站至鼎山段)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該項目全長4.6公里,總投資約35億元。

此外,中心城區至合川,璧山至銅梁的市域(郊)鐵路正提速建設;中心城區至永川、中心城區至南川、中心城區至綦江(萬盛)、璧山至大足的市域(郊)鐵路正加緊規劃。

與此同時,我市還計劃利用既有成渝、渝貴鐵路等富餘能力開行市域(郊)列車。

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重慶將構建起“七射線兩環線”的市域(郊)鐵路網,11條市域(郊)鐵路網共約1061公里。其中,放射線7條約426公里,實現主城新區12個區與中心城區直聯;環狀線2條約635公里,彌補縱向聯繫不足,實現主城新區各區之間網路聯通。

“未來,市域(郊)鐵路將成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路型城鎮空間的‘主動脈’。”重慶交通開投鐵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官波説。

預計到2035年,“軌道上的都市區”全面建成後,市域(郊)鐵路不僅可獨立運作,還可根據需求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跨線運作,實現內外貫通,徹底改變重慶軌道網“兩頭重、中間輕”的現狀。

屆時,重慶“四網融合”將“融”出一個嶄新的“軌道上的都市區”。通過軌道交通,主城都市區各區之間可1小時通達、相鄰地區之間半小時通達,真正實現“一小時經濟圈”“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將大大提升。(楊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