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動全民健身 邁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12 15:45:33 編輯:珍珍

5月12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計劃》)解讀新聞發佈會。據悉,“十四五”時期,重慶將實施9大主要任務,共設置12個指標,多措並舉推動全民健身,實現從量到質的轉化,推動全民健身事業高品質發展。

9ce9aba6ab933fc52865c709edfda2d.jpg

12個指標  實現從量到質的轉化

發佈會上,重慶市體育局副局長杜學勇表示,“十四五”時期,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開展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加快體育強市建設,推動重慶市全民健身工作高品質發展,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科學編制《實施計劃》對指導重慶全民健身事業高品質發展、加快體育強市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杜學勇介紹,《實施計劃》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確定了到2025年我市全民健身發展目標。定性指標圍繞全民健身高品質發展,實現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全市居民科學健身素養不斷增強,健身熱情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體質持續提升等方面進行制定。這些定性目標,在推進發展中實現從量到質的轉化,體現發展品質和目標要求。

在定量指標方面,《實施計劃》從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賽事活動場次、社體指導員擁有量等4個方面,共設置12個指標。比如,到2025年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48%、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2.2平方米等。針對這些指標,《實施計劃》在對應工作任務中都進行了相應量化。

9大主要任務  助推全民健身事業

杜學勇介紹,《實施計劃》主要包括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加強全民健身科學指導、激發體育社會組織活力、促進重點人群健身活動開展、助推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促進全民健身融合發展、營造全民健身氛圍、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9個重點領域,助推重慶全民健身事業。

具體而言,重慶將探索國民體質監測、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測驗新模式,推進體育物聯網的研發與應用,建立居民健康素質檔案。鼓勵體育專業技術人才參與健身指導服務,進一步做好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與使用等工作舉措。每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4500名以上,實現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8名。

同時,構建“一區引領、兩群聯動、多點分佈”的體育産業發展新格局,挖掘消費新增長點,完善體育消費長效增長機制,搭建體育産業融資平臺,發揮各類體育服務移動平臺的線上對接功能,拓展體育服務場景,擴大消費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將加強成渝兩地體育文化交流、深化兩地體育社會組織合作、推進兩地“共同辦賽”“共用健身”。開發成渝線開工拉松、鐵人三項賽,舉辦籃球、足球、乒乓球兩地交流賽,定期聯合舉辦具有巴蜀特色的全民健身運動會,推動成渝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交流合作,創建成渝青少年體育品牌賽事等。

多措並舉  實現“區區有品牌、縣縣有特色”

據悉,多年來,重慶市把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作為發展全民健身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大力推進體育公園、社區健身房、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建設,形成佈局合理、覆蓋面廣的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四級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網路,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已達到94.74%。

“2020年5月,我們對《重慶市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實施效果進行了評估,其中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已達到47.65 %。”杜學勇介紹,本週期,重慶將在上週期的基礎上,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推動區縣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打造,實現“區區有品牌、縣縣有特色”,包括升級打造重慶國際馬拉松賽、中國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重慶•武隆)等品牌賽事,培育優化全市龍舟公開賽、城市定向賽等一批賽事活動。

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會、市民運動會、社區運動會、新年登高、大眾冰雪季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持續開展“全民健身日”、市“全民健身月”等主題活動。

另外,重慶將大力發展三大球、三小球、路跑、水上運動、自行車、棋牌、武術等運動項目,鼓勵區縣廣泛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推廣普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等。“到2025年末,經常性參與體育鍛鍊人數提升0.35個百分點是能夠實現的。”杜學勇表示道。(郭珍/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