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地區跨省一體化發展的電力樣本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29 16:54:55 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7月29日,位於四川鄰水縣高灘鎮的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大廳裏,一波波客人如約而止。有洽談跨省辦電、諮詢能效帳單的客戶,有交流跨省域服務機制的團隊……大廳裏一片繁忙景象。

這裡是川渝地區乃至國家電網的首家跨省辦電實體化運作機構。6月14日,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揭牌開業,正式實現了新區範圍內用電業務跨省域“一窗受理、一站式辦理、一體化服務”,完成了由“柔”轉“實”的重大升級。

一路走來,在為全國毗鄰地區跨省辦電提供可複製、可借鑒經驗的同時,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也必將成為區域協作高水準發展的電力樣板。

image.png

緣起

巴蜀大地山水相連,自古一家。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2020年11月底、12月初,川渝兩省市分別審議通過《川渝高竹新區總體方案》,以新區為載體,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

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意味著不論是四川還是重慶的用電客戶,在川渝高竹新區都要享受統一的用電政策。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國網四川電力與國網重慶電力如約牽手,共同面對的考卷。

破題的著力點從服務民生開始。2021年6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雙方在川渝高竹新區共同設立電力黨員服務站,分別從鄰水高灘供電所、重慶茨永供電所抽調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員,實行駐站辦公,對供區內的居民和川渝工商業客戶提供“一口對外”、內轉外不轉的供電服務。

內轉外不轉,實現了川渝客戶“只跑一次”,但是實質仍然是“業務各自辦理”。隨著新區客戶入駐數量持續增加,用電業務更加多元,“一站式辦理”的需求漸漸迫切。

2021年7月20日,國網四川廣安供電公司黨委與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黨委開展結對共建,雙方聯合掛牌設立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按照柔性組織模式,選派人員合署辦公,在業務受理、用電檢查、抄表收費、用能諮詢等供電服務上推行一體化服務。梳理辦電流程,打通數據網路,選派複合業務人員……中心基本具備了“一站式辦理”的條件。

2021年10月29日,四川北極星電氣有限公司負責人鄺志勇來到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申請辦理新開戶業務。這家從重慶遷到川渝高竹新區的企業,申請資料一次性審驗通過。“渝企用川電”業務進入常態。

image.png

承接

自誕生之日起,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就承載著國家電網公司的諄諄囑託,承載著地方黨委政府的殷殷期望。

2021年10月28日,四川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調研川渝高竹新區時要求,要利用川渝兩地政策的差異和資源的差異,政策上就高不就低,成本上就低不就高,在機構組建和運作機制方面,要跨省域先行先試。

2021年11月9日,國家電網公司總部領導同志就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工作提出要求,進一步發揮體制機制創新效能,積極打造供電服務新模式,在服務區域協調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2021年11月2日,廣安市委書記張彤對公司服務川渝高竹新區改革發展所做的工作給予肯定,並希望廣安公司在服務川渝高竹新區改革發展,保障地方電力供應兩方面著力,為廣安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如何落實“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的要求?

現有的電網規劃能否適配新區“一年起步、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發展”的發展規劃、“兩區一城一帶”的功能佈局?

怎樣讓繳費、業擴、結算、報裝等業務辦理流程再便捷一些?

如何為新區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一系列問題,從網路、設備、行銷、服務等方面,對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資源保障、政策支撐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時的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需要從柔性組織儘快向實體化轉型。

戰鼓催徵馬蹄急。一系列推動實體化運作的籌備工作迅速列入日程。

2022年2月14日,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正式開工。這座營業廳不僅是跨省辦電的平臺,同時也將是能源轉型前景展示平臺、新區能源大數據實時監測平臺。

2月22日,廣安公司與重慶市北公司召開第一次視頻協商會議,並建立雙週會商機制,梳理政策制度差異條款44項,逐項落實解決方案。

3月17日,廣安公司對外發佈,將以“高供電可靠性+零碳”為方向,在川渝高竹新區規劃建設智慧能源示範區,加快推動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升級。

6月14日,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開業,正式實現了新區範圍內用電業務跨省域“一窗受理、一站式辦理、一體化服務”。中心全面開展實體化運作。

image.png

未來

“川渝雙方應著眼大局,加強協同,勇於創新,為川渝高竹新區、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做貢獻。”最近,國家電網公司對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打造川渝合作示範樣板,進一步提出工作要求。

聚焦“三個爭當”,川渝高竹新區供電服務中心的未來發展站在更高視野、擁有更大格局。

爭當經濟發展的保供者。發揮屬地央企“大國重器”的責任,新區電網“一盤棋”規劃、“一張網”建設,10千伏聯網項目即將開工,遠景規劃以兩座220千伏變電站為支撐,形成110千伏互聯互供的雙鏈結構,構建“全採集、全感知,全自愈”智慧配電網,保障川渝高竹新區經濟發展的電力能源供應。

爭當能源轉型的引領者。聚焦“雙碳”目標,引導構建多元化清潔電力供應體系,加快打造高彈、可調的柔性數字電網,不斷拓展電能替代的廣度、深度,積極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建設“零碳高竹”。目前,中心辦公區域已推出光伏電板和電動汽車充電樁等電能替代産品,為新區實現能源轉型、打造低碳示範區起到了良好示範帶動作用。

爭當優質服務的示範者。致力於業務辦理智慧便捷,“線上受理+到府服務”實現居民辦電“一次不跑”,企業辦電“一網通辦”。推動用電服務迭代升級,圍繞鄉村振興,推進城鄉群眾用電服務“均等化”;做深綜合能源服務,幫助企業實現用能成本最省。

一心一意謀發展,邁開大步搞創新。供電服務中心全力實踐“三新”工作要求。電網“智慧化”,運作“工單化”,搶修“主動化”,人員“全能化”,按照“一邊運作、一邊磨合、一邊修正、一邊放權”的思路,新機制催生新模式,新模式實現新作為,在為全國毗鄰地區跨省辦電提供可複製、可借鑒經驗的同時,也必將成為區域協作高水準發展的電力樣板。

(何宗霖 謝慶華/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