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智造重鎮”輪廓初顯 “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加速發展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8-02 10:58:38 編輯:珍珍

開欄語

2022年智博會將於8月22日至24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近年來,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積極發展智慧産業、智慧製造、智慧應用,如今“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成為重慶新名片,智慧農業、智慧商貿、智慧交通等應用場景在市民生活中不斷涌現。今日起,本報推出“關注2022智博會——智慧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欄目,帶你細看“智博效應”如何改變重慶,改變生産,改變生活。敬請關注。

“智慧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這是智博會的主題,也是重慶推動大數據智慧化、踐行高品質發展的精準詮釋。

在大數據智慧化發展引領下,我市一手抓“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佈局,培育壯大智慧産業;一手抓傳統産業智慧化改造,加快推動智慧製造,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系列舉措行之有效,讓“智造重鎮”輪廓初顯,“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發展亮點紛呈,還累計實施了4700多個智慧化改造項目,讓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發展品質效益持續提高。

“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發展亮點多

市經信委主任藍慶華介紹,通過堅持科技創新與補鏈成群“雙輪驅動”,近年來,全市“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持續發力,發展成果頗豐——

“芯”——全市基本形成“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原材料配套”産業鏈條,成為積體電路生産力佈局重點承載區域,其中功率半導體晶圓産能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全市集聚製造企業70家、設計企業40余家,建成國內首條12英寸電源管理晶片晶圓線,發佈國內首款硅基整合工藝包。

“屏”——基本建成“基板玻璃—顯示面板—顯示模組”産業鏈條和“硬體+內容”産業體系,其中顯示面板總産能躋身全國省市排名前10位;AMOLED面板實現量産,MicroLed面板研發進度國內領先,康寧“大猩猩”基板玻璃等重點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器”——集聚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商、整機和配套企業,成為全球智慧終端的重要生産基地;截至去年底,全市微型電腦、手機産量均突破1億台,佔全國比重分別達到22.1%、6.7%;同時鐳射電視等新型終端産品産量正快速壯大。

“核”——新能源汽車“大小三電”、汽車電子、儀器儀錶産業不斷壯大;建成國內首條自主可控壓力感測器後端腔體工藝生産線;“重慶造”比亞迪刀片電池實現量産,推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建設提速。

“網”——成渝地區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工業網際網路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相繼獲批建設,産業生態體系不斷完善;目前正通過實施軟體和資訊服務業“滿天星”計劃,“以硬生軟”推動軟體産業發展。

建成734個數字化車間和127個智慧工廠

大屏實時顯示各項生産數據,讓整個生産過程清晰可見;原物料供應、倉儲物流等等生産環節實現數字化聯動……這樣的智慧生産場景,在我市製造業企業已屬常態。

以位於璧山高新區的藍黛動力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黛動力)為例,在企業數字化車間裏,繁忙的機器人、飛速旋轉的自動化設備隨時保持運轉。藍黛動力負責人介紹,通過智慧化改造,讓企業産品既保質又保量。

藍黛動力的變化,折射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向大數據智慧化要速度、要品質的轉變。通過智慧賦能,推動了全市工業經濟向智造轉型和産業提質“齊頭並進”,形成智慧製造、工業網際網路、5G聯動的生態體系。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實施4700多個智慧化改造項目,建成734個數字化車間和127個智慧工廠,示範項目生産效率提升到58.9%,並且正推動建設584個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産業項目。

創新成為推動全市工業高品質發展“動力源”

在全市智慧化發展進程中,創新成為推動全市工業,特別是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

前不久,北碚區的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新開發的重慶市儀器儀錶試點示範項目,進入全市2022年製造業“一鏈一網一平臺”項目試點。該項目將率先在全市建成具有儀器儀錶行業特色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通過創新研發,帶動如工業網際網路等一批新興産業加速崛起,是北碚工業經濟發展‘重頭戲’。”北碚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正在以蔡家智慧新城工業網際網路産業生態園為中心,通過實施成立工業網際網路産業發展專項基金、開展智慧製造宣傳培訓和諮詢服務等“組合拳”,協同推進新興産業創新發展。

通過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這樣的案例在全市還有不少。比如位於九龍坡區的慶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完成了與德國博世集團聯合開展的氫燃料輕卡研發,聯合研發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動力總成,成為國內氫能汽車産業發展“領頭羊”。

立足既有産業基礎,不少企業通過創新研發,實施生産線智慧化改造,進一步延長産業鏈,帶動生産經營持續向好。比如位於涪陵區的重慶華峰化工有限公司通過技術研發向終端産品延伸,其生産的氨綸等新材料産品已在全球市場掌握“話語權”。

一大批企業持續創新,並推動智慧化改造,帶動了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加速崛起。截至去年底,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8.1%,有效改善了全市工業經濟結構。(記者   夏元   實習生  周丹)

新聞連結>>>

重慶已建成5G基站7.3萬個

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量在西部排名第一

7月28日,記者從2022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市委網信辦聯動市經濟資訊委開展5G應用“揚帆”行動,通過加快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建成5G基站7.3萬個,我市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位居西部第一、全國第六。

與此同時,全市IPv6用戶連接數超3989萬,佔比87.25%,永川區成功獲批國家IPv6創新融合應用試點,中移物聯網“推進家庭網關與網際網路電視終端升級改造”等入選國家優秀案例。我市還統籌推進北斗在交通、農業、水利等領域廣泛應用,打造基於北斗服務的新型智慧城市、特色小鎮示範標桿,全市累計推廣北斗應用終端超35萬台(套),建成國家廣域量子通信成渝幹線、漢渝幹線,並接入全國量子通信網路。(記者   陳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