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借東風 育新人 竺延風才能成為真正的戰略家

發佈時間:2015-05-07 10:53:4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宇星  責任編輯:王庭

  竺延風此次南下赴任,不但要“整明白”東風汽車到底有多少“堂客、姑娘或夥計”,更要儘快“整明白”東風汽車到底幾個意思?

  而對於一個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做自主“要耐住寂寞20年”的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來説,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年輕人才的培育,才是其不負家國厚望的當務之急和長期戰略。

  剛滿54歲的竺延風,如若能夠“借東風,育新人”,也才有可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略家。

  關於竺延風與徐平的職務變動,雖已被喧囂得人聲鼎沸。但一直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直到昨天,“第一隻靴子”終於落地:

  國資委官微消息顯示,5月6日上午,東風汽車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五局局長毛定之宣佈決定:任命吉林省委副書記竺延風接替徐平出任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

  必須要“整明白”的

  之前有很多人都在猜測,當了近8年的吉林省副省長、常務副省長和省委副書記之後,竺延風此次南下赴任,最先遇到的難題會是什麼呢?

  先説兩個或許有趣的,一個是説東風的合資對象眾多,以至於用“三妻四妾”來形容都不夠用,最後被人們戲稱為“妻妾成群”。所以,雖然祖籍是浙江奉化,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純爺們,在執掌東風集團之初,想必竺延風要儘快“整明白”那些被當地人稱作:堂客、姑娘或夥計的合資對象,如標致-雪鐵龍、日産、本田、起亞、裕隆、雷諾、英菲尼迪、沃爾沃、康明斯……畢竟,竺延風執掌一汽時,只有大眾、豐田兩個“對象”。

  另一個是説“東風汽車”一詞的含義眾多,即使是東風人,也常常先要厘清“你講的是哪個東風汽車”?而外人就更難解其中的奧妙了。所以,已經成為東風汽車“老大”的竺延風,更要儘快“整明白”:“‘東風汽車’是一個公司簡稱,視不同情況,可能指代東風汽車公司(總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中日合資)、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市公司)等公司中的某一家”(引自百度)……到底幾個意思?寫到這兒,記者就已經淩亂了!

  半個戰略家?

  玩笑歸玩笑,對於竺延風此次履新,業界內外普遍給予厚望,看似比竺延風更急的媒體非媒體自媒體,反客為主地開列出一系列他能夠完成或根本完不成的任務,如反腐、如“維穩”、如自主……

  當然,這一切都是他應該做,也必須做的。但對於一個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做自主“要耐住寂寞20年”的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來説,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年輕人才的培育,才是其不負家國厚望的當務之急和長遠戰略。

  觀汽車行業,各式各樣的企業家多如牛毛,但真正稱得上“戰略家”的卻寥若晨星。

  從業內人士耳熟能詳的“天一重組”,到與日本豐田汽車的合資合作;從2003年的解放卡車新基地、轎車公司新基地、一汽-大眾第二轎車廠“三大工程”相繼奠基;再到2007年7月盤活成都一汽工廠,以“代工”方式生産一汽-大眾捷達,並最終成為一汽-大眾第三工廠……以上事件或出現在“入世”之初,或汽車産業即將墜入低谷之時,竺延風或縱橫捭闔,或力排眾議,成功地抓住歷史機遇,如與豐田的合資;或具前瞻性地擴建産能,如“三大工程”的建設和成都基地的開闢。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説,今日之一汽,依然還是竺延風主政時期的格局,也表現出他所具有的戰略眼光。

  但是,與堪稱戰略家的耿昭傑、陸吉安等老前輩相比,竺延風在一汽的經歷充其量只做到了“半個戰略家”。

  借東風,育新人

  那麼,此次重回車企,竺延風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戰略家呢?

  首先,竺延風對汽車和汽車産業的深厚感情與熱愛,在其從政後依然經常出現在北京或上海車展上可以得到證明。

  記得6年前(2009年)的上海車展第二個媒體日,正在江鈴展臺上看一款新車的記者,突然被一個熟悉的聲音叫住:宇星,你在這看什麼呢?原來是已經擔任吉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的竺延風。交談中得知,在前一個媒體日看了一天之後,他還嫌不過癮,便輕車簡從地和一個秘書再次來看車展。得知前一天車展開幕式後,記者曾隨時任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的苗圩採訪,他還詢問了一些問題。

  其次,前面提到的耿昭傑之所以是讓人欽佩的戰略家,不僅是實現了解放卡車垂直換代,或成功牽手大眾集團,並引進國內第一個高檔車——奧迪,更因為他為一汽培養出一批年輕才俊,如竺延風、徐建一(當然,其後來犯事另當別論)和郭謙等。而上汽集團陸吉安也不僅僅是建立起大眾汽車本土化配套體系,或完成了與通用汽車的合資合作,甚至在其退休後還促成了上汽與五菱和通用汽車的“中中外”合資……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胡茂元、陳虹、陳志鑫等接班人。因此,在多年之後,人們還記得他們。

  第三,以竺延風的履歷,他應該深知培育新人的重要。

  1961年3月出生的他,1983年8月參加工作;到1994年4月擔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對外經濟貿易處處長兼一汽集團進出口公司經理時,只有33歲;1997年3月出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也剛滿36歲;到1999年2月擔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常委,距38周歲還差一個月。當然,這是他有幸遇著耿昭傑這樣傑出的伯樂,也有徐興堯等多位一汽前領導的高風亮節。自41歲(2002年)起,竺延風更是成為最年輕的候補中央委員之一,並連續3屆當選。

  最後,雖説現在的國有企業都在去行政化,但28歲就成為一汽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的竺延風,其在一汽的升遷經歷還是可以作為參照的。那麼,在當下的東風集團,有沒有40歲以下的集團領導呢?在東風集團各下屬公司層面,"80後"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又有多少呢?事實上,即使是1985年出生的人,今年已滿30歲,從研發,到生産,再到銷售,這些年輕人是否已經擔起應有的重任呢?如果沒有"80後",甚至是"85後"、"90後"一代人的崛起,又何來幹自主的"耐住寂寞20年"呢?

  如果説,早在8年前(2007年)的“兩會”上,竺延風還能“很自信也很負責任地對(吳邦國)委員長和在場的人大代表説,一汽的開發水準在國內是第一,但與國外的差距還有15年”。那麼,如今東風汽車的自主品牌水準能排第幾呢?在分出十幾撥人去幹合資,再加上陸陸續續的人員流失,東風汽車還有多少人才專心致志地幹自主呢?迅速培育大批年輕的有生力量還不迫切嗎?

  2007年年底,年屆54歲的徐建一,重返一汽後提出的口號是“不顧一切幹自主”。近8年過去。一汽的自主仍如一片散沙,也許不得不由來自東風汽車的同姓競爭對手前來收場。

  如今,也是剛滿54歲的竺延風,執掌東風集團之後,如若能夠“借東風,育新人”,或許才能不辜負業界內外的重托,也才有可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略家,不是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