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日媒:中國汽車産能過剩50% 價格下降已經開始

發佈時間:2015-05-07 09:20:03  來源:環球網  作者:王歡  責任編輯:王庭

  日本經濟新聞》5月6日報道稱,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産能過剩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各汽車廠商2015年的生産能力預計將比上一年增長20%,達到5000萬輛。但2015年的新車銷售預計為2500萬輛,同比僅增長7%。汽車企業適當的開工率被認為在80%以上,但在中國有可能跌掉50%前後。在中國市場因供給過剩造成的價格下降已經開始。

  中國汽車的在庫被認為達到300萬輛,這相當於日本一年汽車銷售量的一半。由於經濟減速,銷售增長緩慢,擔心市場份額下降的廠商又很難止住增産能力,招致了降價競爭的惡性迴圈。

  《日經新聞》通過對主要調查機構、汽車廠商的採訪進行了數據匯總。

  比亞迪、吉利汽車等擁有自主品牌的中國本土企業,從2014年後半期開始業績開始出現惡化。

  外資車企的目的是中國市場,將多餘的生産轉向出口似乎不太可能。而中國本土汽車企業的品牌在國際市場還很弱,出口的急劇增加似乎也不太可能。2014年中國的汽車出口僅僅約90萬輛。

  導致産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各車企在2012年前後預計市場會繼續迅速擴大而決定進行大規模投資。2012年全球對汽車投資的約60%集中在中國。從決定投資建廠到投産需要約3年時間。正是當時的投資判斷導致了現在的産能過剩。

  激烈的市場份額競爭也造成一定影響。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市場份額變化餘地大。廠家優先考慮市場份額,於是先提高産能,希望能在今後的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中國政府也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在3月份修訂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中,首次將汽車製造業由投資的“鼓勵項目”降格為“限制項目”。儘管對新增投資進行嚴格限制,但“如何消化已經過剩的設備成為課題”(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尤其對於眾多國有汽車廠家來説,為了保持就業,很難對工廠推行合理化改革。

  2015年以後産能仍將繼續擴大。銷量排名第一的德國大眾到2019年將把年産能提高到500萬輛,比目前高出90%。排名第二的美國通用則在今年5年內投資約2萬億日元。排名第三的現代汽車也將新建2家工廠,把年産能比目前提高50%。日本車企當中,豐田與本田計劃比目前增加10%-20%。

  如果放任産能處於過剩的狀態,將會導致國內的價格戰更加激烈,從而對整個汽車産業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