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星期四

搶灘充電後服務:互聯互通是關鍵

發佈時間:2015-07-14 08:19:2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王欣  責任編輯:王庭

  電動汽車後服務市場核心除了充電設施製造商、工程服務商和運營服務商之外,還要有網際網路後臺公司為之提供技術支撐。此外還需要一些外延産業的進入,提供修車、娛樂等服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産19153輛,銷售21055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4倍。

  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的同時,是對充電基礎設施和充電後服務市場需求的增加,然而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規模12萬輛左右,累計建成充電樁僅3萬個左右,以充電介面與新能源數量比例不低於1:1這一標準來看,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比例為4:1,供需嚴重不平衡。

  根據我國《關於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顯示,我國規劃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若要達到500萬輛的保有量,則需配套充換電站1.2萬個,充電樁450萬個。

  自去年3月起,國家對城市充電樁設施建設已經放開,在市場空間的吸引下,不少社會資本已經進入到這個領域,預計該市場將由民營企業主導。

  “現在很多創投公司在充電後服務市場方面大量投錢,但目前還處在大量燒錢階段。”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目前,涉足充電站、充電樁建設,以及充電後服務市場的社會資本越來越多,除了汽車企業自建之外,比較活躍和有代表性的包括普天、奧特訊、特銳德、充電網等等。

  當然,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息息相關的就是統一充電標準。據了解,關於充電標準,相關機構7月23日將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並在8月份就會進行標準的初稿審查,這意味著標準的編制工作已經完成。

  繪製中國充電地圖

  “如何便捷地找到充電樁、如何確知充電樁能不能用、能否就近建樁等問題是電動汽車用戶在充電場景下的三大痛點。”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在7月8日舉辦“電亮中國”啟動會上表示。

  為了解決用戶痛點,第一電動網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江淮、奇瑞、特銳德等企業形成聯盟,聯合熱點城市的政府和電動車主共同勘測各城市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狀態,這些資訊將會及時反饋在“充電樁APP”地圖上,最後繪就一張“中國城市充電地圖”,最終成果全社會共用。

  另外消費者根據需求可在充電樁APP上進行熱點標注進行選址建樁,如果點讚用戶超過100人,第一電動網將會聯合充電樁企業在此地建樁。

  “解決充電難的鑰匙,就在我們這些電動汽車的用戶身上。”在龐義成看來,用戶正在發生場景前移,即用戶由終端使用者甚至可以成為制定政策的人。從用戶需求出發,進行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是現在解決充電難的一個有效路徑。

  與第一電動網同時在繪製中國充電地圖的還有一個公司——充電網,但在充電網CEO王振飛眼中,充電難的根源並不在充電樁上,而在於車位資源的短缺。

  “公 共充電網路是電動汽車發展的基礎,而擺在充電網路的首位的是車位,其次是充電樁等産品和運營管理服務。充電網的目標是解決這三個問題。” 王振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停強調自己的企業屬性,並不是充電網路的運營商,而是一家充電網路運營服務提供商和用戶承載平臺,他們要做的 就是“服務”。

  當大量社會資本正對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虎視眈眈時,誰可以輕鬆説服商業中心以及小區物業等公共場所進行充電網路的建設、協調車位管理、解決充電服務費的分配問題,誰就可以快速的與之進行合作,就能夠率先贏得市場。

  “充電車位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仍然屬於提供車位的合作夥伴,這也就是為什麼充電網能與酒店、商場和物業公司等夥伴的快速融洽合作的原因。”

  談及充電網的盈利模式,王振飛表示,“與微信模式相似,我們的APP能夠支援其他的電動車品牌,在發佈充電網3.0以後就會做些針對性的推廣,推廣對象主要是電動車的車主和潛在車主。預計2017年我國私家電動車車主能夠達到30萬,而那時我們會實現盈利。

  互聯互通是關鍵

  據了解,電動車後市場發展瓶頸在於,並沒有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切還處於探索初期。

  “這是個新行業,此前沒有更成功的範本,民間資本、政府資金,還有很多企業紛紛參與進來,現在由於誰都沒有走得更超前,所有的企業都依舊在探索當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在這一市場探索初期典型特點就是企業分散、資源無法共用、品牌分散、業務模式不統一等等。

  電動汽車後服務市場核心除了充電設施製造商、工程服務商和運營商服務商之外,還要有網際網路後臺公司為之提供技術支撐。此外還需要一些外延産業的進入,提供修車、娛樂等服務。

  所以完善充電設施是一項牽扯多方利益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用戶等全社會合力才能解決。

  如同普天和充電網的合作,普天是充電樁的設備商,它充當的是硬體前段,並沒有自己的APP,充電網可以為其提供相應的網際網路服務,實現互利共贏。

  “對目前充電行業來説,如果每家企業只是單幹,不共用平臺和充電車位資源,浪費的將是社會資源,互聯互通多方共贏才是這個行業的未來。”作為充電服務業的同行,南京普斯迪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只有當合作雙方都互相開放平臺,才能真正做到資源的共用,才能獲取更精準的客戶需求,提供更好的充電服務,也只有通過互通互聯才能在資訊標準化的基礎之上做到整個行業的多元化發展,達成行業間互惠共贏的局面,這也是充電網正在努力的方向。”王振飛表示。

  充電標準出臺倒計時

  在一個産業尚未形成而且商業模式也沒有成熟的時期,政府為了培育這個市場的快速成型會有些政府導向。5月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調研時還強調電動汽車“互聯互通”的標準問題。標準的統一無疑將助力充電基建進一步加快。

  目前,國家在積極地進行充電介面及通訊協議標準的制定,據中電聯標準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永東透露,“如果標準制定步驟有100步的話,我們只差最後一步。”

  據了解,關於充電標準7月23日將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並在8月份就會進行標準的初稿審查,這也就意味著標準的編制工作已經完成。

  在 此次標準編制過程中,相容性和安全問題最值得注意,在電動汽車與充電樁相互配合方面,車廠與充電基礎設施生産企業也需要共同商討標準;在充電安全方面,更 注重充電使用條件、安全環境等條款的制定,從而保證車主在充電環節的人身安全。現在中電聯正在進行充電介面相容性的制式規範制定,7月會徵求意見,車廠和 相關企業以及實驗室會按照國家標準統一測量,從而驗證不同車型和不同的樁判斷互聯互通情況。

  據悉,8月份充電介面及通訊協議標準編制工作將會完成,之後將由政府對外發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