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國內乘用車市,風雲變幻,跌宕起伏,充滿了各種“萬萬沒想到”。
“官降”扎堆、自主品牌SUV迅速走紅、天津港爆炸受損車輛疑流入市場、“召回”數量創新高、進口車掉成“白菜價”、高管頻繁“換血”、汽車背霧霾首惡黑鍋、外行造車成“瘋”……
回顧並分析今年汽車圈的這些“怪”事,來年的發展也許能更加有的放矢。
一大“怪”
“官降”如潮 未必大賣
“怪”事回放:4月6日,上海大眾率先祭出“官降”大旗,宣佈對旗下全係車型提供零利率信貸的優惠,同時全係 車型均有降價。自此“官降潮”拉開序幕。隨後,長安福特、北京現代、一汽-大眾火速跟進,上海通用、東風雪鐵龍、廣汽豐田等品牌也都不甘示弱。以至於自主 品牌、進口高檔品牌均以不同形式開啟了“官降”模式。
“怪”象點評:面對增速放緩的車市,車企紛紛“官降”想借此提振銷量,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市場終端 實際表現上看,車企的如意算盤似乎“碎了一地”。“官降”也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但並不能真正為車企和經銷商解困。即使的確能帶來銷量 的短暫提升,暫時緩解庫存壓力、緩和廠商和經銷商的關係,但車企必定無法將價格一直降下去,消費者也不會永遠買賬。
“奇怪”指數:★★★★★
二大“怪”
SUV“一水兒”惹人愛
“怪”事回放:今年SUV市場火爆程度遠超預期,可謂全面開花,從五座到七座,從小型到中大型,大部分SUV車型一經推出,均受消費者熱捧。尤其是自主品牌,憑藉在SUV領域的率先佈局,在今年車市低迷的大環境下實現了逆襲,甚至讓合資品牌都眼紅不已。
“怪”象點評:放眼今年國內車市,賣得最火的車型非SUV莫屬。不難想像,明年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 將一窩蜂地投放SUV車型。得益於SUV市場的優異表現,自主品牌今年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但隱憂也不少,説自主品牌正在依靠SUV車型“單腿走路”一點 不為過,轎車市場進一步丟失的同時SUV領域也將受到合資品牌越來越大的衝擊。
“奇怪”指數:★★★★★
三大“怪”
天津港爆炸 進口車市亂象突如其來
“怪”事回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津港“8·12”爆炸事故波及了進口新車存放倉庫,眾多品牌露天存放新 車被燒燬。相關報道稱,本次爆炸中受損車輛的總貨值超過40億元。時隔四個多月,近日又有報道稱在“8.12”天津爆炸事件中受損的部分品牌進口車,目前 正在按照遠低於廠商指導價的售價在市場進行銷售。
“怪”象點評:對於汽車廠商來説,這突如其來的爆炸是場災難,值得同情。但如果真如報道所稱,事故車輛悄悄流入市場銷售則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事關商業道德底線,也勢必造成進口車市場亂象叢生。
“奇怪”指數:★★★★☆
四大“怪”
外行造起汽車來
“怪”事回放:2015年,跨界造車成“瘋”。1月20日,潛行一年的樂視超級汽車計劃正式曝光,時隔一個 月,更具衝擊力的消息傳出,蘋果也要加入這股跨界造車熱潮。隨後,百度、阿裏、騰訊等也都表示想分“一杯羹”。最新消息是12月3日,阿斯頓·馬丁與樂視 宣佈簽署研發合作夥伴諒解備忘錄,聯手打造網際網路電動汽車。越來越多的業外大佬以顛覆者姿態“入侵”汽車行業,將造車納為“己任” ,忙得不亦樂乎。
“怪”象點評:從多年前家電製造企業紛紛進入造車領域到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跨界造車,都似乎預示著汽車行業的確 是個十足的“香餑餑”。但汽車製造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汽車的品質和性能以及經營管理方面都需要長期積澱,跨界造車困難確實不小。當然面對跨界參與者, 傳統汽車製造企業應當正確看待、理性接受。畢竟只有競爭,對消費者而言,才會有更大的優惠,對車企而言,才能刺激其不斷進步。
“奇怪”指數:★★★☆☆
五大“怪”
召回數量增長快
“怪”事回放: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佈消息稱,截至12月18日,2015年共有76家企業開展了226次召回 活動,涉及缺陷汽車554.85萬輛,召回次數和數量同比分別增長29%、17%,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汽車企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共實施召回活動 81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70%。
“怪”象點評:汽車召回的次數飆升,一方面説明汽車産品品質仍是大問題,需要進一步嚴把品質關;另一方面,也 是企業召回意識、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升以及法律法規政策更加嚴格的體現。在整體汽車召回數字創新高的同時,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發起的召回卻少之又少。這與銷 量佔比低、保有量相對較少有關,而召回意識相對薄弱,或出於對品牌形象可能受損的擔心也是重要原因。隨著消費者對産品品質要求的提高,自主品牌不應逃避召 回,而應積極應對。
“奇怪”指數:★★★★☆
六大“怪”
賣進口車不如“賣白菜”
“怪”事回放:2015年,進口車市遭遇“滑鐵盧”。上半年已經面臨諸多不利局面,下半年不但未能成功扭轉局勢,供需雙降、庫存居高不下,進口車價格指數呈現崩潰式的下滑。對平行進口車的“鬆綁”,一度被業內寄予諸多期待。從銷售情況來看,成效卻令人失望。
“怪”象點評:曾經一度趾高氣昂的進口汽車,現在卻低下了“頭”。2015年,國內進口車市場經歷了“寒 冬”。平行進口車的高調正式入市曾被寄予厚望,在終端市場卻是不夠叫座。今年平行進口車的銷量不佳除了有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之外,還受制于平行進口車的售 後服務和配件供應體系的不完善,受限于政策銜接,受壓于其他渠道的優惠。平行進口車痛點未解暫難挑大梁。
“奇怪”指數:★★★★☆
七大“怪”
汽車“揹黑鍋”因為霧霾
“怪”事回放:霧霾問題越來越被關注的今天,作為空氣污染源之一的機動車,則不幸地成為了眾矢之的。“汽車尾 氣是製造PM2.5的首要因素”的觀點開始發酵,社會各界紛紛對汽車行業進行口誅筆伐。實際上,在北方幾個污染嚴重的城市,限行所帶來的減排效果並不明 顯,汽車行業開始力證清白,關於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的説法也有了不同的聲音。
“怪”象點評:汽車被指責為霧霾元兇。雖然汽車企業力圖澄清,不惜重金請來專業機構對尾氣排放進行標定,以證 實其排放不是加重PM2.5的主要因素。不過,“胳膊擰不過大腿”,短時間內,汽車當“替罪羊”的情形不會徹底改變。對此,車企應加快環保技術的導入,加 大環保技術的普及力度,降低能耗和排放,用事實堵住悠悠眾口。
“奇怪”指數:★★★☆☆
八大“怪”
人事變動成常態
“怪”事回放:2015年對於國內乘用車企可謂“人事變更”大年,東風、一汽、長安、比亞迪、觀致、寶馬、奧迪、保時捷等企業,近百位車企高管頻繁換崗。2015年汽車行業還掀起了一場反腐風暴,一汽集團原董事長徐建一、東風汽車原總經理朱福壽等十多位車企高管落馬。
“怪”象點評:車企高管換人並不奇怪,怪的是如此高密度大規模的“換血”。高管層的頻繁變更,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出車市的浮躁,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不過,困難時期用人事調整自身發展戰略以提高競爭力,效果未必可觀,支撐車企本身活下去的産品、技術、服務與理念仍 是重中之重。此外,汽車行業反腐,也釋放出加強企業內部整風運動的信號,減少更多滋生腐敗的可能。
“奇怪”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