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經過半,新能源汽車使用環節的政策越來越完善,多地區都取消對新能源汽車限行政策。此外,充電基礎設施的相關政策也在陸續出臺,新能源車已然成為行業最為關注的焦點。
然而,新能源車在現實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消費現狀?各類有利政策的出臺,能否從根本上促進其發展?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還有多大?未來又將向何處發展?日前,北京商報在京舉辦的“2015北京新能源車發展論壇”上發佈了一份“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調查報告”,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詳細解析。
目前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了解程度有所提升,但依然有接近四成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不甚了解。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新能源汽車非常了解的只佔到了7%;54%的參與調查者對新能源汽車有一定的了解;而有33%的參與者對新能源汽車表示聽説過,但不了解;而只有4%的參與者表示完全不了解。
據了解,調查中有購買新能源汽車意向的參與調查者中,對於“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的接受度最高。對於新能源燃料類型,74%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混合動力汽車,14%選擇純電動汽車,11%選擇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只有1%的消費者選擇其他替代新能源汽車。由此可見,多數消費者對單純由新能源提供動力的汽車信賴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對享有政府大額補貼的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接受程度要比油電混合動力低得多,這種反差值得關注。
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宣傳推廣尚處於普及期,隨著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出臺實施及市場化運作,新能源汽車將加快普及期的市場培養,逐步提升人氣和銷量。
北京商報記者在此次調查中發現,目前對於購買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最為認可的價格區間在10萬-20萬元,這部分人士佔到了參與調查者總數的48%,選擇10萬元以下價格區間的消費者佔到了25%,選擇20萬-30萬元的參與調查者佔到了18%,而選擇30萬元以上的參與調查者佔到了9%。
可見,新能源車過高的價格並不被消費者所接受,而過低的價格也不會是消費者的首選。
另外,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技術不成熟、價格高等因素被視為阻礙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要因素。在因為能源獲取不方便而不願意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群體中,有61%表示目前新能源車的配套設施不完善,使用起來不方便。
同時,在您認為充電站(樁)的距離設置多遠合適的選項中,有超過41.5%的參與調查者認為5公里以內設置充電站(樁)較為合適,而有34.7%的參與調查者認為5-10公里的距離設置較為合理,有15.2%的參與調查者認為充電站(樁)的設置距離為10-15公里較為合理,而只有8.6%的參與調查者認為15公里以上較為合理。由此可見,消費者對於充電設施完善顯得尤為重視。
事實上,對於新能源車的里程焦慮也是業界較為關注的重點。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續駕里程要求主要集中在200公里以上,其中選擇200公里以上的人數佔比為43%,居首位,選擇150-200公里的人數佔比28%。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對消費者購買熱情將産生一定的影響。按照規劃要求對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最有利的補貼政策選項上,有68%的參與調查者認為購車時直接補貼的方式最能推動新能源車的個人消費,因此,補貼退坡恐對市場化普及不利。
綜上所述,在政策的扶持下,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了解有所加深,但在各種制約因素下,大力度推廣的新能源車傳播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因此普及新能源汽車仍任重道遠。而在補貼政策逐年退坡的機制下,整個行業都要加快産業技術的升級,儘早採取其他的補救措施,應對因補貼減少而可能導致的市場滑坡。
北京商報記者 藍朝暉/文 韓瑋/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