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北京、青島開徵充電服務費,北京電動車不限行等政策的發佈催熱了公共充電樁設施的建設。
近日,北京汽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對外公佈消息稱,公司首批8個充電站21個充電設施正式投入使用。這不僅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公共充電樁建設全面展開,而且也為充電樁的籌建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據了解,此次北汽新能源投資建設公共充電樁採用的是眾籌模式,即無論企業或個人,都可通過提供場地或資金的方式參與建設,共同分享收益。
分析認為,這一模式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目前充電樁企業盈利週期長等難題,提升充電樁企業的建設熱情。
然而,一位充電樁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模式在目前北京這種停車位不足的城市很難推廣。”
充電樁建設引入眾籌
充電難、充電基礎設施少,一直是困擾新能源車發展的重要障礙之一。
一位住在北京南四環的車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於不具備安裝個人充電樁的條件,我每次充電都要去西三環附近的北京理工大學;除了加收充電服務費,目前北京理工開始對電動車收取停車費。如此一來,個人用車成本再次提高。”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市共有充電站225座,合計充電樁1700多個,其中70%是由政府連同國家電網先行投資建設。”
這一數量很難滿足市場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純電動汽車與充電樁比例為4:1,距離標配1:1尚存在不小差距。日前在一些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充電樁建設開始升溫,車企也開始加入充電樁建設陣營。
一位電動車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此前,寶馬與萬科等商業地産合作建設公共充電樁,近日寶馬還將新建一批公共充電樁。”
近日,北汽新能源首批公共充電設施也已投入使用,包括集美家居大紅門店、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豐苑大廈、國信苑賓館、京宇汽修廠、北京恒譽汽車租賃、千鶴小區、北工大軟體園8處的充電站,共61個充電樁。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在新能源充電樁建設方面正在試水眾籌模式。“在眾籌模式下,不管企業還是個人都可以參與充電樁投資建設,未來收益共用。”北汽新能源汽車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介紹。
以位於集美家居大紅門店的充電站為例,其由兩家公司共同投資,共用收益分成。其中,集美家居作為電力和場地提供方,電費將歸其所有,按照商業電價每度電1.2元收取;北汽旗下合資公司北汽特來電作為服務提供方,將收取每度電0.6元的充電服務費。
或更適合二三線城市
隨著北汽新能源充電樁眾籌模式的開啟,充電樁運營企業似乎找到了一條化解利潤難題的出路。
此前充電樁建設推進困難,不僅因為用戶不足,而且因為投入大,回報週期長。上海賽特康集團董事長龐雷曾表示,目前社會資本建一個4500瓦的慢充充電樁成本大約在4萬~5萬元,賽特康在北京推行的充電服務費是0.8元/度,若按照京滬等地的示範推廣速度,“收回成本要5~7年”。
“眾籌模式將在一定程度上分攤充電樁建設成本,充電樁企業的經營壓力也將相應減小。”有分析人士認為。
但是,一位充電樁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由於停車位供不應求,並不利於眾籌模式推廣,這一模式更適合二三線城市。”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此前江蘇萬邦充電設備有限公司推出的“星星充電”項目採用的就是眾籌模式,“而這個項目之所以落戶常州,和二三線城市車位相對寬裕不無關係。”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認為:“眾籌模式有可能破解充電樁企業的盈利問題,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實現盈利模式的不斷創新。”他舉例稱,目前不少充電樁企業已經開始採用會員制等方式吸納更多的用戶和資金,在此基礎上開闢更多的融資通道,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