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朱紹良:逐漸穩定的拍賣市場——資深藏家談秋拍之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4 17:18:35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朱紹良 堯小鋒

總策劃/畢武英 整理/呂佳靜

主持人:《收藏投資導刊》主編堯小鋒

嘉賓:著名書畫收藏家朱紹良

2013年春拍接近尾聲,《收藏投資導刊》有幸邀請到著名書畫收藏家朱紹良先生。在此訪談中,他為讀者詳細解讀了今年春拍中的書畫板塊表現及未來的走勢狀況。

主持人:《收藏投資導刊》主編堯小鋒

嘉賓:著名書畫收藏家朱紹良

主持人:目前在我國經濟處於調整的狀態,您如何看待經濟對拍賣市場的影響?

朱紹良:今年的瓷器雜項拍得很不理想,近現代書畫也勉強及格,只有古代書畫仍然是一枝獨秀。古代書畫是最不受經濟形勢影響的,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大家越要購買這種能夠增值保值的投資門類。

二戰以後,中國處於戰亂時期,張伯駒先生用相當於半個東方廣場的面積,購買了平復帖,價格4萬大洋,東方廣場那塊地皮現在也理應值個幾百億了。第二個時期,發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國推出了尤倫斯專場,給市場一個強勁的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在1948年,張大千到台灣,他帶走兩大箱書畫,這些書畫也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雖然古代書畫有投資保障性,但也要奉勸新入行的買家,古代書畫收藏門檻高,要做足功課才能購買投資。

主持人:今年春拍開始的時候,很多拍賣公司都暴露出征集困難,藏家惜貨的問題,您怎麼看待今年春拍中古代書畫作品的整體品質?

朱紹良:今年藏家惜售的情況確實嚴重,對藝術品市場發展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各個拍賣公司的整體品質在走下坡路,能夠恢復正常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藝術品畢竟是稀缺資源,是不可複製的。但是這個市場總要前進和發展,20年前,翻開中國嘉德的拍賣圖錄,一件清宮宮廷畫家的古代書畫,充其量就是20萬、30萬,今天,同樣的東西就要達到2000萬、3000萬的高價,所以説藝術品的價格在重新標定。

主持人:在今年春拍中,您覺得哪些作品還算是撿漏的?

朱紹良:今年春拍中一個非常驚喜的拍品就是文徵明的小楷,是中國嘉德徵集來的。當時有一個朋友向我打聽是否可買,我説的非常肯定,是個好東西,可買。雖然拍賣場很多人在説這個東西不好,在質疑,但是朋友還是相信我,加上手續費共1300多萬人民幣順利拿下。這是一件流傳有序的作品,最早的收藏記錄是明代王世貞,之後,陸續有10幾次的收藏記錄,都非常清晰。事後,我把我所查到的拍品注錄、流傳情況,都列印在一張紙上,拿給朋友看,他很感激。

今年在海外拍場上的一個大撿漏就是張萱的《唐後行從圖》,是法國一家非常小的拍賣公司的拍品,標價1500歐元,我也參與競標了,最後這件拍品加手續費共計478萬歐元被我的朋友入手了。4000萬人民幣的價格購得依然是撿到了漏,非常值得,因為它是中國古書畫鑒定奠基人張蔥玉先生的第一號藏品。

主持人:目前市場對拍賣公司的品牌非常在乎,同樣的作品在兩家不同的拍賣公司都可能呈現出很大的價格差異,在古代書畫的板塊上,您能對國內及海外的拍賣公司排出一個序列嗎?

朱紹良:單講古代書畫這個板塊,國內的拍賣公司總繞不開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時。在海外,無非就是眾所週知的那幾個大拍賣行,比如紐約蘇富比的古代書畫拍賣經常有奇跡出現,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香港佳士得,雖然有時候拍品徵集的不是很理想,但因為拍賣行及藏家群體的成熟,買氣非常的好。

主持人:除了您剛才説的那幾家拍賣公司,其實還有一些老牌的,像中貿、西泠和翰海等,您覺得這些類型的拍賣公司在古書畫板塊表現怎麼樣?

朱紹良:翰海是一個很好的公司,曾經在秦公先生的帶領下創造了很多奇跡,也打造了中國拍賣版圖上古代書畫的重鎮,地位不可動搖。但隨著幾任領導人的更疊,現任掌門人可能對古代書畫的了解不是很清晰,致使翰海的古代書畫板塊漸漸失去了曾經的分量,淪落到2、3流的隊伍中去了。

西泠掌門人是我的朋友,他對古代書畫非常熱愛。但卻因為身在南方的地域限制,吸引不到優秀的收藏群體,使得這個板塊一直處在不慍不火的態勢。

朵雲軒是最早的拍賣公司,由於在體制之內,市場競爭方面一直都比較弱勢,從業人員對藝術品的熱愛程度也遠遠不如其他拍賣公司。另外,同西泠一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限于地域性。

主持人:平時經常聽到很多買家在抱怨各個拍賣公司佣金在水漲船高,抱怨在拍賣市場上買東西的成本是越來越高了。請問朱老師,除了拍賣,在一級市場、私下是否也有購買古代書畫的可能?

朱紹良:我的很多藏品都是從個人手裏買的,在買之前,我會做很充足的準備,對想入手的東西研究得非常透徹。民國時代的收藏家,為什麼個個都是火眼金睛,那説明人家的學識非常了得。如今很多買藝術品的人都是投資心理,沒有真正地做研究。因此,我不建議藏家選擇私下交易,這樣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古書畫藝術品拍賣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公開競價。如果在一級市場的畫廊裏買賣,會出現很多問題。首先,對它的認知研究程度很難得到一個公信力,因為古代書畫本身就是一個疑問偏多的類別,專家意見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另外,它不像當代畫家,大概價格還是能夠打聽得到,假設古代書畫沒有一個公開競價的機制,買家心裏是不會放心的。

主持人:北京這塊的春拍算是基本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是6月底,7月初上海那邊的拍賣,您如何預測上海春拍古代書畫的表現?

朱紹良:我在網上簡單地看了一下精品的圖片,品質不如北京。但是依然值得關注,因為價格還是不錯的。一些在北京沒有買到貨的藏家可以把關注點放到南方的幾個拍賣公司上。就算是品質稍差點的古代書畫,也比投資其他板塊更有保障。因為古代書畫這個板塊最具安全性,以博物館的關注點為例,國家級的博物館不會輕易接手一些藝術門類,惟獨古代書畫。最近,上海博物館在北京出手一件朱玉的《接缽圖》,很明顯,它帶給市場一個強烈的收藏信號。

主持人:我們希望上海能夠繼續維持市場回暖的態勢。您覺得哪些古代書畫家在市場中的存有率還是比較大的?

朱紹良:宋元的書畫在市場上非常少,只要出現,都會是天價。北宋書畫在全世界的存有量能夠得到公認的不會超過50件,南宋的繪畫不會超過200件,元代的書畫可以公認為真跡的也不過300件左右。

其他一個是明清的文人系列,是以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董其昌為代表;再就是大寫意的一類,包括徐渭、陳淳、揚州八怪等;另外就是宮廷類,從戴進、吳偉、吳彬等明代畫家,一直到清代出現了很多這個風格的畫家,包括西方傳教士等。

上面所提到的這幾類構成了中國古書畫的幾大板塊。現在在市場上表現好的大多是宮廷畫,像《大閱圖》在法國賣了兩個億,張照的書法在香港拍了一個億,郎世寧的畫比趙孟頫還貴。但是,作為收藏家,我建議還是要以文人類書畫為主,因為這塊的上升空間非常大。如果有實力,那就買宋元,或者買一些大名家,就是名人書畫,為什麼齊白石比陳半丁貴,主要是因為他缺少齊白石的名人效益。簡潔地來羅列名家,清代的名人是四王五玉、四僧、石濤、八大山人,往前追溯到明朝的名家,無非就是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董其昌。相對資金量不是很多時候選擇投資,可以買金陵八家、新安四家或者揚州八怪,你還可以入手戴進、吳偉、陸志、青藤、白陽等畫作。

主持人:剛才朱老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市場和學術有時統一,有時卻會脫節,比如有些畫家名氣很大,但學術水準卻不是非常高。因此,在買古代書畫時,學術有多重要?

朱紹良:學術非常重要。我也看到了市場上的這個怪象,稍微對書法史有所了解的就會知道,祝允明是明朝之冠,文徵明是其次,現在倪元璐、張瑞圖的書法甚至賣的比祝允明、文徵明還貴,裏面肯定有炒作的成分,遲早會付出代價的。

就像我的朋友在今年春拍中所入手的文徵明小楷,現在大家都覺得他是撿了一個大漏。其實了解中國書法史就會很清楚,尤其是傅申先生在他的《論中國古代書法》中第二卷寫道:“文徵明的書法比董其昌強多了,他的草、行、隸、篆、楷樣樣具備,”,所以他買這個要遠遠比買5000萬的董其昌合算。我建議大家還是要冷靜下來,多讀一讀書再去買東西。

主持人:朱老師很具體地為我們指出應該買哪些作品,但是,在入手的時候,很多藏家都會有真假的疑惑及擔心,請問應如何判斷和規避?

朱紹良:贗品自古至今都有。我剛剛從琉璃廠過來,在榮寶齋大廈底下看到有商鋪在賣范曾,100塊一張,很便宜。這個道理就是,當代畫家的倣品遠遠比古代多,近現代也是一樣。古代書畫基本上都是古人在造,儘管它是偽作,但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有些古代書畫不是故意造的,它是臨倣。古代書畫的真偽問題還是比較好判斷的,因為老一輩的鑒定專家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

主持人:朱老師參與古代書畫收藏很多年,能不能現身説法,為我們講講您收藏作品的一些經歷,給大家一個參考。

朱紹良:我其實不是學美術的,我是學醫的,是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的。但是談到收藏,我也不是一個老兵,今年剛好入行12年。

在這12年裏,我得到一些重量級專家對我的指導。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你讀書很困惑的時候,看一幅畫很難解的時候,請他們給你指點一下,完全能把自己的思路打開。另外,還要不斷地看書,包括古人的書籍,書畫譜,張蔥玉的書籍,故宮出的專家談藝錄等。

在收藏過程中非常值得慶倖的一件事是在中國嘉德的一次拍賣上,出現一幅元代張渥的作品——《臨趙孟頫飲中八仙》,當時估價400萬,沒有標明任何出處,我覺得很好,從線條和書法來講都符合張渥的特徵,很快就做決定要拿下它。後來傅熹年先生認證了我的想法,還從他的書桌裏拿出多年前去美國參加拍賣會時的圖錄,證明了這件東西是張學良收藏的定遠齋藏品,是張渥的真跡。

主持人:做一個成功的收藏家實在不易,請朱老師談談在決定購買一件書畫作品前,通常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朱紹良:首先對圖錄要有一個認識,先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第二,大概的圖像對比要能夠符合,要和真跡相符;第三,這個東西是否有雙胞胎,要仔細搜尋;第四,要看它的實物,在預展現場對實物進行認真核對;最後還要看一看前人是怎麼説的,看一看著錄中是怎麼評價的。

另外,我建議新入行的買家,一定要選擇一個比較可靠的、可信的專家來幫助你。還要多看博物館,多看一些重要的展覽,多看真東西。

主持人:最後,請朱老師為我們推薦一些古代書畫方面的書籍。

朱紹良:首先,最重要的是繪畫全集和書法全集,繪畫全集是全國鑒定委員會巡迴鑒定以後挑選的精品,也是從國外各大博物館所挑選的一些可靠珍品;另外,如果有實力,去買張蔥玉的《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他對每一方印章什麼體,什麼文都記載得非常清楚;再有,就是徐邦達先生的《過眼錄》;最後,需要讀下啟功先生的幾部鑒定的筆記及傅熹年先生的鑒定錄。

下一頁在英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如何“保真”上一頁碧璽——“彩虹”的逆襲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七十
· 小印章中的大文章
· 2013“撿漏”正當時
· 如何參與當下的市場
· 傷不起的國內一級市場
· 拿出來 走出去 引進來
· 民國海派女畫家群體管窺
· 如何參與當下的市場
· 精神的回歸——讀熊新偉的畫
· 收藏也遭遇“中國大媽”夢
· 碧璽——“彩虹”的逆襲
· 朱紹良:逐漸穩定的拍賣市場——資深藏家談秋拍之一
· 在英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如何“保真”
· 趙旭:獸首是國寶中的國寶
· 疑雲密布的獸首捐贈
· 海外撿漏的可能性有多大?
· 當代水墨:市場拐點期的異軍突起
· 藏家投資應避開政策“雷區”
· 被誤讀的傢具收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