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收藏也遭遇“中國大媽”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4 17:21:17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文/石頭

話題總是能提升價值。神十升空,有心人專門做了統計,6月11日14點10分在網上共查到12863件“神十”相關收藏品,20多分鐘之後便增長為29777件,增長了一倍還多。而更有數據顯示,近期被消費者搜索的航太題材收藏品數量較之前上漲了1833.3%,成交指數較之前上漲了300%。神十帶著中國的航太夢升上太空,也帶著一部分人的其他夢飄了起來。

神十的成功發射確實帶動了航太題材收藏品的價格上漲,部分品種漲幅超過了50%,其中金銀幣的表現最為搶眼,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一枝獨秀的航太題材金銀幣成為了暗淡的金銀市場的“救市稻草”。不光是金銀幣,郵票與其他紀念品也同樣受到了收藏投資者的青睞。但是,如今神十已成功著陸,這股航太題材收藏熱會不會也“著陸”呢?很快就有消息傳來,神十還沒回來,廈門的航太題材收藏已然硬著陸了,不少相關郵幣價格下跌,紛紛下架,部分金銀幣價格先小漲後大跌。

這讓筆者不禁想到當前吵得沸沸颺颺的“中國大媽”,一膀子力氣兩脖子汗搶購來的黃金,本想著用買白菜的精氣神掙來抄底的快錢,不想黃金市場卻接連下跌,中國大媽每克至少浮虧50元,陪了個盆空缽空。之前還是一片中國大媽完勝“金融大鱷”的溢美之聲,轉眼間偷著樂的還是人家做空數鈔票的“金融大鱷”們。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話題最先帶動的不是價值,而是人們求富的心理。求富的心理不可怕,可怕的是靠著一股子蠻勁衝上了天卻回不來。面對著暫時上漲的航太題材收藏,會不會又出現一大波中國大媽呢?

口袋裏沒錢,看哪都沒有商機;口袋裏有了錢,放眼看去感覺哪都是商機。中國的收藏投資者,尤其是小戶散戶,正籠罩著一種創業者的原始衝動,可是市場的發展已根本容不下這種衝動。不管是金銀幣還是郵票,航太題材收藏遠未成為獨立的收藏版塊,價格上漲也只是市場應激的暫時反映,畢竟收藏市場上大部分沒有面值的航太題材類金銀紀念品,本質上是紀念章,升值空間並不大。況且,僅有的一些升值在金銀幣板塊近期20%的整體跌幅面前,也只能半報顏面的説聲“萬幸萬幸,不跌就是漲了”。

看著黃金大盤的連續走跌,中國大媽們也知道迷途知返了,吃一塹長一智,開始觀望著等待了。至於航太題材收藏,市場上也是魚龍混雜,央行也就發行了四套金銀幣,與神舟有關的也就兩套,剩下的也就是潘家園的“全套高大全”和電視上不斷更新的“只要998”了。話説回來,收藏者畢竟不是挎著籃子買黃金,面對價格上的小漲,也不會像中國大媽般的一窩蜂,但是卻要時刻警惕這股背棄理性的求富風。回歸理性的中國大媽們也會閒暇之餘看看人家華爾街的怎麼做,及時的收手也算亡羊補牢。而不成板塊尚未成熟的航太題材收藏也只能是眾多題材類收藏中普通的一種,不會一鳴驚人的飛上天,飛上天的只有中國的航太事業和中國大媽們已沉寂下來的“求富夢”。

下一頁碧璽——“彩虹”的逆襲上一頁精神的回歸——讀熊新偉的畫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七十
· 小印章中的大文章
· 2013“撿漏”正當時
· 如何參與當下的市場
· 傷不起的國內一級市場
· 拿出來 走出去 引進來
· 民國海派女畫家群體管窺
· 如何參與當下的市場
· 精神的回歸——讀熊新偉的畫
· 收藏也遭遇“中國大媽”夢
· 碧璽——“彩虹”的逆襲
· 朱紹良:逐漸穩定的拍賣市場——資深藏家談秋拍之一
· 在英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如何“保真”
· 趙旭:獸首是國寶中的國寶
· 疑雲密布的獸首捐贈
· 海外撿漏的可能性有多大?
· 當代水墨:市場拐點期的異軍突起
· 藏家投資應避開政策“雷區”
· 被誤讀的傢具收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