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把風暴引進更高的城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5 15:55:04 | 出版社: 中國當代藝術基金出版社

這些詩結集出版時統統被歸於“抵毀”的名下——確實,沒有比這一命名更能概括彼時沙光複雜的內心境遇,更能揭示其沉陷的某種臨界狀態的了。最初看到同題作品時我曾以為“抵毀”是“詆毀”的筆誤,並立即捉筆改過,但很快就意識到此乃作者刻意的自撰發明,真正有誤的是某位自以為“資深”的讀者和編輯。儘管如此,“詆毀”還是因諧音而成了旁通的秘響,進而融入以至深化了“抵毀”本身即已具有的歧義。作為一個動賓片語,“抵毀”既可以解作抵抗、抵阻、抵制毀滅,亦可解作抵達、抵換、抵還毀滅;兩組解不僅力量向度截然相反,即便其各自內部,在程度和意味上也存在著微妙的差異。然而,凡此種種並不需要讀者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對詩來説,歧義叢生之處,往往也正是詩意紛呈之時。立足這一立場,“抵毀”就不再是一個詞,一個標題,而是一系列錯綜意蘊或語言姿態的結晶。而此時我突然發現,那始終如幽靈般徘徊在側的“詆毀”,其實一直作為必要的誤讀參與著我對“抵毀”的辨析,並因此使自身和這本詩集的關聯具有了自我纏繞的性質:它似乎既可以作為這本詩集的自我能指,又可以作為其自我所指。接下來它開始以其原本無“歧”可言的語義為軸心,奇怪地在二者之間搖擺不定:當擺向前者時,它畢現其批判且決不妥協的鋒芒,其背後閃耀著更大的榮光;而擺向後者時則近於一句反語,于無畏的接納中暗含某種反刺。如此誤讀或許有點牽強卻並不出意外,毋寧説,“抵毀”作為“一系列錯綜意蘊或語言姿態的結晶”因而變得更加奪目,更加豐富,也更加嚴重了。如果它現在更像一個裂變的象喻,那也同樣不出意外:在某種程度上,所謂“結晶”,就是裂變。

為一個詞花費如此筆墨,以至不惜冒首先把自己繞暈的風險,是否表明我對沙光那一時期的詩有所偏愛?對此我自己也不甚清楚;但若説我更看重那些詩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則我願意立馬承認。這種承認既包含著某種評價,又包含著進一步的探詢。無需特別的分析,只要稍稍關注一下其意象系統的特質,只要對諸如“萬暗的根底”、“大光”、“死蔭之地”、“純凈的呼召”、“豐美的曠野”、“飛翔的寶座”、“水晶的屍骨”、“藍色的深淵”、“塔尖”等用語所發散的氣息及其整體氣象葆有起碼的敏感,就能輕易辨認出沙光皈依基督對她此一時期創作的影響,甚至可以説,這種影響正是從內部照亮其語境的光源。然而,影響是一回事,可能的發展變化是另一回事。沙光之皈依基督自有其內在動因(即將出版的類自傳《鏡像》留下了這方面足夠多的蹤跡),由此確立了她在塵世的信仰;而由於她更早就選擇了詩,這似乎又表明詩尚不足以成為她的信仰,至少不足以成為她完全的信仰。如此推論或許有點不倫不類,但並不妨礙它所提出的問題:對皈依後的沙光來説,其信仰和詩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她將以怎樣的方式處理這種關係?如果説《抵毀》已經對此做出了初步應答,那麼,它所包含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我要再次強調其嚴重性)又將給她的寫作帶來什麼?沙光本人似乎也充分意識到了這新的挑戰。多年後我注意到,在前引《教堂》一詩中,她決非偶然地使用了“家”這一信仰和詩共通的隱喻,其結句聽起來像更是一個同時為自己和讀者準備的允諾:

家呵,我把風暴引進更高的城邦

然而,期待中的“風暴”並沒有降臨——在稍後出版的《六十首短詩,一個長詩和一部詩劇》中沒有;時隔又八年我讀到了《泉旁的玫瑰》,更沒有;前年的《香祭》則乾脆讓我絕了有關的念想。當然,這是就“風暴”一詞的本義和可能激起的想像而言——儘管我深知紙上的風暴必經過身心的醞釀,卻很少想到,它完全可能被轉化成我們所不認識的形式。

1  2  3  4  5  6  


下一頁微言大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時代2011年第一期
· 把風暴引進更高的城邦
· 微言大義
· 靈魂的隊伍
· 2010中國當代藝術金酸莓獎
· 當代精神的藝術救贖
· 心靈的自由與人性的回歸
· “線上人間”水墨的“民國風”與影像的“流變性”
· “視覺運動”架上繪畫研究系列之一
—— 一種藝術內部問題研究的繪畫(節選)
· 王廣義:“霧狀思想”與“不確定”
· 多多:耕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