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危機與自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9 10:17:56 | 出版社: 中國當代藝術基金出版社

早在人類的“軸心時代”,各種文化都基本上確立了自身的基礎,而人類所有的文化形態、宗教信仰中,人與世界的關係是一個原初而永恒的話題,成為人類普遍的世界觀之一,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人類有史以來的生活。

人類所締造的科技文明發展至今,創造出數不勝數的輝煌成就。雖然各個地域、國家、民族之間的衝突層出不窮,但對於人類操控客觀世界、改善生存狀況的能力,人類偏向於自信,並伴隨著當代科技的高速發展而越來越樂觀。對人類主體性的自我肯定與張揚,在壓抑人性、否定人權、貶低人力的人類歷史階段中,具有高度積極的意義,它確立了人類從個體到族群的尊嚴、平等、自由等普世價值。

然而,當人的主體性尊嚴從人類原初世界秩序中凸顯的同時,很多同樣古老、永恒、普世的價值卻慢慢在人類的文化選擇中被忽視、遮蔽:今天,人們強烈關注自由、平等、科技、發展等關鍵詞,並將其滲透在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細節,形成一系列社會規範、道德倫理,但是關於自然、物種、生態等同樣存在於原初文化結構中的觀念卻沒有有效地轉化到今天的道德倫理之中,沒有成為個體生活的自律規範。偏離了人與自然的合理關係,單向單進的惡性迴圈,導致人類內心世界精神家園被污染,人類原初的的整體文化結構已經失衡、斷裂,人類的生存環境隨之出現危機。毋庸諱言,近年來在全球此起彼伏的自然災害正在愈演愈烈。尤其在近期,冰島火山爆發,智利、海地、印度尼西亞、中國大地震和西南五省乾旱,以及全球性的環境危機和焦慮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和恐慌,全球性的自然環境危機意識在急速上升,自然環境問題成為關聯人類整體性生存的首要問題。面對日趨危機化的自然環境,人類需要正視、反思並亟需解決的問題是多向而複雜的。總體而言,比起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應保持的和諧關係的嚴重失衡,是人類需要反思並謀求解決的首要問題。

面對這種危機,當代藝術何為?

本期《藝術時代》邀請一些學者、藝術家以及文化投資人,呈現他們對環境生態、精神生態、植被恢復等當下備受關注的問題的思考,一方面期待當代藝術重新煥發自身的文化主體性,激發其對社會現實的緊密關注、敏銳反應和深刻介入,另一方面在全世界的共同訴求之下,我們希望以東方文化中關於和諧生存的價值觀為基點,在人文理論與生態理論中尋找契合點,産生一種新的普世的、永恒的價值觀,通過代復一代的持續努力,將這種價值觀滲透到政治、經濟、法律、科技、道德、文化等所有人類行為之中,使綠色、和諧觀念深入人心,形成一種新的文化理念、生活理念,從而不僅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改善,而且實現人類文化結構的均衡,實現人類歷史的和諧延續。

下一頁藝術時代上一頁《鳳凰》的意義重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時代2010年第三期
· 當代藝術創作的文化符號篡改及得失
· 《藝術時代》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九個問題
· 刀槍與解決
· 金江波:經濟與生存環境
· 李國昌:綠色思考與心靈生態
· 呂澎:總有一個“人類信仰”
· 人類會終結
· 王海川: 記憶、生態與本質
· “找回大森林” ——與肯亞兒童的植樹計劃
· 個案•徐冰
· 徐冰《鳳凰》:無知、討巧與偶然
· 尋找最後的森林
· 楊茂源:沒有修辭的樸素
· 竹林七賢:無法完成的快感
· 《鳳凰》的意義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