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毛筆的手,慎重地在器物表面留下一個圓點。 “點”是開始,是存在的確定,是亙古之初的安靜。 因為安靜到了極致,“線”有了探索出走的慾望…… 教科書上談到毛筆,大概都説是:蒙恬造筆。蒙恬是秦的將領,西元前三世紀的人。 依據新的考古遺址出土來看,陜西臨潼姜寨五千年前的古墓葬中已經發現了毛筆,不但有毛筆,也同時發現了盛放顏料的硯石,以及把礦物顏料研細成粉末用的研杵。影響漢字書法最關鍵的工具,基本上已經大致完備了。 所以“蒙恬造筆”的歷史要改寫,往前再推兩千七百年以上。 其實在姜寨的毛筆沒有出土之前,許多學者已經依據上古出土陶器上遺留的紋飾證明毛筆的存在。 廣義的“毛筆”,是指用動物的毫毛製作的筆。兔子的毛、山羊的毛、黃鼠狼的毛、馬的鬃毛,乃至嬰孩的胎發,都可以用做毛筆的材料。 毛筆是一種軟筆,書寫時留下來的線條和硬筆不同。 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古文明的文字,大多是硬筆書寫,我們叫做“楔形文字”,是在潮濕的泥板上用斜削的蘆葦尖端書寫。蘆葦很硬,斜削以後有銳利鋒刃,在泥板上的刻痕線條輪廓乾淨絕對,如同刀切,有一種形體上的雕刻之美。 埃及與兩河流域古文明都有高聳巨大的石雕藝術,也有金字塔一類的偉大建築,中軸線對稱,輪廓分明,呈現一種近似幾何型的絕對完美,與他們硬筆書寫的“楔形文字”是同一美學體系的追求。 中國上古文明時期稱得上“偉大”的石雕藝術與石造建築都不多見。似乎上古初民有更多對“土”、對“木”的親近。 “土”製作成一件一件陶甕、陶缽、陶壺、陶缶,用手在旋轉的轆輪上拉著土坯,或把濕軟泥土揉成長條,一圈一圈盤築成容器。容器幹透了,放在火裏燒硬成陶。 陶器完成,初民們拿著毛筆在器表書寫圖繪--究竟是“書寫”,還是“圖繪”,學界也還有爭議。 陜西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缽”是有名的作品。一個像巫師模樣的人面,兩耳部分有魚。圖像很寫實,線條是用毛筆畫出來的,表現魚身上鱗片交錯的網格紋,很明顯沒有借助“尺”一類的工具。細看線條有粗有細,也不平行,和埃及追求的幾何型絕對準確不同。中國上古陶器上的線條,有更多手繪書寫的活潑自由與意外的拙趣。 追溯到五千年前,毛筆可能不只決定了一個文明書法與繪畫的走向,也似乎已經虛擬了整個文化體質的大方向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 觀看河南廟底溝遺址的陶缽,小底,大口,感覺得到初民的手從小小的底座開始,讓一團濕軟的泥土向上緩緩延展,綻放如一朵花。拿著毛筆的手,慎重地在器物表面留下一個圓點。圓點,小小的,卻是一切的開始。因為這個“點”,有了可以延伸的“線”。“點”是開始,是存在的確定,是亙古之初的安靜。因為安靜到了極致,“線”有了探索出走的慾望。“線”是綿延,是發展,是移動,是傳承與流轉的渴望,是無論如何要延續下去的努力。 廟底溝的陶缽上,“點”延長成為“線”,“線”擴大成為“面”。如同一小滴水流成蜿蜒長河,最後匯聚成浩蕩廣闊的大海。 “點”的靜定,“線”的律動,“面”的包容,竟然都是來自同一支毛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