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五 忘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8 10:02:48 |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這幾件作品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一、作品文辭所牽係的,為作者實際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已經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量;

  二、與作者其他作品面貌有明顯的區別,不可替代,不可複製,如黃庭堅《跋黃州寒食詩帖》所説的“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三、作品的文辭、筆觸、結構等所有元素、細節都融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四、由於書寫與感情活動的密切聯繫,構成有一種明顯的複雜性;

  五、作者在技術上已經處於當時的最高水準。

  “忘情”為什麼導致一流傑作的出現?它是傑作産生的必要條件嗎?“忘情”與書法的基本性質有什麼關係?“忘情”的傑作為什麼如此罕見?是不是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其他類型的具有同樣價值的作品?如果傑作真是如此罕見,“忘情”具有什麼普遍的意義?

  傑作的概念包含一些不同的定義,例如漢碑中的傑作《張遷碑》、《禮器碑》等,與我們這裡談到的傑作便有著不盡一致的內涵。這裡説到的是偏于情感表現的一類傑作産生的條件。

  這一類作品在中國書法史上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忘情”是創作這一類作品的必要條件。

1  2  3  4  5  


下一頁四 模式上一頁六 通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書法》
· 六 通變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佈置
· 二 創作狀態
· 一 書法:自覺意識的演變
· 第六章 書法創作:自覺意識的演變
· 六 書法家、現代藝術家與前衛藝術家
· 五 現代社會中的書法家
· 四 臨摹
· 三 修養
· 二 “人書俱老”
·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 第五章 書法家
· 八 行書
· 七 楷書
· 六 草書
· 五 隸書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跡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