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智庫動態週報(2015年第17期)

發佈時間: 2015-05-11 09:05:10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張林 實習生門鳳曉    責任編輯: 張林

智庫動態週報(5月4日——5月10日)

中國第一家針對智庫的媒體平台中國網“智庫中國”(think.china.com.cn)推出智庫動態週報,每週梳理智庫動態、專家觀點以及智庫研究相關文章,週報發佈在“智庫中國”並用郵件形式發送,旨在幫助智庫相關人士更清晰的了解中國智庫的發展狀況。

一.智庫動態

朗潤·格政論壇:中國經濟回升需培育新産業支撐

最近中國的經濟增長在不斷的減速,各種議論面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專家們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徐高在會上詳細解讀了近期的宏觀經濟的形勢。黃益平教授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經濟增長一直在減速,是政府開始接受新常態。 【詳細】

人大重陽研究:2015年氣候談判歐盟立場分析與中國應對建議

中國目前的立場是不太願意有事前評估,因為這有可能被他人利用要求中國進一步提高減排目標。對此,中國不宜直接反對事前評估,但可以更加巧妙的使用“拖”字訣和“推”字訣。所有這些挑戰,中國最好都要提前做好預案。 【詳細】

社科院台灣專家:“習朱會”再次加深九二共識

長期以來,指導過去中國改革開放的“摸著石頭過河”策略已經不足以突破利益固化和思想僵化的問題。因此,如何通過科學方法,打破制約一切社會活力迸發的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藩籬,徹底解決“號令不出中南海”的問題,成為中央“一帶一路”建設領導小組有效工作的關鍵。 【詳細】

行政體制改革系列分析之二:2014年中國地方行政體制改革進程分析

經過歷次改革,地方行政體制改革以“轉變職能、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為主線,在實現“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目標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所産生的新特點和新問題,使得地方行政體制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與挑戰。 【詳細】

2015年房地産藍皮書:房信貸政策將繼續寬鬆

為了更好地對房地産市場進行調控,中央會繼續採取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分類指導的原則,調控權將部分下移。地方政府擔憂地方經濟增長放緩,地方財政收入下降,而地方財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土地出讓收益,因此出臺支援房地産市場發展政策的可能性較大。 【詳細】

東三省振興進實操層面 發改委正擬實施意見

經濟增速近年嚴重放緩的東北三省有望于近期收穫政策大禮包。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振興司副司長姜四清透露,國家發改委《關於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創新創業發展打造競爭新優勢的實施意見(初稿)》正在修訂完善中。東北振興迫在眉睫。 【詳細】 

成品油品質升級提速引發四大關切

“對於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機動車排放尾氣可能是影響空氣品質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車、油、路三種因素都在其中發揮作用。”環保部有關人士説,加快油品品質升級步伐無疑是改善空氣品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詳細】

智庫“抱團出海” 服務“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智庫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了。”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昊表示,“這是個開放的系統,我們歡迎一切願意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的智庫加入。”4月8日,國內首個“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由中聯部牽頭成立。智庫發展必須克服“山頭主義”,走向優勢互補聯合協作。 【詳細】

中國成美國最大移民來源國投資移民大幅增長

中國連續六年為美國第一大投資移民來源國。2014年8月,美國國務院宣佈2014財政年度給中國投資簽證申請者的EB-5簽證配額已全部用光,這是美國從1990年實施這項法案以來,第一次出現中國名額在財政年度結束前就用光的情形。 【詳細】

美國智庫的獨立性、趨利性對一帶一路的影響

現在美國智庫的研究使得中美關係變得異常微妙與複雜,儘管雙方的政府對於中美兩國的發展保持樂觀態度,但當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受到巨大挫折後,敘利亞問題上難以伸展拳腳,這樣在重返亞洲的政策中,TPP與亞投行必然會面臨全面的競爭。 【詳細】

英媒:中國智庫將迎來“百花齊放”新時代

《金融時報》指出,目前的大量諮詢機構隸屬於各部位或其他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通常活躍于各大國企,為其提供諮詢服務。中國社會科學院就是其中之一,該機構由多個附屬機構組成,由學者和官方指定的官員共同領導。中國外交部也與幾個由前外交官組成的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保持著密切聯繫。 【詳細】

“中亞智庫”近日將落地新疆

會議將邀請國內智庫專家學者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發展與中亞智庫建設”為主題,共同深入探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機制”、“國家新型智庫戰略與前景展望”、“核心區建設如何借力金融平臺”“中亞智庫構架與發展”等相關議題,同時發起成立中亞智庫。 【詳細】

京市社科聯課題研討會:建成適應首都發展需求的高端智庫

圍繞2015年度市社科聯決策諮詢課題應重點關注與研究的領域,清華大學城市規劃系主任吳唯佳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李曦輝教授、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研究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張強教授等首都社科界專家學者作了研討發言。 【詳細】

社科院P2P評級權威發佈 百強企業究竟花落誰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國證券報·金牛理財網聯合發佈了P2P網貸最新評價體系,從評價結果來看,參評企業競爭激烈,繼2014年10月陸金所成為公佈的首批優秀平臺,今次續蟬聯第一的寶座外,相比首期發佈的優秀P2P評價結果排行看,本次最新的排列位置也出現了一些波動,排名上出現了上下浮動、取而代之、更新迭代的現象。 【詳細】

民間智庫300萬元重獎改革創新項目

“2006年市人大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下稱‘條例’),是國內首部促進改革創新的地方性法規,獎勵創新、獎勵改革是對‘條例’的精神落實。”據評選活動組委會主任南嶺介紹,今年是深圳成立經濟特區35週年,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設立該獎項意在展現深圳在改革創新方面的成果,激勵社會改革、助力萬眾創新。 【詳細】

二、智庫觀點

王義桅:“一帶一路”的“三五效應”

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中國夢,尤其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國從融入到塑造全球化,從向世界開放到世界向中國開放的態勢轉變;二是中國塑造歐亞一體化,鞏固大周邊依託;三是重塑中國全球化戰略的比較優勢,全面提升中國競爭力。 【詳細】

王文:美國應該看到中國四大力量的巨大共識

加強了解、促進溝通、尋求共識要靠中美兩國政府的努力,同時也是代表著精英知識力量的智庫面臨的歷史任務。作為中國新型智庫的代表人物,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一直致力於在國際舞臺上發聲,將中國聲音傳遞出去。 【詳細】

趙可金:“一帶一路”建設應確立新哲學

“一帶一路”就是基於實踐哲學提出的一個世紀構想,是長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過程的産物。可以確切地説,“一帶一路”構想並非是學者論證的産物,而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特別是習近平本人首先提出的。 【詳細】

莫紀宏:香港特色普選對民主政治實踐有新貢獻

在目前行政長官普選“五步曲”即將完成“第三步”的大好局面下,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的反對派人士應當捫心自問、好好想想,不要濫用手中權力讓各方面都翹首以望的行政長官普選失之交臂,香港各界民眾此時更應理性務實、珍惜機遇,爭取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民主政治的健康發展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 【詳細】

林毅夫:産能過剩 中國還有投資機會嗎?

吸引外資到國內來生産,可以幫助他們進入我們的市場,而且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工資水準比較低,他到中國來設廠,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生産沒有下降,不僅可以進入中國市場,而且還可以很快為中國為基地,他的産品可以賣到世界市場上去,這樣的機會有很多。 【詳細】

遲福林:“一帶一路”戰略將為歐元穩定和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機遇

在國內金融體系的結構性改革尚未取得重大進展、國有壟斷的金融市場格局尚未根本打破、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的情況下,中國尚未形成一個能有效應對資本賬戶開放帶來衝擊的金融市場。他指出,更根本的是,人民幣的走勢取決於中國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前景。 【詳細】

於今:期待區域發展觀在兩岸結出碩果

我以為,朱立倫的講話是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區域發展戰略觀的認同和積極回應。這也是歷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首提“區域經濟”一詞,向外展示區域經濟發展理念。在當前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的新形勢下,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自由貿易區、海西經濟區發揮其比較優勢。 【詳細】

王輝耀:出境遊逆差巨大,如何吸引外國大媽?

我國外國人入境遊依然有增長空間,我國可以採取多種措施吸引外國遊客來華旅遊,其中簡化旅遊簽證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畢竟,是否好簽,是很多人選擇旅遊目的地時的一個重要考量。我認為,簡化旅遊簽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詳細】

魏建國:出口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引擎

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增長數據下滑至4.7%,這種低迷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將失去出口增長這一引擎?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未來5-10年,外貿出口可能重回兩位數的增長,再次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 【詳細】

儲殷 柴平一:一帶一路投資政治風險研究之亞美尼亞

雖然亞美尼亞境內有俄軍基地,但是亞美尼亞本身並不與俄羅斯相鄰。一旦喬治亞封閉邊境,亞美尼亞實際上將處於孤立境地。有亞美尼亞學者指出,一旦戰爭爆發,如果俄羅斯拒絕直接武力干預,那麼亞美尼亞難以撐過1個月。 【詳細】

尹繼武 高強:一帶一路投資政治風險研究之伊朗

總體上來説,伊朗的投資收益與風險並存。但是相對於中東其他地區而言,伊朗政局相對穩定,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較小。在對外貿易和吸引投資上,伊朗不存在對中資企業政策上的差別性待遇,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 【詳細】

王鵬:中國越“強勢”,朋友反越多?

中國只有適度“強硬”才能讓“善意”體現其應有之價值。由此可見,中國式“強勢”不僅為政府贏得了國內民心,同時也在國際舞臺為整個民族贏得了尊嚴和尊重。朋友多了路好走,廣結善緣點讚多。 【詳細】

毛四維:國內有種小覷印度的傾向

中國和印度基本國情相似性很強,人們常拿這兩個國家做各種各樣的比較。印度擺脫貧困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也並非“水深火熱”。儘管印度兒童營養不良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但自獨立以來,該國從未發生過大規模饑荒。 【詳細】

高望:東北改革的天時地利人和

解決東北面臨的困難需要地利、人和。加快重大項目投資是最迫切的,但不是最重要的。領導大力推進改革也很必須,但擁有市場化的思維方式更是關鍵。除此之外,還要有共度時艱的信心和決心,避免類似大範圍減薪的行動帶來的凝聚力下降。 【詳細】

楊開忠:打造互聯互通的京津冀“新首都圈”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2014年2月,習近平考察北京時曾對北京的核心功能明確定位:要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詳細】

劉遠立:深化醫改要符合科學發展規律

深化醫改要想取得突破和成功,關鍵之一是要更加充分地尊重和更加實際地發揮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別是增強醫療行業協會在醫藥價格形成中的談判地位,在運營管理、薪酬設計中的自主作用,以及在醫療行為監管中的自律作用。 【詳細】

穆光宗:人口虧損將使中國痛失未來

人口增量的減少意味著人口紅利的減少。每家平均生二個孩子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維繫更替水準生育率是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必要前提。然而,我國的實際生育率已經遠遠低於政策生育率(TFR=1.5左右),長期處在超低生育水準(TFR小于1.3)之下。 【詳細】

三、智庫研究

王廣發:智庫既要服務政府 更要“超越”政府

智庫的作用主要是站在全局的高度,通過國際視野和國際大戰略的思維方式,給中國政府決策層提供具有科學依據的建議,而且是先於提出,並反覆推敲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新時期新型智庫與政府的關係,就應當是不在其位而‘謀’其政。 【詳細】

宮宇峰:智庫要為公共外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援

智庫在為公共外交提供智力支援方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它是思想的提供者,為健全和完善公共外交理論和實踐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提供了一些新鮮思想和先進理念;它是政策的宣示者,智庫的專家學者利用國內外的交流平臺發出中國聲音。 【詳細】

王莉麗: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全球影響力

目前,中國智庫無論在數量和影響力上,都是以官方智庫為主,大學智庫在政策制定領域還沒有充分發揮出其優勢,獨立智庫還處於起步階段。智庫不僅僅是作為政府智囊而存在,其存在的很大一部分價值在於引導社會思潮、培養社會公眾的政策參與能力。 【詳細】

大國智庫:大國崛起背後的智庫力量

新興大國的崛起,同樣離不開智庫。在全球化浪潮洶湧的當今世界,後發後生型的新興國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空前增多,國際國內環境複雜多變,科學決策的難度空前加大。怎樣把握機遇,如何應對挑戰,是新興國家的共同課題,而這就需要科學、專業、系統的研究作為決策的支撐。 【詳細】

新型智庫建設應如何破題

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智庫建設尚處於初始階段。主要表現在:一是機構數量多,但實力不強;二是特色不明顯,不少智庫研究諮詢的內容時有雷同;三是對外交流不足,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欠缺;四是獨立性和中立性還有待提高。智庫建設要取得突破,我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詳細】

地方誌如何為新型智庫建設添磚加瓦

王偉光表示,2015年,全國地方誌事業面臨著大好的時代氛圍和難得的發展機遇,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地方誌事業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他強調要堅持修志主線,努力編修優秀方志成果。 【詳細】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