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領軍人物

遲福林:“一帶一路”戰略將為歐元穩定和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機遇

發佈時間: 2015-05-06 10:08:25    來源: 中國日報    作者: 付敬    責任編輯: 張林

遲福林:“一帶一路”戰略將為歐元穩定和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機遇-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教授。(資料圖片)

中國日報歐盟分社布魯塞爾5月4日電 (記者付敬 實習記者劉佳 郜爽)四十年前的5月6日,中歐雙方正式建交。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教授為5月1日出版的中國日報歐洲版中歐建交四十週年特別報道撰文,指出中歐雙方要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推動結構性改革,合作釋放大市場的貿易投資潛力,為歐元穩定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創造重要條件。

中國日報在中國駐歐盟使團、歐盟駐中國使團的支援下,推岀十版特別製作,回顧四十年曆程,展望未來十年的趨勢,編輯團隊的理念是突岀關鍵人物的建設性觀點。除遲福林院長外,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前世貿總幹事拉米、我駐歐盟大使楊燕怡、歐盟駐中國大使史偉、我駐歐盟前大使關呈遠、歐盟駐中國前大使阿布、比利時澛汶大學教授Paul De Grawe、中國知名作家金韻蓉、BBC前知名環境記者Alex Kirby也為該特別報道撰文。

在文章中,遲福林指出中歐共建“一帶一路”將給歐元和人民幣的合作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政府提出連接亞歐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併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歐盟國家紛紛積極響應和參與,德英法意等歐盟主要國家都已經申請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

他説,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將帶來巨大的投資,為歐元和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提供廣闊空間;亞投行的建立,不僅為中歐深化金融貨幣合作提供重要平臺,也為中歐共同推進區域金融治理機制創新提供重要載體。

“中歐應攜手共建區域貨幣金融合作的制度平臺,共同應對全球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共同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共同提升歐元和人民幣的國際作用,共同推進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的健康發展,”遲福林説。

他還指出,中歐深化貿易投資合作的潛力巨大。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在工業轉型升級、人口城鎮化、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下,中國走向服務業大國的趨勢正在形成,居民消費和服務業的巨大潛力將被不斷釋放,為歐盟産業和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與歐盟國家的産業存在高度互補性,服務貿易投資的空間巨大。

“未來幾年,以服務貿易開放為重點的中歐自貿區建設將取得重大突破,由此釋放中歐貿易投資潛力。這十分有利於歐洲經濟復蘇進而帶動歐元走穩,也能通過更大規模貿易投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遲福林説。

遲院長建議中歐智庫應當儘快開展中歐自貿區可行性的合作研究,在戰略研判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趨勢與客觀分析中歐貿易投資潛力的基礎上,向雙方政府提出獨立客觀的建議,在深化中歐經貿合作中主動扮演重要角色。

遲福林還指出,中歐加快推動結構性改革影響歐元和人民幣走勢。 從歐盟看,歐元區成員國特別是希臘等債務高企的南歐國家能否有效推進以勞動力市場為重點的結構性改革,以及成員國之間的相互妥協和政策協調進程,直接影響歐元走勢。

“從中國看,問題在於,人民幣國際化受到國內結構性改革相對滯後的制約,”他説。

遲福林説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資本賬戶開放直接相關,在國內金融體系的結構性改革尚未取得重大進展、國有壟斷的金融市場格局尚未根本打破、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的情況下,中國尚未形成一個能有效應對資本賬戶開放帶來衝擊的金融市場。他指出,更根本的是,人民幣的走勢取決於中國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前景。未來5年中國走向服務業大國的轉型進程,關鍵在於以服務業市場開放為重點的結構性改革的重大突破。

評 論

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