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中國網評】刪除“不支援台獨”表述,美政府文字遊戲包藏禍心

2025-02-19 來源:中國網 作者:華章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據路透社2月16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網站近日修改了“美臺關係”頁面,刪除了“不支援台灣獨立”的表述。這已不是美國政府首次在“美臺關係”上搞小動作了。2022年5月,拜登政府也曾悄悄刪除“不支援台灣獨立”等語句。但不到一個月後,拜登政府又加回“美國不支援台灣獨立”的表述,並表示美國“數十年來對於台灣的態度始終如一”。而就在上個月的24日,特朗普政府的新任國務卿魯比奧在與中國外長王毅的通話中還表態稱,美方“不支援台灣獨立”。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美國新政府的對臺政策又發生微妙變化。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美方的反覆無常,只能證明其對中方承諾言而無信。

美國或將加大對華施壓力度

上次美國國務院網站刪除“不支援台灣獨立”的表述時,美國正對“印太”各國展開密集的外交攻勢,先是在華盛頓舉行美國—東盟特別峰會,此後拜登出訪韓日兩國,並正式推出“印太經濟框架”。在這些外事活動中,中國不是當事國,但美方卻頻頻將“中國”挂在嘴上,可見,美國的“印太戰略”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國崛起。當年8月初,更發生了嚴重衝擊中美關係的佩洛西竄臺事件。

此次美國再玩刪除“不支援台灣獨立”的文字遊戲伎倆,難道是開啟新一輪圍堵中國的“起手式”?美國意在給“台獨”勢力釋放錯誤信號,鼓勵其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進而擾亂中國的發展節奏。若中方反應強烈,其大可仿傚拜登政府加回相應表述,再拉攏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對臺海局勢“表達關切”,進而煽動菲律賓、日本等國在南海、東海製造話題或事端,形成“三海聯動”,從多個方向對中國形成外交和軍事壓力。近期,美方的動態已顯露端倪。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會晤中,不僅大談“臺海和平穩定重要性”,支援“台灣地區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更妄稱“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是挑釁性活動”。

美國或加緊壓榨台灣的“剩餘價值”

美方挺臺雖然大多停留在“口惠”上,但總能換來真金白銀的“回報”。首先是在軍售方面,拜登任期內推動19次對臺軍售,總金額約90億美元;特朗普第一任期雖然對臺軍售“僅”11次,但總金額卻是拜登政府時期的兩倍,高達183.3億美元。可見,特朗普更加熱衷於“武裝台灣”。本次美國大選前後,特朗普已多次要求台灣地區將防務預算從目前佔GDP的2.5%增加到至少5%甚至10%,並稱台灣要為安全付出昂貴的“保護費”。特朗普很可能在第二任期加力對臺“敲竹杠”。

對此,賴清德當局心領神會。據台灣“中天新聞網”報道,民進黨當局已向美國提交一份軍購“願望清單”,包括E-2D型空中預警機、MH-60R型反潛直升機以及M109A7型自行榴彈炮等武器裝備,三項軍購總計將超過千億元新台幣(約合30億美元)。美國既然在“對臺關係”上玩文字遊戲,或許意味著已收下民進黨這份“賄賂”。

其次,美國操弄臺海局勢,意在強化台灣與美國的經濟聯繫,甚至推動將台灣的晶片等高新産業移往美國。更新後的美國國務院網站突出強調了“與台灣地區在半導體等關鍵供應鏈方面合作”的重要性。但美國口中所謂的“合作”,更像是強取豪奪。

近年來,美國的媒體和智庫反覆炒作一個觀點:若臺海局勢“無法挽回”,美國應炸毀台灣的基礎設施和晶片工廠,“以防其落入中國大陸手中”。這一觀點竟然獲得特朗普提名的美國新任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裏奇·科爾比的支援。特朗普則多次表態,稱台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産業”,揚言對台灣生産的晶片徵收100%的關稅。炸廠也好,加稅也罷,美方一再恐嚇台灣晶片企業,都是為了完成將晶片産能轉移到美國的“未竟事業”。在拜登政府時期,為了完成這一“壯舉”,美國政府推出了《晶片法案》和《削減通脹法案》。但囿于美國人力成本、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先天不足,轉移晶片産能的工作雷聲大雨點小,成效遠遠低於預期。不久前,在特朗普政府的威嚇下,臺積電破天荒地將董事會放在美國舉行,然而卻未達成任何讓美方滿意的決議,依然在觀望。因此,不排除美國政府以政治操弄升高臺海緊張局勢,逼迫臺積電等台灣優質企業在美設廠的可能性。

不論是索要新的軍購訂單,還是強奪臺企的生産線,最終蒙受損失的是台灣人民,失去的是台灣發展的動力,而獲益的只有美國。以“挺臺”姿態,換取台灣心甘情願成為被敲骨吸髓的奴僕,美方的如意算盤打得真是響。

可見,美國對臺措辭的微妙變化,絕非輕描淡寫的“例行更新”,而是為了一己私利,再次對中方紅線的危險試探,甚至是對海峽兩岸華夏兒女精心佈下的陷阱。對此,中方嚴陣以待,必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對美國的任何挑釁行為給予有力回擊。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 蔡曉娟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