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裏過年丨亮燈唱戲不眠夜 春節的熱鬧在"浙"裏繼續

   正月初六是“馬日”,有個説法: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農民從今天開始要準備春耕了。而在寧波、杭州的一些地方,按風俗,農村還要忙著搭戲臺、蒸豬頭,春節的熱鬧還在繼續。

微信截圖_20170202091503.jpg

  從正月初六到正月二十的14天,在寧海的各個村莊會接連舉辦燈節,人們管這個年俗叫“燈頭日”。
  
  村子之間約好日子,如長街村是正月初六,大湖村是正月初八,山頭村則是正月十三。當天,村子張燈結綵,所有親戚要到村裏拜歲。
  
  “燈頭日”裏,主辦方村莊為了娛樂氣氛,往往會請戲班子來演戲。多的時候,戲班子分好幾班,連日連夜演,所有戲臺不脫空,村裏的男女老幼,都要出來湊湊熱鬧。
  
  這一天,人們還要分享小吃。一種叫“糰子”,用粳米粉做皮,加入白蘿蔔絲、蝦皮、肉絲等餡料,還有一種叫“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兩樣東西合起來,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
  
  今天,在淳安縣還有一場莊嚴又好玩的活動,已經延續了800多年,叫“豬頭祭祖”。
  
  “豬”,同“朱”、“祖”諧音,豬頭祭祖,是宋朝理學家朱熹的子孫為供奉祖先而流傳下來的民俗。村民或捧、或提、或挎、或挑著豬頭進入朱氏祠堂,足足有100多只,將十余張紅漆桌擺滿,大紅大綠,花枝招展。
  
  祭祀完畢後,大夥兒會相互議論誰家的豬頭更漂亮,誰家的豬頭分量更足,由族長或村裏有威信的人帶領,對豬頭進行評比。一年一度的賽豬頭,也形成一種純樸、務實的勵志氛圍,簡簡單單,倒也實實在在。
  
  春日送窮,如今不太常見了,但説法還在。
  
  《歲時雜記》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傳説女媧造人在初七,所以“人日前一日”就是初六。
  
  送走窮,就是希望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各地送窮的形式各不相同,最簡單一些的,就是用紙剪出一個人的形象,然後將屋內的塵土掃到一起,送到門外,用鞭炮炸之,就等於是送窮了。這個時候,大家再一起開開心心地為來年的生活許個美好心願,這一年都就順順利利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浙裏過年丨亮燈唱戲不眠夜 春節的熱鬧在"浙"裏繼續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