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人工河,途經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8省(市),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
為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沿線省市積極謀劃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生態治理、環境保護、通航蓄水、遺産保護、民俗發掘等領域持續發力,共同擦亮中國大運河這張世界文化遺産的金名片。
一河千載通南北,齊心協力譜新篇。
黨的二十大期間,北京日報與天津日報、河北日報、大眾日報、浙江日報展開聯動報道,共話大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
北京
水城共融新畫卷
北京日報記者陳強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設計靈感均來自大運河。
李長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見證了北京輝煌的建都史。而今,又一件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正在運河畔發生,這就是城市副中心的橫空出世和快速成長。黨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長利表示,作為副中心投資建設平臺企業,五年來,北投集團落實城市副中心控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運營,深耕運河文化助力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截至目前,北投集團在副中心承擔項目超過280個,總投資近4000億元。
綠色發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鮮明的特色。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核心區的中心地帶,既不是高樓林立的商務區,也不是莊嚴肅穆的行政辦公區,而是一片“綠色”——總面積達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自2020年9月底開放以來,這裡已成為集生態修復、市民休閒、文化傳承于一體的“綠色心臟”。
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部,一處長約2.5公里的運河故道被發掘復原。作為大運河文化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裡曾是明朝嘉靖年間古運河流經之所,也是皇家運糧進城的轉机站,漕糧從運河大船卸載到張家灣碼頭,再從張家灣搬到運糧車上進入京城。直至清嘉慶中期北運河改道,這裡才廢棄不用。
李長利介紹,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建造之初,北投集團主創團隊就從歷史文化研究著手,深度提煉運河文化元素,參照清朝《潞河督運圖》畫軸,在運河故道上修建通源橋、通蒲橋和通蕖橋,呈現“一故道兩柳堤三景區八節點”盛景,全方位展示運河文化的內涵。
運河故道向北,坐落在綠心公園中的“三大建築”已經亮出外立面。它們的設計靈感,也全都與大運河文化有關。博物館好似“運河之舟”,鑲嵌在萬畝林海之中;形似“赤印”的圖書館,屋頂用“銀杏葉片”搭建;劇院外幕墻如同通州古糧倉與運送物資的船舶……組合在一起,營造天光雲影、水天一色的絕妙意境,體現大運河文化基因。計劃在2023年底前具備開放條件的“三大建築”,將成為大運河畔的三顆文化明珠。
“接下來,北投集團將繼續深耕運河文化,展現城市副中心的運河之韻、運河之美、運河之變,全力推動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李長利表示。
天津
七十二沽帆影遠
天津日報記者廖晨霞
●大運河天津段串起沿線文化遺産凸顯城市文化底蘊。
張劍
“‘九河下梢天津衛,七十二沽帆影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國家認定的大運河天津段北起武清區木廠閘,南至靜海區九宣閘,流經武清、北辰、河北、紅橋、南開、西青、靜海等7個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納入遺産範圍的河道為北、南運河天津三岔口段,全長71千米。”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劍介紹,天津市運河沿線遺産主要包括運河水工遺存13處、運河附屬遺存4處、運河相關遺産12處。大運河沿線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大運河也是天津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主要載體,運河沿線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12項,涵蓋了非遺十大類別。
“遺産保護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基礎。為了加強大運河遺産保護管理,天津市高度重視文物本體保護。”張劍介紹,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嚴格落實大運河沿線保護管理行政審批,在大運河沿線緩衝區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相關建設項目,均要求建設部門開展考古調查並出具文物影響評估報告,經初審後報國家文物局審批。近年來,經天津市文旅局上報審批的事項累計超過50項。
“通過開展大運河沿線文物修繕工作,近年來,我們先後實施完成了靜海區獨流木橋修繕工程、九宣閘修復工程等;先後申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於北洋大學堂舊址、天津廣東會館舊址、天津西站主樓、文廟文物保護維修項目。”張劍表示,在大運河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方面,今年上半年,共組織實施了16個項目,其中十四倉遺址前期調查和綜合研究項目已完成考古調查400萬平方米,勘探面積約63萬平方米,發現遺址區3處;發現遺跡現象400余處;西青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小鎮項目,目前發掘完成墓葬86座,遺跡157處,總計243處。
張劍告訴記者,2021年和2022年,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編制的《天津市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規劃》《天津市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相繼頒布實施。
“為了促進大運河天津段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我們優化設計展示線路,圍繞天津大運河文化主題,挖掘整合運河沿線特色旅遊資源,串點成線,現已推出10條天津市大運河特色相關主題旅遊精品線路。”張劍介紹,北辰區“惠風和暢,漫步春日”津郊之旅、靜海區“大運河風光遊”、西青區“美麗鄉村採摘一日遊”列入文化和旅遊部“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同時,通過塑造運河文旅品牌,加強産品推廣。指導西青區獲評天津市全域旅遊示範區,西青區楊柳青鎮、中北鎮,紅橋區三條石街道獲評天津市全域旅遊示範鎮(街)。指導西青區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楊柳青古鎮獲評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和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第四屆運河記憶非遺展、2022年天津運河桃花商貿旅遊節,“大運河杯”讀書系列文化活動……系列文旅活動異彩紛呈,綿延千里、流觴千年的運河,串聯起沿線豐富的旅遊資源與人文風情。
河北滄州
槳開運河入畫來
河北日報記者袁偉華
●大運河滄州市區段的旖旎風光煥發出“古運新姿”。
張梅
金秋十月,行走在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兩岸,悠悠碧水,古韻新風,美不勝收。
“我工作的單位就在運河邊上,每天在辦公室裏就可以看見遊船在運河上駛過,槳開運河入畫來,畫面特別美。”黨的二十大代表、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張梅説,大運河是滄州的母親河,對滄州人來説,更像是一個人文符號,而現在的大運河已在槳聲燈影裏“活”了起來,成了一幅“畫”。
中國大運河有216公里流經滄州,滄州是流經里程最長的城市之一。大運河滄州段保存完好,共有230道彎,集中體現了“三彎抵一閘”的水工智慧,沿途遺跡眾多,代表了我國北方大運河的原真性。
利用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的契機,滄州市在去年完成引水1.7億立方米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完成引調水2.6億立方米,實現了大運河滄州段全線有水,從而將沿線的風景穿珠成鏈、連點成片。
今年9月1日,隨著南川號、朗吟號、鯨川號等一艘艘遊船駛離南川古渡碼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50年來首次旅遊通航。泛舟運河之上,一首古詩裏曾描述過的“一船明月過滄州”的詩意景象再次成為現實。
擁有1500多年建州史的滄州是一座因運河而興的城市,大運河沿途共有連鎮謝家壩、捷地減河分洪設施等物質文化遺産176處,雜技、武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産375項。與生態修復同步,滄州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古為今用、強化傳承”,完善保護管理體系,積極做好保護、傳承、利用這篇“大文章”。
黨的二十大代表、滄州市委書記康彥民表示,“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要求,注重保持大運河外觀風貌的原真性、唯一性,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繼古開今的文化帶,林水相依、原真唯一的生態帶,心嚮往之、流連忘返的旅遊帶”。
近兩年,滄州市推進18個重點項目建設,建成了近萬畝城區生態公園和堤外郊野公園,復建的明代南川樓、朗吟樓與清風樓再現“三樓鼎立”景觀;園博園、大運河國家非遺展示館、大化工業遺存改造提升等項目基本建成。滄州大運河已成為市民、遊客休閒的好去處,煥發出“古運新姿”。
山東德州
兩岸桑田秀齊魯
大眾日報記者賀瑩瑩
●山東德州正積極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孫一倩
4月28日10時,位於山東德州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汩汩清水奔涌北上。200公里外,位於天津靜海區的九宣閘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南來之水經南運河與天津本地水匯合。至此,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大運河作為流動的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繁榮興盛的歷史見證。南運河(德州段)開鑿于隋唐時期,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著德州千年的歷史文脈,是流淌千年的活態文化遺産和德州記憶。
黨的二十大代表、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主任技師孫一倩對大運河有著特殊的感情,她出生在河北滄州運河邊上的一個小村莊。“小時候,在我的眼裏它就是一條普通又親切的河,就像我樸實可親的母親一樣。等讀書了,才知道它曾經是一條非常了不起的河,我工作來到德州,工作生活的地方依然緊靠著運河。”
今年2月,孫一倩作為黨代表在德州市第十六次黨代會報告裏聽到市委、市政府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的決策部署,打響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品牌,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的時候,勾起了她心裏濃濃的鄉愁。“大運河不僅僅是一條水脈,還凝聚著城市的精神文脈,承載著寶貴的文化記憶。千年運河,奔流不息,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我希望不但要打通水脈,還要傳承文脈、帶動人脈,賦予城市文化靈感,讓‘大德之州、好運之河’成為城市新名片。”孫一倩説。
近年來,德州市積極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打響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品牌,打造千年運河古貌原真城市、世遺文化展示優秀城市、國際文化融合典範城市,擦亮“大德之州、好運之河”城市新名片。
去年8月,德州市圍繞規劃編制、融資平臺組建、文化挖掘、項目建設等,開展一系列管總管長遠、奠基搭框架的工作。項目由中國工程院崔愷院士領銜的中國建築設計院規劃團隊完成規劃設計,《大運河德州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城區段城市更新規劃》《重要節點詳細設計》三個層次的規劃均相繼完成,明確了打造“一廊六片”大運河文化景觀帶的保護利用思路,編制了《大運河(德州段)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和《生態廊道項目方案設計》。
浙江杭州
氤氳千年煙火氣
浙江日報記者李嬌儼通訊員鮑聖慧
●大運河杭州拱宸橋盡顯江南水鄉風情。
汪順
江南水鄉的生活,總是充滿風情。黨的二十大代表、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游泳係運動員汪順對流經浙江的大運河飽含感情。如今,在他生活、訓練過的杭州,大運河邊面貌一新。“這些年我去過不少地方,但是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人文內涵令我十分難忘。”他説。
眼下,汪順眼裏的這條千年運河,生動地流淌在百姓身邊。前不久的國慶長假裏,杭州運河旅遊人氣爆棚。剛剛落成的小河公園,一經開放就成為杭州的國慶熱門打卡點。
這裡原是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建設的第一座油庫——小河油庫。2019年6月,小河油庫全面關停。裏面的歷史建築及工業遺存被保留,重新開發利用,整個區域被打造為小河公園,成為集水陸交通、文化體驗、遊覽休閒于一體的濱水綠色空間和園林式藝術文化空間。記者從杭州市運河集團了解到,小河公園對外開放,同時也意味著杭州主城區30.4公里的運河兩岸沿線運道實現全線貫通,為沿線居民漫步運河兩側綠道提供了便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杭州,這條“活著”的河流,搭建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一座橋梁。
近年來,杭州堅持文化為魂,深入挖掘大運河核心價值和文化特質,開展《運河全書》等系列成果編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2020年年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標誌性項目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杭鋼舊址公園、小河公園、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等項目集中開工,更是拉開了杭州運河建設大幕。
充滿煙火氣的運河兩岸,是杭州運河新舊城市生活的融合體驗地,運河自身的文化底蘊也根植於此。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舊工業遺存改建的杭州手工藝活態館,與世界文化遺産點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互為依託,共同承載厚重的運河非遺文化記憶。活態館在201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還是浙江首家集互動教學、非遺手工體驗、民間技藝表演為一體的“非遺”文化體驗館,更是一張對外交流的運河名片。
未來,大運河將“流”向何方?杭州市在《杭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中設定的藍圖很清晰——依託十條骨架河道,串聯國家確定的管控保護區、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等四類功能空間,形成“山水群落、河岸雙帶、核心十園、特色百景”的規劃結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杭州市運河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推進數字技術在大運河文化遺産監測、建設管理中的應用,著力打造數字運河建設的經典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