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京津冀協同一盤棋 古運河變身“網紅打卡地”

發佈時間: 2021-12-28 15:42:38 | 來源: 北京時間財經 | 作者: 吳珊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如果説長城是凝固的歷史,大運河則是活著的、流淌著的世界級人類文化遺産。

作為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大運河縱貫3200公里,穿越8個省(直轄市),沿線35個城市、150個縣(市、區)的文化資源豐富,涵蓋了吳越、淮揚、中原、齊魯、燕趙、京津等獨特的地域文化,以及戲曲文化、工藝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如今,當大運河廣博的文化價值內涵被廣泛關注,如何充分挖掘這些文化精髓,打造成獨特的IP,推動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文旅融合發展,探索構建生態和旅遊運河建設的新載體、新平臺,並通過活化利用喚醒大運河當代價值以實現“古運河重生”的目標,成為新的時代命題。

在剛剛閉幕的北京市通州區“兩會”上,大運河産業帶打造就成為熱議話題。區人大代表林正航表示,北京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再現運河昔日榮光的重要抓手,也是運河繁榮的加速器。據他介紹,目前運河商務區已經封頂100米以上樓宇達19棟,累計完成412萬平方米建築體量,手繪塗鴉鋼琴、大運河燈光秀等一批網紅打卡地層出不窮,現代化樓宇與古老運河交相輝映,正在將底蘊豐厚的古運河再次引向熱鬧、引向繁榮。

一條北運河,溝通京冀津

在京津冀文化旅遊協同化發展中,運河無疑成為最為重要的載體。作為大運河北段的北運河,其上接通州,流經河北省,下連天津,是貫穿京津冀大運河的重要節點。一條北運河,溝通京冀津。隨著2021年6月,大運河北京段和廊坊段的同步全線旅遊通航,更為京津冀深入推進北運河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的價值高地。

彼時,根據碼頭地理位置和40公里航道周邊情況,北京市文旅局為通航的大運河北京段航道設計三條遊覽路線。據悉,該航道短線遊長度為10公里,航行時長約60分鐘。長線遊的線路長度為30公里,遊船將在儒林碼頭或合驛站碼頭做短時停靠,航行時長約為6小時-7小時。夜航線的航行時長約為60分鐘。2021年6月28日,這3條旅遊線路全部向市民開放。

同時,隨著北運河廊坊段全線旅遊通航,香河縣也與北京市通州區簽訂《文化和旅遊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深入推進兩地在文化和旅遊領域高水準、深層次、全方位合作,建立文化和旅遊常態化聯動合作機制,加快實現兩地文旅産業資源共建共用。彼時,據香河縣文廣旅局副局長趙愛介紹,該縣計劃通過5-10年的發展,帶動香河全域旅遊人數提升至約1200萬人次,年旅遊總收入提升至約6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在“通武廊”文化和旅遊合作聯盟一盤棋規劃下,通過舉辦2021“通武廊”文化旅遊交流季等,發揮北運河文化紐帶作用,不斷推進文化旅遊協同機制全面優化、推動文旅産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等。

在近日舉行的2021“通武廊”文化旅遊交流季開幕式上,“通武廊”文旅合作聯盟平臺不僅向天津西青區、河北滄州市、衡水市、邯鄲市等運河沿線城市發出倡議,共同成立“京津冀運河文化旅遊城市合作組織”,擬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及創新京津冀運河文旅供給方面開展探索,“通武廊”三地文旅部門還分別與張家灣設計小鎮、宋莊藝術小鎮、臺湖演藝小鎮共同簽署合作協議等,以聯盟資源優勢、機制創新和項目帶動,構建“通武廊”創意産業體系,激活區域發展內生動能。

與此同時,2021年12月下旬,通過對標北京,香河也宣佈將佈局三個特色小鎮,加速實現京冀間運河通航。對此,廊坊市委副書記王亞軍表示,要力爭用最短時間高品質完成王家擺新建橋梁工程、安運橋工程、堤防工程建設,聚焦文旅産業發展,借力北京環球度假區、臺湖演藝小鎮等優質資源,帶動香河全域旅遊大發展。據介紹,從經濟效益看,京冀之間大運河的貫通和暢通,無疑會促進沿線區域文旅等産業的發展,振興運河文化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而在社會效益方面,通航對生態環境的綠色發展無疑大有裨益。

助力城市副中心打造北京文旅新地標

值得一提的是,大運河北京段縱貫千年,途經七區,在北京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隨著北京環球影城的落成,北京東部也成為城市文化旅遊發展新高地,這也為京津冀運河文化旅遊快速發展提供更重要的機遇。

為更好地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今年7月,通州區發佈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作為2021年摺子工程,涉及文化保護傳承、文化內涵挖掘與數字展示、沿線環境治理、提升旅遊休閒功能、引領大運河全流域交流合作等7大方面、40項任務。今年10月,大運河北京段沿線12條旅遊精品線路發佈。通州區結合大運河通州段全線通航和已建成開放的環球主題公園、特色小鎮等,推出了多條旅遊精品線路。

“通州區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背景下,我們按照國家公園的建設要求,然後整合我們大運河沿線的這個三張一塔景區,運河公園景區和森林公園景區,這幾個重要的節點,然後打造成我們大運河文化旅遊,一個5A級的景區,然後以它為這個創建的一個抓手,打造把5A級景區打造成集購物、休閒、沉浸式體驗于一體的一個文化旅遊景區。”近日,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蓋暢對外表示。

據悉,通州區將以文化旅遊區為中心,推動大運河5A級景區、張家灣設計小鎮、宋莊藝術小鎮、臺湖演藝小鎮等標誌性節點有效串聯,引進更多優質文旅項目,推進文化和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力爭建設成為文化和旅遊品牌形象突出、文化和旅遊産業發展強勁、文化和旅遊氛圍濃厚的全國智慧文旅引領區、國家文旅商融合發展示範區和現代國際旅遊城市。


推薦閱讀
運河千里開通途 大運河博物館中展出了一幅清代袁耀的《邗江勝覽圖》,主要描繪的是當時揚州城北郊景物。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內,今年新建成與開放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以大運河博物館門前的河灣為例,這條原本只有一百多米長的河道,由於其地勢北高南低,過去上游淮河流經時,水流湍急,水位直瀉,奔向長江,不利通航。
京津冀協同一盤棋 古運河變身“網紅打卡地” 隨著2021年6月,大運河北京段和廊坊段的同步全線旅遊通航,更為京津冀深入推進北運河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的價值高地。一條北運河,溝通京冀津在京津冀文化旅遊協同化發展中,運河無疑成為最為重要的載體。在近日舉行的2021“通武廊”文化旅遊交流季開幕式上,“通武廊”文旅合作聯盟平臺不僅向天津西青區、河北滄州市、衡水市、邯鄲市等運河沿線城市發出倡議,共同成立“京津冀運河文化旅遊城市合作組織”,擬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及創新京津冀運河文旅供給方面開展探索,“通武廊”三地文旅部門還分別與張家灣設計小鎮、宋莊藝術小鎮、臺湖演藝小鎮共同簽署合作協議等,以聯盟資源優勢、機制創新和項目帶動,構建“通武廊”創意産業體系,激活區域發展內生動能。
千年運河綻放燦爛光華 大運河保護基於城市發展,也主動融入城市格局。近日,江蘇省公佈第八批39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名單,運河城市26個上榜,佔了一大半。千百年來,依水而築、因河而興的城市守護著大運河。
續寫華章 讓千年運河奔涌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傳播好運河文化、講述好運河故事,推進大運河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共同探尋探索遺産保護與傳承的新方式,採用融媒體手段,微觀而又生動地挖掘運河文脈,精塑鮮活生動的網路傳播精品,利用新媒體矩陣形成傳播態勢,讓大眾在雲端盡享運河之美。江蘇在保護中加強利用,在利用中促進保護,推進運河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一批讓群眾可觸可感、有人間煙火氣的精品項目正在運河兩岸不斷涌現。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