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本月底布展 春節前施工項目將全部完工

發佈時間: 2020-10-21 11:18:36 | 來源: 揚州日報揚州網 | 作者: 吳忠祥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效果圖。

正在建設中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任俊攝

揚州網訊 (通訊員居建平記者吳忠祥)本月底,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工程博物館將交付南京博物院進行展廳布展。昨天,記者來到項目建設現場探訪。

記者從運河三灣風景區北門進入,項目現場機聲隆隆,車來人往。“本月底,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就要交付南京博物院布展了。我們正在加班加點,做好對接移交工作。”施工方邗建集團項目經理薛慶兵告訴記者,博物館外墻立面已全部完工,腳手架上空無一人,正在等待拆卸。“2021年春節前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整體工程項目施工將全部結束。”

據悉,建成後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設多個主題展廳和功能區。這座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博物館,將如何布展?

“作為國內首個全面展示中國大運河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以大運河發展變遷為時間軸、空間上涵蓋大運河全流域且適當突出江蘇段特質、重點展示大運河帶給民眾美好生活。”三灣投資發展公司工程建設部部長宋建輝介紹。

根據布展方案,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布展定位於“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共設有“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因運而生——大運河沿岸的文化生活”“大運河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世界知名運河與運河城市”“中國大運河藝術史詩”“紫禁城與大運河”“隋煬帝與大運河”“運河與自然展”“運河上的舟楫”“流動的文化——中國大運河”“探索大運河:青少年互動體驗展”等11個專題展。

“每個展廳層次清晰,展示形式多樣,涉及歷史、地理、人文、自然等各個方面,構成中國大運河立體的、綜合的面貌,全面展示大運河沿線地區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突出展示大運河帶給人民的美好生活。”宋建輝説,屆時,每個展廳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裝備展現底蘊深厚的運河文化,市民可觸摸、可互動、可體驗,在大飽眼福的同時,體驗文化和科技的魅力。

推薦閱讀
挖掘運河內涵賦能城市建設 近日,由江蘇省社科聯、淮陰工學院主辦,淮陰工學院蘇北發展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承辦,中歐運河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協辦的“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在淮安舉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運河生態與城市建設”主題分別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賦能運河城市發展”“大運河的旅遊開發:可持續吸引力的建議”“大運河歷史:從俄羅斯視角的觀察”“城市基礎設施發展與運河社區的消失”“關於大運河沿線城市生態建設的思考——以大運河中部城市淮安市為例”等視角各自提出觀點建議。深入挖掘大運河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勠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既是省社科聯今後重點努力的方向,也是推動江蘇哲學社會科學高品質發展的豐富養料。
天津市發現大運河遺産考古實證 自2004年開始,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與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等單位合作,啟動了天津明清人骨保護與研究工作,目前已採集明清時期人骨標本逾700例,初步建立起華北地區最大的明清人骨標本庫並開展了部分人骨的人種學、牙齒形態學、身高推算以及骨病理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日前,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組織完成對西青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小鎮建設區域的考古勘探,發現大規模古代墓葬。市文史研究館原副館長、考古專家陳雍在現場考察後認為,必須站在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天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楊柳青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的高度來認識此次考古發現,此次發現是對天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價值及內涵的極大提升和極大補充,同時也是研究古代大運河、楊柳青、天津的重要考古實證。
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路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由21家中央新聞網站、省級新聞網站組成的網路媒體採訪團,從鶴壁出發,沿大運河到安陽、焦作、洛陽、開封進行採訪,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價值,全景展現一千多年來大運河的歷史變遷,唱響千年運河、千年傳承、千年風情。下一步,河南將圍繞“國運”“城運”“水運”“物運”“文運”五大建設內容,將大運河河南段建設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生態帶、再現源頭神韻的景觀帶、傳承華夏文明的文化帶、承接國家戰略的産業帶、展示文化自信的交流帶,為打造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大運河亮麗名片貢獻中原精神和河南力量,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運河文化旅遊絢麗篇章。永濟渠(衛河)仍在發揮防洪灌溉和生態景觀作用。
河北滄州大運河綠色生態廊道明年初步建成 實施文化遺産普查建檔工程,對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産進行全面普查,逐項制定重點文物保護方案日前,《滄州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出臺,滄州市提出,要切實搞好頂層設計、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城鄉區域統籌協調六大類19個專項任務。“1”即滄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1”即滄州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實施方案,“6”即滄州市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交通體系建設、土地利用6個專項規劃,沿線各縣(市)制定出臺本區域實施方案。至2025年,滄州段大運河文化遺産實現全面保護,主幹河道實現全線有水,綠色生態廊道全面建成,文化旅遊形成統一品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