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路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發佈時間: 2020-10-21 11:18:27 | 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線上 | 作者: 仝瑞勤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A】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路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路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國際線上河南頻道消息:10月20日,由河南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鶴壁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和浚縣縣委、縣政府承辦的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路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由21家中央新聞網站、省級新聞網站組成的網路媒體採訪團,從鶴壁出發,沿大運河到安陽、焦作、洛陽、開封進行採訪,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價值,全景展現一千多年來大運河的歷史變遷,唱響千年運河、千年傳承、千年風情。

據了解,大運河河南段由隋唐大運河主幹道通濟渠、永濟渠以及京杭大運河會通河三部分構成,以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永濟渠為“人”字狀兩大撇捺延伸,北通涿郡,南達余杭,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目前,大運河河南段已探明的河道長度為686公里,其中有水段267公里,無水段419公里。通濟渠洛河段仍是黃河重要支流,汴河段大部分有河道遺跡或掩埋地下、城市周邊河段仍在通水;永濟渠(衛河)仍在發揮防洪灌溉和生態景觀作用;會通河臺前段尚存地面遺跡,通航線路已經經過科學論證,並在有序推進復航工作。

大運河河南段擁有沿線種類齊全的遺産類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河段和遺址、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以及運河相關遺存數量豐富,見證了大運河從開鑿、發展到繁榮、沒落的歷史,對展示中原地區一脈相承的歷史發展進程具有重要價值。

下一步,河南將圍繞“國運”“城運”“水運”“物運”“文運”五大建設內容,將大運河河南段建設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生態帶、再現源頭神韻的景觀帶、傳承華夏文明的文化帶、承接國家戰略的産業帶、展示文化自信的交流帶,為打造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大運河亮麗名片貢獻中原精神和河南力量,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運河文化旅遊絢麗篇章。(文/圖)

推薦閱讀
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路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由21家中央新聞網站、省級新聞網站組成的網路媒體採訪團,從鶴壁出發,沿大運河到安陽、焦作、洛陽、開封進行採訪,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價值,全景展現一千多年來大運河的歷史變遷,唱響千年運河、千年傳承、千年風情。下一步,河南將圍繞“國運”“城運”“水運”“物運”“文運”五大建設內容,將大運河河南段建設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生態帶、再現源頭神韻的景觀帶、傳承華夏文明的文化帶、承接國家戰略的産業帶、展示文化自信的交流帶,為打造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大運河亮麗名片貢獻中原精神和河南力量,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運河文化旅遊絢麗篇章。永濟渠(衛河)仍在發揮防洪灌溉和生態景觀作用。
河北滄州大運河綠色生態廊道明年初步建成 實施文化遺産普查建檔工程,對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産進行全面普查,逐項制定重點文物保護方案日前,《滄州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出臺,滄州市提出,要切實搞好頂層設計、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城鄉區域統籌協調六大類19個專項任務。“1”即滄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1”即滄州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實施方案,“6”即滄州市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交通體系建設、土地利用6個專項規劃,沿線各縣(市)制定出臺本區域實施方案。至2025年,滄州段大運河文化遺産實現全面保護,主幹河道實現全線有水,綠色生態廊道全面建成,文化旅遊形成統一品牌。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六“左安門(下)” 外城的南墻東面是左安門。左安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與右安門東西對稱,因箭樓外側門洞有石砌礓擦的原因,俗稱“礓擦門”。當年因為北疆烽火連年,為加強京師防備與治理建外城。永定門是外城南垣正門,當年它取代了正陽門的位置成為了整個京城的南大門。
谷建華圖説老北京之十六“左安門(上)” 外城的南墻東面是左安門。左安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與右安門東西對稱,因箭樓外側門洞有石砌礓擦的原因,俗稱“礓擦門”。當年因為北疆烽火連年,為加強京師防備與治理建外城。永定門是外城南垣正門,當年它取代了正陽門的位置成為了整個京城的南大門。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