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半月談》報道,隨著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一些教師從事起運營短視頻賬號、開設網路直播的副業,甚至在工作時間內直播、收受打賞。有媒體呼籲,當前,教師直播處於現行法律法規監管真空地帶,需完善規章制度以厘清教師權責邊界,發揮線上教育的正向效應。
教師的鏡頭能夠記錄些什麼?通過觀看成都重點高中老師的教學直播,雲南深山裏的學生考上了重點大學;大學老師把自己錄製的課程放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眾多學子的圍觀,讓冷門知識得以熱傳;鄉村支教老師把只有幾個人的班級日常發到網路上,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幫助;老師們用鏡頭從學生入校拍到畢業離校,一系列視頻的串聯是鮮活的成長日記……這些視頻在知識傳播、教育均衡化、溝通家校關係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教師拍視頻、做直播的行為,動機比較複雜。有人拍攝課堂教學視頻、學生幽默段子,有人在賬號櫥窗內兜售學習用品、教輔資料,有人在直播過程中接收家長打賞,引發了侵犯學生肖像權、損害教學公平、影響教學秩序和品質等一系列擔憂,而這些現象仍存在管理盲區。
對此,網友呼籲,教育管理部門要加強規範管理,用更長遠的目光去審視和引導,為教師直播、拍視頻劃出邊界、立起規矩,既要鼓勵知識科普、理念分享等優質視頻的出現,也要及時制止有損教師群體形象的不當行為。同時,網路平臺不能為了流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應落實監管責任,及時封禁上班直播、拍攝學生的教師賬號。開設短視頻賬號的老師們也要提高自律,時刻不忘自己為人師者的身份,在網際網路上也要恪守師德底線。
在網際網路上,對特定職業或是以職業身份表達觀點,有特殊要求。比如,對於醫生、律師等職業來説,必須注意措辭的嚴謹客觀,“聽説”“可能”“大概其”等字眼兒就不宜出現,否則將對網友構成不良引導;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説,採訪到的內容不能在個人賬號上提前披露。這種“嚴管一些”既是社會對相關從業者的職業要求,同時也體現了社會對於這些群體的“高看一眼”。
教師這個行業,“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老師這個身份是容易引起未成年人關注、討論和模倣的。因此,只要身上有老師這個標簽,網際網路上的傳播形式、內容、形象、風格就不能有絲毫含糊。
無疑,對教師開直播拍視頻,是應該給出明確的行為邊界了。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