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大概會在本月底或下月初發佈5G套餐。”10月8日,一位運營商從業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確認了5G套餐將於近期發佈的消息,同時指出,5G套餐的基礎定價將為每月200元左右。從最新的預約量增速可以預計,三大運營商合計預約量有望在10月9日正式突破1000萬。
為了迎接即將正式推出的5G商用服務,今年國慶假期前,三大運營商相繼推出了5G預約通道,並提供購機優惠、套餐折扣等優惠措施。隨著5G預約的逐步展開,5G終端怎麼選、5G套餐貴不貴、5G覆蓋是否完善成為消費者的普遍關切。對於5G預約量快速增長這一情況,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認為,這反映出消費者對於5G抱有期待,但是還應該關注到當前5G應用還比較少的問題。
5G預約量逼近千萬
截至10月8日20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5G預約量分別為583.7萬、199.5萬、203.7萬,合計987萬戶,距離千萬預約量僅一步之遙;從前幾日的預約量增速可以預計,三大運營商合計預約量有望在10月9日正式突破1000萬。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發現,中國移動的5G預約量遙遙領先,其中至少包括兩方面原因,一是中國移動的5G預約通道早于另外兩家開通,蓄客時間更長;二是中國移動的用戶基數更大,其中有意願升級到5G的用戶自然會更多。
目前,三大運營商針對預約5G的用戶均提供了相關優惠特權。以中國移動為例,參與預約後可獲得三方面的權利,一是購機優惠,二是套餐折扣,三是新業務體驗。中國電信還提供甄選號碼的服務,中國聯通的預約通道則只顯示了購機優惠這一種權利。
在優惠購機方面,中國移動提供了三款機型,分別是小米9 Pro,中國移動的自有品牌先行者X1以及三星Note10+,分別直降300元或500元。相比之下,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為預約用戶提供了更多的機型選擇。
例如,除了小米及三星,中國電信還提供vivo IQOO Pro、vivo NEX3、華為Mate 20X以及中興天機Axon10 Pro等機型的優惠;優惠方式方面,中國電信提供價格直降或購機禮包兩種方式。
值得一提的還有,三家運營商都為預約客戶提供了套餐折扣,不過,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套餐折扣門檻較中國移動更低。按照相關規則,中國移動用戶需網齡達到5年方可享受套餐七折優惠,而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套餐七折優惠門檻被設置為3年網齡。
5G預約用戶量快速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運營商的5G預約用戶數並不等於最終的5G用戶數。這就意味著,即使消費者現在參與了運營商的5G預約活動,5G套餐推出後,消費者仍有權決定是否使用5G套餐。
對於近千萬的5G預約用戶數,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的觀點較為謹慎,他認為,真正將套餐升級為5G套餐的用戶可能遠低於預約量,今年的5G用戶數也難以形成規模。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則指出,這反映出消費者對5G有期待,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5G應用還比較少。對此,付亮也指出,基於手機端的殺手級應用還在路上,目前最看好的5G手機應用包括4K、VR、網路遊戲等,但普遍都缺乏內容的配合。
5G商用仍存痛點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走訪了多家線下手機經銷門店,從走訪情況來看,目前5G手機的款式仍比較少,並且價位較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剛剛發佈了最新旗艦機Mate30系列,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Mate30系列的4G手機已經上市,但5G版本的仍然要等到11月;根據銷售人員提供的數據,5G版本的Mate30系列要比4G版本價格高出千元以上。
就5G手機存在的問題而言,當前已銷售的5G手機大部分僅支援5G NSA單模。由於SA是5G最終的升級方向,現在購買NSA單模手機的消費者未來可能會因此再進行一次換機。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有5G手機的功能還不完善,上網模組以及主機板等硬體也還不成熟,普通消費者不用急著更換5G手機,“明年底大概就能有性價比較高的5G手機面世了。”
記者注意到,根據各大廠商此前的表態,明年底,5G手機的價格有望進一步走低。例如,中國移動就表示,2020年底推出1000~2000元檔5G手機;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也表態稱,5G手機有望明年三季度進入2000元檔。
與手機終端密切相關的還有5G套餐資費,在5G服務商用的初期,必然存在5G套餐資費昂貴等問題。上述運營商從業人士告訴記者,5G套餐價格預計最低每月199元起,或將包含200G起步的數據流量;不過,5G用戶的語音費用將單獨計費。
對於可能的5G套餐資費,付亮認為,與已經非常便宜的4G套餐相比,5G套餐可能顯得很貴。“為了推動5G商用,運營商前期的投入巨大,面臨的盈利壓力也較大。”
除了手機終端與套餐資費存在痛點以外,如何保證5G用戶的體驗也十分重要,而保證體驗的核心在於5G網路的覆蓋情況。
記者了解到,三大運營商已在國內一線及省會城市的部分熱點區域進行了5G網路覆蓋,此外,運營商自有的營業廳一般也實現了5G覆蓋,用戶可以到營業廳進行業務體驗。但是,當前的5G覆蓋情況距離真正的全面覆蓋仍有差距。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