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6日,由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協會、中國資訊協會、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易智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24地理資訊技術創新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本屆大會以“地理之道 激發數據潛能 創新數智未來”為主題,圍繞地理資訊技術自主創新與應用升級、地理資訊技術如何為新質生産力發展賦能、如何進一步激活地理空間數據要素、地理資訊技術如何助力自然資源數智化創新轉型等進行探討,探討時空數據價值激活路徑與方法,探索地理資訊技術的“深度”與“廣度”。同時,通過前沿技術和應用成果展覽展示,幫助IT、資訊化領域從業者了解地理資訊技術的應用價值與成果。
在11月5日召開的全體大會上,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協會會長李維森致歡迎詞。他表示,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多次提到“數字”或“數據”,並在中央層面政策文件首次使用“數智”一詞,充分體現了數字化與智慧化融合發展的重要性,為地理資訊産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增強了信心。
李維森指出,一要激活地理資訊數據要素作用,促進新質生産力的發展;二要創新地理資訊技術,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三要堅持科技創新,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他希望,廣大地理資訊企業要攻堅克難、勇攀高峰,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引領産業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地理資訊科技高水準自立自強,産出更多創新成果,為我國地理資訊産業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國資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紅在致辭中表示,數字經濟、數據要素市場與低空經濟發展,其核心都在於數據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和利用,對推動這些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地理資訊技術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地理資訊企業持續深耕行業,以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與持續自主創新的能力,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技術體系和産品體系,服務於千行百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不斷加強自主可控技術和産品的研發,以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向著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發展,為我國資訊技術的飛躍發展和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服務貿易協會會長周成虎以《全空間智慧系統的發展》為題進行了分享。周成虎通過整體哲學上的思考,整理了地理資訊未來發展的清晰脈絡,他表示,當數據由基本獲取到挖掘處理應用的過程中,地理資訊技術也從一種技術走向科學,這需要整個行業承擔起相應的職責和重擔,通過在各個領域進行探索,將探索的結果匯聚在一起,讓地理資訊科學可以代表中國最新的發展,支撐國家高品質發展,並且引領世界地理資訊産業的發展。周院士拋出了“借助於時空大模型來促進我們地理資訊技術的創新,是不是一個新的戰略制高點?”的疑問,他認為在大數據、大知識、大模型的助力下,地理資訊技術會走向新高度。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統計學會會士、國際統計學會會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係聯席系主任、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創始主任陳松蹊以《數據、數據分析與數據生産力》為題進行了分享。陳院士認為數字化極大的提高了數據採集能力,也提高了數據傳輸和共用能力。挖掘數據生産力就是數據賦能,除數據平臺、計算平臺和東數西算等硬體外,還需要通過數據分析進行賦能。陳院士從統計學的角度通過理論高度、技術方法和實踐案例應用,闡述了如何從原始的時空數據中挖掘價值數據,從而賦能高品質發展。
自然資源部資訊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吳洪濤以《推動自然資源數據要素開發利用,促進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為題進行了分享。吳主任從網路強國戰略和大數據戰略兩個角度出發,介紹了自然資源部關於數據要素開發利用的總體部署,分享了通過激發數據要素潛能提升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的基本路徑安排和進展。建立適合空間數據特點的可信、安全數據共用流通機制,可進一步地暢通數據資源大迴圈,更好地發揮數據要素放大、疊加、倍增等作用,提升國家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水準。
國家空管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空天資訊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 以《加大北斗國家標準推廣力度 推動低空立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題進行了分享。程承旗通過對北斗網格國家標準應用的介紹,指出了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建立全國時空標準統一的地空立體交通紅綠燈系統的建議,並介紹該系統的技術標準、考核體系和應用效果,為參會者描繪出了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藍圖。
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協會空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易智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何寧 以《地理之道 激發數據潛能 創新數智未來》為題進行了分享。何寧認為,當前正處在數據驅動的數字智慧時代,GIS技術及其應用為打造新質生産力提供重要能力。數據作為GIS的核心要素,更是激發潛能,創新未來的關鍵構成。在數字經濟戰略發展新時期,GIS有著廣闊的拓展空間,伴隨GIS能力的普適化,圍繞GIS打造的應用已從傳統行業擴展到更多領域,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的各個方面。何寧向參會者介紹了全新版本的自主可控國産GIS平臺GeoScene 4.1,在新版本下,GeoScene進一步向自動化智慧化創新升級,並以一核六翼的産品技術架構,為用戶提供更穩健、質優、安全的産品。
何寧指出,技術上的每一次突破,都賦予了産品符合當下市場需求和技術環境下的特定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易智瑞公司嚴守安全底線,從機制到技術,對軟體的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作為工信部創新工委會成員,易智瑞公司積極主動、全方位參與國家信創戰略,GeoScene通過了工信部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的信創測試,並進入了信創産品圖譜,通過了公安部國家測評中心的軟體安全測試以及航太科工代碼溯源測評,成功進入了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協議。與此同時,易智瑞公司高度重視與國內信創生態的技術匹配工作,共建信創技術與産品生態圈。未來,易智瑞公司將全面拓展生態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完善生態共建、成果共建的模式,不斷優化業務拓展、商機共用、深度合作的機制,形成高效的共建、共用、共贏的生態體系。
大會現場,易智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何寧與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岳濤共同宣佈,易智瑞公司與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重慶兩江專精特新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新的合資公司——航太雲際時空資訊技術重慶有限公司。岳濤對航太雲際公司的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希望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自然資源和數字政府等領域的數智化進程。航太雲際公司會努力打造遙感衛星及時空資訊應用的新場景、新業態和新模式,向用戶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為中國時空資訊産業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副主任李劍以《地質調查數智化能力建設進展與展望》為題進行了分享。李劍向大家介紹了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指揮調查中心的背景和職能,並通過總體思路、工作模式、總體構架等方面的內容,詳細介紹了在與人工智慧結合下地質調查資訊化工作內容。
國家資訊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數據要素處處長、中國資訊協會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王璟璇以《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制度體系建設與發展實踐》為題進行了分享。王璟璇認為地理資訊是非常關鍵的數據要素,可在更多應用場景中發揮賦能作用。未來在國家數據局、地方數據主管部門的推動下,更多公共數據會以開放、授權運營等方式供給出來,可供地理資訊領域所用。同時,地理資訊類公共數據也將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要求,向外供給,形成更多豐富的數據産品和應用場景。
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管理部部長扈光以《新一代國産遙感衛星系統助力産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為題進行了分享。扈光介紹了國産遙感衛星在推動國家産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上貢獻了哪些力量。扈光希望和友商、合作夥伴、用戶一起,通過持續建設和運作國産遙感衛星系統,提高面向由衛星遙感提供的全球的數據和資訊的獲取能力。
新華社媒體融合生産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空間資訊技術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山旭以《“一帶一路”聯合資訊感知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為題進行了分享。山旭通過闡述地理空間新技術及現代化手段賦能“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中國最大的“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地理空間數據庫,開展“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監測與精確評估,提出了面向安保實務的“一帶一路”安全風險評估與應對方案,利用地理空間資訊技術,以現代化的方式、現代化的視角共同完成屬於中國人的全球地理大發現。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資源與環境資訊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時空統計學首席教授、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模型與地理資訊分析委員會主任王勁峰以《人工智慧和腦機介面:地理探測中的兩個思想實驗與啟示》為題進行了分享。他圍繞“胡煥庸線智慧再發現”和“美國土地切割因子譜的智慧發現”兩個思想實驗展開深入淺出的討論,給予大家地理智慧可以將已知地理模型作為其生成式機制結合transform等機制,站在前人肩膀,聚焦發現未知的啟示。
易智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産品解決方案部總監伏偉偉以《“智”向未來:GeoScene智慧化技術進展彙報》為題進行了分享。伏偉偉表示GeoScene4.1提供了一核六翼的産品技術體系,從核心産品到六個關鍵能力內置了大量的自動化和智慧化技術。GeoScene4.1針對全要素數據提供了智慧化的生産、治理和分析挖掘,以及通過大模型實現人機智慧協同功能。橫向實現不斷拓寬,縱向不斷精進深入,希望GeoScene能為各個行業打造新質業務應用。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中國測繪學會工程測量分會榮譽主任陳品祥以《新型基礎測繪構建北京智慧城市空間底座》為題進行了分享。陳品祥提出了如何基於新型基礎測繪構建智慧城市“一圖”、“一碼”兩大共性基礎設施,形成時空底座。他認為,智慧城市“一張圖”是全市統一的時空基準底座,可以基於地理實體來派生“一張圖”,實景三維為“一張圖”提供了新産品;城市碼是全市統一的實體數字身份,北京將地理實體空間身份編碼應用到城市碼時空標識,為全市各類智慧城市實體提供賦碼服務,同時,基於網格編碼的關聯技術也為多源數據融合提供支撐,已應用於全市房屋數據治理工作中。未來在多測合一、眾源變化發現、城市碼三種模式的支撐下,將實現地理實體的動態更新,逐漸推動基礎測繪向新型基礎測繪轉型。
哈爾濱市人民代表大會城建環保委員會工作組技術顧問陳祥蔥以《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建築保護利用數字化生態體系構建》為題進行了分享。陳祥蔥認為數據賦能是探索地理之道的必由之路。他通過案例介紹,揭示了數據要素賦能的實施路徑,即數據價值如何變現、數據要素如何實現流通和如何提高數據要素供給能力。
易智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三維解決方案部總監徐汝坤以《GeoScene:開啟三維場景的多元融合之旅》為題進行了分享。他以低成本、小體量和高效率三個方面的特點,強調了GeoScene 4.1的價值,通過數據融合、服務融合、效果融合和模擬倣真四個方面全面介紹了GeoScene 4.1在三維方面的新突破,並希望可以在數字孿生和低空經濟中提供助益。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號博士以《擁抱新質生産力,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為題,分享了上海城市智理時空一體化大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實踐。王號博士剖析了新質生産力如何推動智慧城市向數字孿生城市躍進,上海城市智理時空一體化大系統正是上海市為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打造的權威、輕量、開放、易用的城市時空共性技術賦能平臺。基於雲原生平臺打造若干關鍵能力,支撐超大城市防汛應急減災、公共資源配置、精準氣象預報、城市景觀照明數字化管理、特色旅遊等應用場景建設。王號博士相信通過技術引領、服務創新和數據驅動,時空新質生産力必將成為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資訊中心數字化研究室主任王雪以《數智融合 實景呈現 空間治理數字化賦能重慶實踐》為題進行了分享。她通過一系列應用場景案例,介紹了如何通過數字化賦能,打造超大規模城市治理能力。通過她的分享,讓參會者深刻了解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與業務進行融合創新,進而在現代化治理中進行探索和實踐。
易智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大數據事業部總監劉春影以《GeoScene大數據技術進展彙報》為題進行了分享。劉春影表示GeoScene 2.1到4.1版本更新迭代過程中,服務和支撐了全國各地數十個行業,幾乎覆蓋到了所有行業和領域,累計數百家用戶單位。GeoScene大數據産品被廣泛使用,得益於提供了全新的便捷互動式應用分析方式,打破了傳統單機複雜的應用。全新版本的GeoScene 4.1大數據産品技術架構得到全新升級,産品能力更加豐富,基於用戶實際業務需求GeoScene Plus提供交互段分析應用方式,針對小數據量與海量空間數據提供處理能力,且具有跨平臺適配、便捷部署、高效運算、易於擴展等特性。
國家海洋資訊中心資訊化部主任姜曉軼以《海洋數據要素賦能海洋高品質發展》為題進行了分享。姜曉軼通過海洋數據獲取、管理與分級、典型場景應用等介紹了如何通過海洋數據要素賦能海洋高品質發展。同時,他闡述了海洋數據要素所面臨的挑戰,即強化海洋數據要素獲取、供給與共用;海上數據安全性;提升技術平臺應用支撐能力。
湖北省數權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雷天兆以《基於數權的城市數通平臺建設與運營》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數據已成為重要的資源,用好數據資源,必須將其進行資本化。通過數據三權交易、基於數權基礎的數據資産交易、數字資産交易和數字通證交易四個方面介紹了城市數通平臺建設與運用的重要性。
易智瑞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生態合作發展部副總經理、首席架構師康來成以《挖掘地理空間數據要素價值,激發時空數據“乘數效應”》為題進行了分享。康來成從地理資訊的角度,對數據、數據資源、數據資産、數據要素、數據生産力概念圖譜進行了系統解讀,帶參會來賓們重新認知了數據要素核心概念及底層邏輯。闡述了將數據變資源、資源變資産、資産向資本轉化全路徑。他提到想要發揮時間“乘數效應”的關鍵在於如何對多源的數據“要素化”進行治理,場景化分析挖掘;這就需要將多元異構,高度複雜的數據資源進行融合與連結,採用面向對象的思想,構建“資産畫像”,全面展示各個對象實體的基礎資訊、業務邏輯、空間形態、運營狀況、管理體系、産業圖譜等,反映對象實體的全貌。他基於GeoScene整體解決方案,展示了如何利用地理資訊平臺軟體對時空數據進行挖掘、匯聚、管理與可視化,從而實現數據資産化。他表示,通過GeoScene提供的強大的AI及地理空間數據治理和融合功能,為數據資産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1月6日,大會組織了20場平行論壇,共有超過150個專題報告分享。同期舉辦的地理資訊産品、技術及應用展覽吸引了數十家企業和事業單位參與,並展示各自最新産品、技術和應用成果。
2024地理資訊技術創新大會的舉辦,推動了地理資訊技術與應用的持續創新,助力了地理資訊産業的持續發展,促進了地理資訊技術成功應用經驗的交流,提升了國産GIS軟體的自主創新水準。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