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近日發佈《涉資訊網路犯罪特點和趨勢(2017.1—2021.12)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的涉資訊網路犯罪案件共計28.2萬餘件,案件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全國涉資訊網路犯罪案件共涉及282個罪名,其中,詐騙罪案件量佔比最高,為36.53%;其次為幫助資訊網路犯罪活動罪(以下簡稱幫信罪),該罪名案件量激增,佔比達到23.76%。
幫信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資訊網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援,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情節嚴重行為。《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新收幫信罪案件共計7.2萬件。其中,2017年至2019年呈逐步上升趨勢,2020年起呈現快速激增走勢,同比增長34倍。2021年,案件同比再增超17倍。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的幫信罪案件量佔涉資訊網路犯罪案件量的11.88%。
記者了解到,5年來全國幫信罪案件涉及被告人共計14.37萬人。其中,80後、90後被告人的佔比近九成。被告人中,18周歲至28周歲的人群佔比最大,為55.09%。
在幫信罪中,將個人銀行卡、對公賬戶,以及結算卡、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買賣、租賃給犯罪分子,是常見的犯罪行為。《報告》顯示,從作案手段分佈來看,支付結算環節提供幫助類的佔比最大,為53.45%;提供通訊傳輸支援類的佔比為18.25%;提供廣告推廣支援類的佔比為4.95%。
據了解,為打擊涉資訊網路犯罪案件,2021年10月,我國組織開展了“斷卡”行動。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11月22日發佈消息稱,在“斷卡”行動中,人民銀行推動行業風險整治,督促銀行、支付機構清理長期不動戶、“一人多卡”、頻繁挂失補換卡等異常銀行卡14.8億張,對130余家銀行和支付機構開展專項檢查,暫停620家銀行網點1個月至6個月開戶業務。中國人民銀行提醒,切勿買賣、租借個人銀行卡和賬戶,否則將面臨信用懲戒、限制業務、嚴管賬戶等處罰,嚴重的還將涉及幫信罪。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