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打擊治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發佈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網路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指出,工信部防範治理電信網路詐騙成效明顯,將持續推動防範治理電信網路詐騙工作走實向深,做好數據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工作。
詐騙立案連續同比下降
據隋靜介紹,2021年以來,工信部防範治理電信網路詐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國電信網路詐騙立案數自去年6月以來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
一是組建部、省、企三級反詐工作專班,加強與各級公安機關緊密對接。制定電信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反詐責任清單,全年累計考核問責企業67家,約談掛牌16家;二是升級啟動“斷卡行動2.0”,聯合公安部印發斷卡通告,開通全國行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目前已為全國用戶提供查詢服務5700多萬次,組織集中排查處置涉詐高風險電話卡9700多萬張,清理關聯網際網路賬號5700萬餘個,對全國物聯網卡開展拉網式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號卡得到全面清理;三是組織建設資訊通信行業反詐大平臺,持續提升技術防範能力,2021年,依法處置涉詐碼號4.5萬個、域名網址104萬個,攔截涉詐電話19.5億次、涉詐短信21.4億條。部署推進“打貓(池)行動”,聯合公安機關打擊“貓池”窩點2219個,抓捕犯罪嫌疑人7204名,繳獲設備6807台,重拳清理詐騙作案工具;四是建成工業和資訊化部12381涉詐預警勸阻系統,同步升級推出“老年人親情號碼預警”和“閃信霸屏預警”功能,大幅提升預警勸阻效果。去年7月上線以來,累計發送預警短信和閃信7380萬條,預警勸阻有效率達60%,為群眾織牢織密“防護網”。
鞏固成果加強反詐預警
隋靜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持續鞏固深化“斷卡2.0”“打貓”工作成效,組織開展網際網路領域和跨境電信業務專項治理,加強涉詐端口短信等重點業務整治,穩步推進涉詐信用管理,夯實源頭治理基礎;加強反詐技術手段建設,提升監測、預警、處置一體化技防能力。建設國際出入口短信預警系統,實現對國際來話和短信實時主動提醒,提升群眾防範跨境詐騙意識;聚焦解決群眾痛點,推出“反詐名片”,實現對主叫號碼的權威標記,有效甄別號碼真偽。
個人資訊保護成效顯著
據隋靜介紹,近年來,工信部始終全面推進數據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健全政策標準體系。制定了《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資訊保護規定》,研究起草了《工業和資訊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建立行業數據安全標準體系,指導各單位規範從嚴推進各項工作。
組織推進專項治理。持續推進APP個人資訊保護專項整治,2021年全年組織對208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通報違規1549款,下架514款,有力整治了違法違規行為。
督促企業責任落實。深入推進工信領域數據安全保護能力提升,指導督促500余家企業完成自評估,促進企業安全責任落實。組織電信企業、網際網路企業、行業協會開展個人資訊保護,以案釋法、警示教育和行業自律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守法意識。
四個重點保障資訊安全
據隋靜透露,2022年工信部還將持續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出臺《工信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個人資訊保護管理規定》,研究制定APP收集使用個人資訊、車聯網、人工智慧等重要領域數據安全標準,強化個人資訊保護和數據安全監管;繼續開展專項治理。針對涉詐、涉賭、涉網路黑灰産以及疑似惡意程式等不良APP,組織開展APP安全專項治理。建立不良APP安全監測處置技術能力,形成全流程閉環治理體系;保障用戶權益。重點突出關鍵責任鏈監管,對應用商店、第三方軟體開發工具包、終端企業、重點網際網路企業等實現監管全覆蓋,打造更為安全的資訊通信消費環境;將加強與網信、公安等部門協同配合,推動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媒體監督、社會組織和用戶共同參與的綜合監管格局。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