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李曉軍
12月10日淩晨2點,一位女士走進浴室脫衣服洗澡。殊不知,浴室上方的排風口處,暗藏著一個攝像頭,正在運轉。
這是《法治日報》記者在某聊天群看到的一段偷拍直播剛開始的畫面,想要繼續觀看就要交錢進入直播群。當時儘管已是深夜,仍有上百人待在直播群中對這位女士“靜靜圍觀”。
近年來,攝像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人在家中安裝了攝像頭。然而,這一市場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他們利用駭客技術破解並控制家用攝像頭,將監控攝像頭改裝成偷拍設備,出售掃描破解攝像頭軟體,或將攝像頭偷偷安裝到賓館房間、出租屋等場所,並將偷拍到的隱私畫面進行售賣牟利。更有甚者,通過手機或改裝的設備,在廁所、地鐵、公交等地進行偷拍。在某大型聊天群中,還出現售賣全國多個城市“廁拍地圖”的情況。
事實上,國家相關部門近年來一直在不斷加大對偷拍及非法銷售相關設備的打擊力度。在法律和執法的剛性之外,不少防偷拍的技巧和軟體設備應運而生。銷售設備者、偷拍者與打擊和防範偷拍的較量,一直在進行。
設備銷售由明轉暗
改裝定制五花八門
隨著相關部門的持續打擊,線下買賣針孔或微型攝像頭的生意比之前收斂了不少。
“你是想買針孔攝像頭吧?這東西是違法的,不讓賣,你去別的地方問也一樣。”12月14日,《法治日報》記者前往天津市某大型數位廣場諮詢針孔或微型攝像頭銷售情況,一店家這樣明確回復。
隨後幾天,記者走訪了天津市多個數位城以及街邊電腦維修、監控安裝等店舖,大多數店主聽聞後均直接給予否定回答。
與線下銷售情況不同的是,線上售賣偷拍攝像頭的生意卻風生水起。這樁關於偷拍的生意正在由明轉暗,黑色産業鏈仍在暗流涌動。
在多個電商平臺進行搜索後,記者發現有許多“拐著彎”售賣針孔或微型攝像頭的店舖:打火機、隨身碟、帶夜視功能的車鑰匙、高清錄影式眼鏡、充電寶,甚至洗面奶、電子鬧鐘、剃鬚刀、藍芽音箱、萬年曆等日常用品都被改裝成攝像頭成為偷拍設備。賣家稱,這些攝像頭可以超長待機,還能遠端監控。
有賣家告訴記者,這些“日常用品”不容易被人注意到,因為它們的基本功能不受影響,價格在幾百元至兩千元。
一位手機攝像頭定制賣家稱,改裝後的手機看上去和普通手機沒有差別,攝像頭位置在耳機、側面等處,即使將手機平放在桌子上,也可以清楚地拍到旁邊的物品,這種手機售價一兩千元。如果買家將自己的手機郵寄過去改裝,只需要120元,“這種改裝手機主要用於地鐵、樓梯、廁所等地的偷拍,很少有人發現”。
除了售賣偷拍設備外,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人出售攝像頭ID,花一兩百元可以買幾百個ID。如今,很多家用攝像頭密碼都未作修改,採用初始默認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有人獲得這些攝像頭ID,就可以觀看監控視頻的實時畫面。
在某聊天群中,有的賣家宣稱只需花220元就可以購買並觀看30台家庭對床、家庭廁所、SPA按摩店、更衣室、酒店的攝像頭,320元可購買60台,420元可購買100台。價格越高,攝像頭的位置就越來越私密、越來越有針對性,甚至包括出租屋、舞蹈室、幼師休息室等地。
記者從專業人士處獲知,上述賣家的“操作秘訣”是:利用監控攝像頭的漏洞,針對具有弱密碼的設備進行全網掃描,並使用帶有手機木馬的軟體程式對監控攝像頭進行非法越權訪問,從而遠端控制監控攝像頭,實現線上觀看和回放監控視頻的功能。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用戶名與密碼設置簡單、山寨或者小品牌産品上。
還有的賣家“躲在國外”規避風險。一位網名為“魚先生”的賣家銷售各種針孔攝像頭,為了規避風險,他發展了不少負責放貨的“下線”。記者花300元購買了一款隨身碟式針孔攝像頭,結果次日被告知,負責發貨的下線“可能被抓了”,但他並不擔心自己被“供出來”,因為他“不在國內”。
在支付方式上,一些賣家也儘量避免直接轉賬支付,大多使用密碼紅包形式。
記者發現,除了偷拍設備外,還有一些可被用作偷拍的App。比如“安全相機”,其擁有強大的隱秘拍攝功能,支援在用戶手機鎖屏以及後臺運作拍攝的功能,支援無聲拍照、後臺攝像,而且所拍的照片或者視頻全部支援私密保存。目前,該應用已在各大應用商場下架。
偷拍群體十分龐大
圖片視頻明碼標價
究竟是哪些人在偷拍?記者臥底多個聊天群發現,目前偷拍群體已經越來越細化,且分工明確:有專門進行廁拍的,有專門拍賓館的,還有偷拍直播的。
這些聊天群,少則數十人,多則數萬人。記者加入的一個境外群有3萬多人,每天有大量成員進群或退群。有的聊天群在售賣全國多個城市“廁拍地圖”。有群主告訴記者,他手上有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的“寶地”,很多都通過了“驗證”。所謂寶地,就是便於在廁所偷拍且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驗證則是指有人在這裡的廁所偷拍並上傳了視頻圖片。
記者注意到,這些群十分活躍,群成員分佈在全國各地,許多人會在群裏尋找“夥伴”一起去偷拍,或者分享“寶地”。他們偷拍的對象不只年輕女性,男性、老年人都可能成為他們的“獵物”。
據群裏一位偷拍者介紹,一些小城市的縣城“很適合廁所偷拍”,因為這裡的老式廁所較多,門板空隙較大,而且保潔人員不會頻繁打掃。“我曾進入女廁所偷拍了好幾次,都沒被人發現。”
記者花50元購買了一份某地的“廁拍地圖”,發現上面的每個地點都標注著詳細的注意事項,比如“採光好,注意保潔”“外面人可以隨便進,抓得不嚴”“上午11點到下午2點保潔不上班”等。賣家還承諾,如果今後有更新會及時告訴記者,如果記者手裏有好的廁拍“寶地”,也可以告訴他。
記者詢問某群管理員得知,進入錄播群需要交200元費用,裏麵包含2016年到近期的完整錄影。直播群內,偷拍的地方不同,價格也不同,一般是200元至500元,買家可以花錢指定偷拍的地方進行直播觀看;付款後,下載對方提供的軟體,登錄賬號就可以看到指定地方的具體場景。
很多偷拍者並不是通過國內軟體,而是通過國外社交軟體匿名交流,大多數人通過縮寫、代號、發語音等方式規避“偷拍”“針孔攝像頭”等關鍵詞。如果有資源需求,則只能通過私聊或者私信群主的方式。
還有一類專門偷拍別人走光的群體,他們通過掀裙的方式拍攝隱私部位。記者發現,該款國外社交軟體目前已經累計有9萬“粉絲”,新進群“粉絲”可以領取100G福利視頻圖片。
偷拍的地點不限于賓館、更衣室、廁所,還有人會借維修下水道等理由或者偷偷進入出租屋安裝偷拍設備,還有專門在飛機上拍攝空乘人員、在學校拍攝學生的偷拍群。
偷拍獲得的圖片或視頻被用來大肆牟利。在多個聊天群內,這些圖片或視頻被明碼標價,只要幾元至幾百元不等,就可以觀看成百上千部“作品”;也可以一次性交納88元、128元或其他金額進入VIP群,不僅可以看到現在的資源,以後更新的資源也可以免費觀看;如果帶著自己的“原創作品”來,還可以免去入會費。
治理力度有待加大
黑産業鏈亟須斬斷
面對隱秘而強大的偷拍産業鏈,對於個人來説,增強防偷拍意識、掌握防偷拍技巧至關重要。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主要流行4種搜尋小型攝像頭的反偷拍技巧:拉上窗簾,關閉燈光,用手機攝像頭拍一圈尋找紅光;下載各種反偷拍App進行檢測;購買信號探測器進行檢測;利用熱成像儀或其他專業反偷拍設備。
記者注意到,有第三方評測機構對上述反偷拍技巧進行測評後的結果顯示:由於大多數偷拍者已改用不反光也不發射紅外線的攝像頭,加上藏匿攝像頭的地方越來越隱蔽,導致第一種防偷拍技巧基本失效。那些反偷拍App和信號探測器的“防偷拍”噱頭更突出,實際作用不大。而熱成像儀雖然效果不錯,但成本很高,一個熱成像儀要數千元,效果更好的反偷拍設備要數萬元以上,有些攝像頭還需要特定的設備才能檢出。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一直在不斷加大對偷拍及非法銷售相關設備的打擊力度。
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規定,非法生産、銷售專用間諜器材或者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哪怕只是安裝類似設備,也可能涉嫌觸犯法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佈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今年5月至8月,中央網信辦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範圍開展攝像頭偷窺黑産集中治理,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9名,收繳竊聽竊照器材1500余套。
12月2日,江蘇常州警方通報打掉一個攝像頭偷拍背後的黑色産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遍佈全國14個省市。
常州市經開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民警陳思雨告訴記者,對於賓館內部安裝攝像頭偷拍的,按照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處理;對於單純銷售,交換家庭攝像頭賬號的,按照非法控制電腦資訊系統罪處理。
為治理有問題的App,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日組織對18傢具有行業代表性的視頻監控雲平臺開展檢查,發現處置越權操作等一批高危漏洞;全面排查聯網攝像頭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4萬多個弱密碼、未授權訪問、遠端命令執行等攝像頭漏洞,取證並處置500余個。
在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來,酒店等場所的管理人,應當履行安全保障的義務。反偷拍設備成本對消費者來説很高,但對酒店而言成本較低,酒店在開房前後可以自糾自查,在酒店中發現針孔攝像頭後要對相關人士進行罰款等處罰。相關部門也應加強酒店等偷拍重災地的保障工作檢查,讓針孔攝像頭無所遁形。
受訪專家認為,平臺對微型、迷你攝像頭尤其是可能用來偷拍的攝像頭的上架銷售,負有“應知”或“明知”的法律責任;賣家也需對此承擔主要責任。如果買方購買設備後將其用作窺探他人隱私、錄屏或傳播出去,則要根據具體用途認定,可能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核心的一點是,相關設備有沒有實質性的正當用途。
“平臺和相關監管部門要通過關鍵資訊篩查等方式,加強監測,斬斷偷拍産業鏈。”朱巍説。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