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廣電總臺《1818黃金眼》欄目近日報道,2月份,白先生在"天天拍車"上競拍了一輛豐田阿爾法,顯示里程8.8萬公里,他以53.95萬元的競拍價拍了下來。
"當天沒中標,第二天客服打來説,第一名放棄了,順延到第二名,然後我就中標了,問我要不要,我説要的,過了兩三分鐘又打電話説,跟車主核實了下,行駛里程不是8.8萬公里,而是接近20萬公里",白先生告訴記者。
白先生説,公里數在二手車買賣中是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前後相差10多萬公里的話,價格差距也會很大,"按我的經驗,價格相差5到6萬,如果里程8萬公里,能賣47、48萬左右,現在20萬公里,還是同樣的價格,我為什麼要收呢?"
白先生認為,如果按照這個價格收這臺車,他會虧好幾萬,且轉手賣出後,風險也很大。
按照浙江的規矩,如果公里數不對,假如賣出去,客戶找到我,我要一賠三的,我是天天拍車的合作夥伴,是不是要為我的利益考慮,我就説不要了,然後直接判定違約,扣了我500塊錢",白先生説,。
白先生表示很納悶,明明是車主提供的數據不準確,為什麼結果卻判定他違約?
在杭州汽車城有個天天拍車門店,白先生跟對方協商,但沒有協商好。
記者留下了聯繫方式,之後天天拍車公關部的黃經理回應,天天拍車是個只服務於二手經銷商的品牌,她看了協議,確實是白老闆違約。
"初顯里程數是否為真實的行駛里程,我們是不做承諾的,也不支援差異認定申請",黃經理稱,之所以設置這個約定,也是為了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要保證是真實的負責任的成交。
黃經理認為,拍中之後,實際成交價格可以跟車主協商,但是白先生拍中後卻説不要了,會讓用戶認為服務體驗差。
黃經理表示,考慮到白老闆也跟平臺合作挺長時間了,這500元的違約金,可以在下一次競拍的時候退還。
白先生對此不能認同,他還是認為,車主提供了虛假的公里數,平臺沒有進行核實,違約責任肯定不在自己,他會繼續跟平臺協商。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天天平臺要賺這個錢啊?如果第一個電話就跟我説公里數不對,我就不要了,也就不存在判定我違約",白先生説,他會選擇走法律途徑。
(責任編輯:柯曉霽)